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我以为。为此,我曾写了一篇《“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的文章(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2.
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洪镇涛发表《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见《中学语文》1993年第5期),指出“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之后,武汉市洪山区按照洪镇涛提出的课题“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加强语感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开展了语文教改实验。这项改革实验,历时三年,已取得一些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现在是探讨“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时候了。以下是我们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回忆我四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我感到最值得一提的有三个课例——《跳水《》田忌赛马》和《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它们生动而集中地体现了我在语文教学上的三次飞跃。上世纪80年代,我的代表课例是《跳水》。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他的著作《教海漫记》中有这样的描写“:靳家彦饮誉四海的《跳水》,我听了三遍,就像听梅兰芳的《霸王别姬》一样,韵味无穷,百听不厌。它的内涵很难用语言说清楚。因为艺术——包括教学艺术——是不可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的。”他在实录了“取乐”一词教学片断后感慨地说“:靳老师显然不仅仅是在解释词语‘,我…  相似文献   

4.
邢明霞 《现代语文》2008,(1):107-108
一、“双基论”下的语文知识 1.语文知识在“双基”中的内涵建国以后,上海市教育局首次把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提上了日程。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吕型伟在《上海教育》上发表了《切切实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的文章,指出了要把“双基”落到实处。接着,沈佩畦、查如棠、杨直彬等又在《上海教育》上具体介绍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理论上没有突破,教学实践就很难有所进展。目前语文敖学停滞不前,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在这一点上,《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一文(以下简称《是》文),在理论上作了大胆探索。而且,它的基本思想发人深省,给人启发,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语文,而不应该是让学生研究语言”。正如我国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曾经指出的那样,“他们(引者注:指大学生)着重于科学的分析,学习系统的理论,做一番探本求源的功夫,以阐明其所以然。而中小学生正在做阅读写作——运用祖国语文——的基本功夫。……若不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语文教学在加强“双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并不理想,具体现状是:“少”——知识学得少;“死”——学习不得法,运用不灵活;“差”——读写能力差。其原因何在?《上海教育》今年第九期刊登了《语文课“双基”教学的内涵和途径》一文。作者方仁工就这一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方文认为,重要原因是与我们对加强“双基”的本身缺乏统一的认识有关。要有效地加强“双基”,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语文教学的“双基”究竟指什么;二是加强的途径怎样才算顺当。否则,用力再大也是南  相似文献   

7.
镜头内外     
上海中小学语文将有新课标本刊讯上海中小学语文将有新课标,即将公布的新《上海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提出,汉语知识学习不求系统,而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语言知识,重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中小学语文新教材中课文篇数比老教材增加50%以上。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训练突破原来“一课一练”模式,对大部分内容采取”多课一练”,只对少数重要内容进行密集思考、训练,重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而语文考试也  相似文献   

8.
一、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1.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规律性运转的命脉。   语文教学是一个“语言——思想——语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终极目的,因而具有规律性。这个语文教学运转规律告诉我们:语言文字既是语文教学的入门处,又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归宿点、发展点。后一个“语言”与前一个“语言”在内涵上有质的不同:前者是教学凭借——必须抓住语言文字来教学;后者是教学目的——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作为这一过程转化的中介的“思想”虽然不是教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审美化教学,也可称作语文艺术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语文教学。“语文审美化教学过程,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审美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世界,建构和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第202页)这个过程是在完成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到《新闻晚报》上的一则教育类新闻——“上海中小学实施双语教学计划——六年后用英语上语数课”,初看标题不禁吓了一跳,细读内容更是令人不敢恭维,为了加快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6年后,上海400多所中小学的学生将“幸运”地听到由英语讲解的语文、历史等学科。所谓“双语教学”是一种把外语学习穿插到传统教学课程中的方法,是指在校内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主要目的是学习掌握主流语言,最终能用主流语言顺利进行各科学习。“双语教学”已经流行一段时间了,关于它的争议颇多,成败暂且不论,一般所听到的多是用英语教授…  相似文献   

11.
当前阅读教学倾向性的问题是“得意而忘言”,即一味注重内容理解,而忽视了语言的感悟和运用。崔峦老师在给《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一书作序时指出:“从本质上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应是语形教学、语法教学,也不应是语义教学,而应是语用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指向语言的应用,应围绕语用这个核心来建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山西《语文教学通讯》、杭州《语文战线》和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联合发起组织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廿四日在苏州召开。这次群众性的学术会议,得到了有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可见语文课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的“考试指南”为高考冲刺的学子们和辛勤的老师们提供了最新信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尤其对本年度高考语文试题的展望,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确实为高三学生的迎考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经考后核实,《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有许多处与1999年高考试题相吻合。一、语言运用加大比重《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上明确指出,今年高考会“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今年高考语文,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题的考查”。这与1999年的高考试题是相吻合的。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第五大题为10分,其中语言运…  相似文献   

15.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理解——积累——运用”这三个环节中,我认为“运用”应是一个核心环节,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上。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理解与运用的关系,让学生在运用中促进理解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学习与研究》、《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等语文教学杂志,发表了关于《孔雀东南飞》的研究文章两百余篇。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很值得今后的教学和教材建设参考。惜乎种种原因,其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不揣谫陋,撷其要而有争议者——加以辨正权衡,冀有助取石它山而攻玉。 一、词语辨正 1.“鸡鸣”、“黄昏”、“人定”,是一般语素合成词.还是时段专有名词? “鸡鸣人机织”;“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把“鸡鸣”译为“鸡叫了”,把“黄昏”译为“日暮时分”,把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这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这样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而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着重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把着力点放在了“运用”一词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向“学习言语”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读了徐林祥教授掷地有声的断语“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年第3期10—11页),虽引自叶圣陶先生的话“什么叫语言?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总觉得值得商榷。且不说叶老的论断是否严谨,就算他作为语文教育一代宗师,作此论述也只能说是一家之言,国内外其他学者——语言学研究者和语文学研究者对此是如何论述的,如果都结合起来看,恐怕就不能武断地作出“语文就是语言”的结论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处境因何这般困难》(《人民教育》1999年第2期,以下简称《困难》)一文归纳“困难”的三大原因之第一是,“高考模式的创始人章熊先生在继承叶老‘工具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语言训练思维’的理论,并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调控天下”,“致使语文教学困惑重重”。首先得辩明章先生讲的“语言训练思维”指的是什么。章先生在1978年第4期《中国语文》上发表的《我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几点想法》是这样说的:“感觉化为思维,形诸语言。语言和思维的这种辩证关系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语言对于思维的表达有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20.
重视语文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先后多次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把抓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作为重点.让学生的语文积累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