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法官独立审判制度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包括作为整体的法院独立和作为个体的法官独立,法院独立是司法独立的低级形态,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高级形态.我国长期强调法院的独立,而忽视了法官本身的独立.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国家里,司法独立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法官甚至可以对总统进行审判,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种政治体制背景下,中国的司法制度也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完全照抄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保证法官的独立审判权都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阐述了在现代司法理念下法官独立审判的必要性,对照我国现存的阻碍法官独立审判的五大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审判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法官独立则是实现审判独立的前提,设立法官委员会可以保障法审的实质独立,身份独立和内部独立,因此,这是我国实现审判独立的必要之举,也是改革审判制度健全法官制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审判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法官独立则是实现审判独立的前提。设立法官委员会可以保障法官的实质独立,身份独立和内部独立,因此,这是我国实现审判独立的必要之举,也是改革审判制度健全法官制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法官独立审判是司法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我国的法律规定正逐步向法官独立审判的方向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提出的选任审判长、独任法官的改革要求,是向法官独立审判迈出的积极步骤。法官独立审判有多种运行模式、框架。启动法官独立审判的主要条件是:修改现行法律,明确法官独立审判的制度,完善人民法院的组织法和程序法;重建法官人事任命和身份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审判是案件得到公正审判的前提条件。我国当下法官独立审判遇到的种种障碍性因素与法官本身缺乏主体性资格有关。尽管司法独立既是法官争取的结果,也是法学和政治哲学发展的产物,但是法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如此,才能把法官独立审判逐步推向现实化。这就需要法官从四个方面来增强自己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是法官能够坚持独立审判的主体性资格能力:守法精神、敬业精神、大的智慧、勤勉工作,而第一种素养又是基础素养,是法官成为法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司法独立,法学界探讨得已很多,但多是从法院层面展开的。事实上,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立与法官独立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法官的独立就没有司法独立。法官的独立性有着特定的内涵,包括外在独立性和内在独立性两个方面。当下,建构法官的独立性确有必要,然而,法官的独立性受到诸多内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以期找到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干扰法官独立审判因素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干扰法官独立审判的内、外部体制及自身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县党的领导、规范人大监督、减少行政干预及提高法官素质等建议,力图通过改革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手求达到法官真正独立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法官独立     
自十五大报告将依法保障司法独立作为我国深层次司法改革的目标,我国学术界纷纷对司法独立的内涵、价值、保障机制等问题展开了多方位的、较系统的讨论与研究。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法院独立”体制出发,指出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现有经济体制相适合司法独立原则应是“法官独立”。并且,“法官独立”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特征的权力结构,即由法官代表国家行使与行政权、立法权相分立的司法权,而司法权与行政权又都置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其次“法官独立”还指法官人事和业务上的独立。这既是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化的结果,也是根治司法腐败、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对司法独立研究较多,而对法官独立研究偏少。与国外有关法官独立的立法规定相比较,我国的有关立法以及我国当前法官独立保障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法官独立保障制度的建构与完善,需要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和措施,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司法独立研究较多,而对法官独立研究偏少.与国外有关法官独立的立法规定相比较,我国的有关立法以及我国当前法官独立保障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法官独立保障制度的建构与完善,需要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和措施,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年,知识分子较以往更多地投身实业。其对实业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宣传、抵制国际经济侵略、挽回利权;和封建守旧势力作斗争,力图摆脱封建束缚;重视科技与管理,注重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重视人才,注重培养人才;注重民族工商业间的相互扶持;等等。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辛亥革命促使了民初实业热潮的高涨,推动了民初民营化思潮的勃兴,激励了民间经办实业热情的迸发。民营企业取代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而成长为中国民族企业主力军的序幕随之拉开,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现代企业发展轨迹,由此发生了显著转折。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期孙中山立足于巩固党基、维护民主共和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党伦理思想。其核心围绕“修明党德”展开,提倡党员明白党义,遵守党德,服从命令,立志做大事,努力“替众人来服务”,“为中华民国求幸福”。而严格政党纪律,加强党员道德修养,提高文化取舍能力,为达此目的之必要途径。这一思想是其近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礼法伦理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期,南北军阀之间及南方军阀内部的利益角逐,使得广东地方政府极为动荡。受其影响,海南地方政权为军阀所掌控。在海南,国家政权"内卷化"的迹象并没有产生,明清时期建立的"文化网络"之下"保护型"的基层政权被军阀主导下"赢利型"的基层治理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张寅 《学科教育》2013,(4):106-113
鉴于教育科事权过小及义务教育亟待普及的事实,1914年地方教育界向中央政府提出了设立教育厅的要求。教育厅制的建构过程虽因政局动荡、经费无着、省官制调整、审查受阻等因素的影响而遭遇了重重阻力,但经地方教育界呼吁及教育总长范源濂、众议院议员等人奔走,教育厅制于1917年得以出台。教育厅制颁布后,地方与中央围绕教育厅合法性、经费、权限、厅长任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致使教育厅的设立颇为艰难,进而制约了教育厅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宝安的幼儿园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1957年后,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等运动的兴起,各地人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高涨,大力发展幼儿园教育成为当时之急需,一方面幼儿园的开办对于解放妇女劳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幼儿教育向工农大众开放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但当时那种“放卫星”式的大发展对整个幼儿教育造成了相当大的混乱。宝安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个“大跃进”的发展时期:幼儿园数量的激增,幼儿在园率急速提高,这种不顾客观条件的蛮干作法,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给宝安的幼儿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的"新国民"思潮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及其影响下的国民性,促进了国民现代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历史客观因素的限制和改造国民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清末民初"新国民"的理论难成一体,存在着许多矛盾,学者们过多地强调群体利益,对国民个性的构筑重视不足,直接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对人民力量、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实际状况的轻视,使"新国民"思潮缺乏冲击力,从而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认识并了解这些局限性对今天"新国民"国民性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的"新国民"思潮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及其影响下的国民性,促进了国民现代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历史客观因素的限制和改造国民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清末民初"新国民"的理论难成一体,存在着许多矛盾,学者们过多地强调群体利益,对国民个性的构筑重视不足,直接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对人民力量、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实际状况的轻视,使"新国民"思潮缺乏冲击力,从而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认识并了解这些局限性对今天"新国民"国民性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久被袁世凯吞食。以袁世凯为首的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民怨四起,国内“反袁”的呼声此起彼伏。开封报业走到了河南“反袁”队伍的最前列,相继出现的《大中民报》、《自由报》、《开封民立报》等,与袁氏集团的河南反动势力展开了顽强抗争。与此同时,《河声日报》、《时事豫报》等却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为袁氏的专制复辟摇旗呐喊。1913年7月,袁世凯宣布国民党为非法政党,国民党报刊和其它进步报刊均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史称“癸丑报灾”。自此,袁氏集团把持河南数年,开封少有报刊出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民国初年,由直隶省鹦鹉山钨矿引发的陆军部、直隶省政府、商人对矿业权争夺案的起始、案中各方表现及处理结果.讨论了这场争夺表现出的民初体制在诸多领域现实运转方面的某些情形:立法上,国家与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存在矛盾;行政上,主观上的国家利益比成文的法律法规优先援引;司法上,行政诉讼制度虽然初步建立,但社会各方普遍缺乏将行政纠纷付诸司法裁决的意识或欲望.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既有共和肇造、军人干政的现实背景,又有“民怕官”“熟人好办事”的社会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