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善文 《华章》2008,(19):44-45
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势均力敌,东北亚地区保持了相对稳定.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凸显.东北亚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关系相互交错,能否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新多边安全机制,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2.
宣善文 《华章》2008,(20):44-45
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势均力敌,东北亚地区保持了相对稳定.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凸显.东北亚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关系相互交错,能否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新多边安全机制,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维系着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但后冷战时代的东北亚地区依然表现出地缘政治上强烈的不确定性,东北亚各国只有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安全合作,才能真正迎来繁荣与和平的东北亚时代。  相似文献   

4.
冷战前,各国面临的主要是来自各方以军事威胁为主的传统安全;但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彰显,不断威胁着世界各国,给各国的发展增加了阻力。东北亚地区同样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因此,明晰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和特点,并结合东北亚非传统安全状况,分析其成因,以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走出安全困境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在经历了亚太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相反,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抬头,以及美国的世界战略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对立,客观上造成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面临重组的局面。构筑东北亚安全新秩序,加强各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有关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所在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构建有效的地区安全机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是各相关国家的共同诉求。在合作安全理念下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具有需求性、可能性,是能够实现各国安全利益共赢的选择,但这也会面临不少阻力和障碍。  相似文献   

7.
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使中日关系面临巨大的考验;12月12日朝鲜的“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成功,引起美日韩等国的强烈抗议.以上事件使原本敏感的东北亚安全形势变得更加脆弱.分析东北亚安全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该地区安全困境中的重点问题;探索走出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在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将东北亚视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为防止地区大国崛起和对美国的挑战,美国在强化本地区双边军事同盟的同时,也在推动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企图将本地区国家全部纳入美国设置的安全框架内。  相似文献   

9.
肖晞 《教学与研究》2007,27(9):64-69
本文就有关东北亚安全合作前途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第一是考察了作为东北亚安全合作背景的亚洲的未来秩序,也就是冷战后的亚洲是冲突还是合作的问题;第二分析了我们是否有必要在东北亚构建安全合作机制,集中在是要东亚合作还是东北亚合作的问题;第三就未来东北亚合作的可能的路径选择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了未来路径选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日益呈现出一超三强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复杂的政治、安全结构制约下,美、日、中、俄以地缘政治为视角,纷纷采取均势战略,以寻求在东北亚地区的权力优势。它们的均势战略博弈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产生,也影响了安全困境的解决。但软实力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如果区域内各个国家都能重视软实力战略,那么各国就能逐渐由"零和博弈"向"竞和博弈"转变。因此,软实力理论成为了缓解甚至化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经历了数次危机与缓和,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机制。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实质是美国东北亚联盟(美韩和美日两个双边联盟)导致的"联盟引导型安全困境"。在这种安全困境中,美国和其盟国既不能冒着破坏联盟的危险和朝鲜进行双边谈判以缓和关系或签订和平协议,又不能过度激怒朝鲜,使自己陷入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因此,保持中间路线——非战非和的现状是美国东北亚联盟的唯一的选择。只有打破目前美国东北亚联盟关系或者改变东北亚的安全格局才能实现东北亚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初以来,东北亚诸多热点因素先后激化,地区安全局势起伏不定,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认为,东北亚安全困境将持续存在,大国博弈趋于激烈,地区热点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中国未来战略走向对东北亚安全具有实质性影响。中国应以国力增强为基石,保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温和形象,锤炼勇于担当的锐气,着力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和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积极扩大战略空间,促成符合自身核心利益的地区安全框架,为中国顺利成长为世界大国奠定坚实的地缘基础。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因素对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朝核危机的当事国以及六方会谈的与会国,美国的参与将使东北亚地区安全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对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有很多制约,也有很多积极作用。在东北亚安全机制建构的路径选择中,既要尊重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历史存在与合理利益,也要坚决维护本地区与中国自身的安全利益,使地区利益、中国利益与美国利益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东北亚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大国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领土争端与历史积怨的难以化解,使得这一地区相关国家之间相互猜忌,难以构建战略互信。缺乏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东北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蒙两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在各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双边合作,同时两国也在积极地参与推动与本地区相关国家的三边、多边合作。中蒙两国双边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缘政治位置,朝鲜半岛的分治对于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影响深远。围绕朝鲜半岛的统一,在新的形势下人们拭目以待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确立。和平机制的建立对统一之路意义重大。这一机制的建立受周边各大国介入的影响,而且需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安全困境的形成与缓解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国家间安全困境形成的基本假设。接着,论证了导致国家间安全困境形成的因素,包括无政府性、人性恶、同处一个体系、某些国家故意引导、某国实力迅速增强、国家间有效沟通效率不高甚至失败、生存和安全利益冲突。以此为基础,本文指出安全困境缓解需要着重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多层面沟通、塑造经济等共同利益、相互妥协、管理安全利益冲突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形成原因以及缓解的主要思路。在结论中,本文指出,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并非无解之局,如何从理论与战略高度看待并务实缓解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理应成为事关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东北亚地区的特殊性,合作安全机制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政治互信作为建构合作安全的关键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东北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政治的不断融合,消除或者减少彼此的不信任,构建和谐的东北亚,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共荣;另一方面,我们要从东北亚地区的实际出发,找出一种有效的机制来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使得东北亚地区的发展架构脱离大国因素的影响,实现东北亚地区的独立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0月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发表了《阿米蒂奇一奈报告》。这一报告呼吁美国政府依美英同盟的模板提升美日双边安全关系,确定了6个领域须作重大调整以创造:一种成熟的伙伴关系和持久的美日同盟。本文针对这一“美日同盟”关系,通过探讨其发展状况来解读美日的东北亚政策,并以此为基点来看东北亚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现状及其重要性,提出维护长效维稳机制的对策,对维护校园安全与社会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着眼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立足大学生思想变化实际,需要建立党管意识形态的领导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合力机制,制度、政策、法律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动态跟踪监测的预警机制,确保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