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是其重要职责。在实际运作中,存在有检察监督力度不够,措施不力,手腕不硬,以致于效果不佳的情况。正确理解坚持党对检察机关的领导,理顺检察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健全检察监督法制,推进检察制度改革是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英国检察机关的独立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国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和检察机关内部机构之间的关系两方面考察英国检察制度,探讨英国检察机关的独立性问题,以期对中国检察制度的建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是我国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而司法独立的实现需要检察功能的重新定位。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功能庞杂、效益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刑事诉讼的要求,理应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作相应的改革,加强其侦察功能和探诉功能,同时将其司法审判监督功能剥离出来,移交人大机关。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检察制度的构建和变革。对美国宪法中所涉及的检察制度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从宪法视角上认识和研究检察制度。检察机关作为行使准司法权的特殊行政机关,是美国检察制度的重心。因此,深入了解美国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检察制度的宪政价值,对于我国的宪法和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检察制度重要内容的我国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一直处于不断调适之中.决定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因素有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国家的法治发展水平、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实力博弈结果、国家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以及中央与地方利益分化程度等.在今后的检察制度改革中,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使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沿着垂直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顺应形势发展要求,从完善检察体制的高度出发所提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改善和加强检察机关直接侦查案件外部监督机制、促进公正执法的一种制度。由于这是一项新的检察改革探索,本文拟对各地检察机关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贾茜  贾庸 《时代教育》2010,(6):289-289
检察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一部分,在各国普遍存在.检察制度必然是与一国的政治、司法制度相适应的.检察制度不可能脱离一国固有的司法模式.检察机关的职能是检察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国司法权力配置的结果,与一国的诉讼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分析了我国检察机关职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自己对完善我国检察机关职能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检察权是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权力与职能,但目前民事诉讼监督存在检察监督内容不全面、抗诉事由规定不合理等许多问题,不利于发挥检察机关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职能。因此必须从依法赋予检察机关起诉、参诉和抗诉的权利,细化检察机关的抗诉事由等多方面去完善民事诉讼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今天,如何对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职能进行定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基于现实的需要,我国保留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具有现实合理意义,但应当在受案范围等方面予以收缩。另一方面考虑到世界检察制度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很有必要建立民事公诉、参诉制度,以实现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能扩张。  相似文献   

10.
张荣路  冯晓音 《陕西教育》2007,(10):121-12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改革的一项新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检察机关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检察权属性的定位,目前存在多种学术观点。随着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检察制度的作用日益凸显,检察权的定位更需要明确。从我国的宪政结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等具体国情来考察,法治视野下的我国检察权定位于法律监督权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检察权可以分解多项权力,其中,侦查权与公诉权是两项至为重要的检察权,也是法律监督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对我国原有检察制度的重大突破。它为检察权的独立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 ,有效提高了检察机关的办案效率和质量。该制度的全面实施 ,迫切需要建立侦检一体化的公诉制度和在检察系统内部建立垂直领导体制 ,以真正保障检察权的独立行使。这亦是整个刑事检察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国各级检察机关将实行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全程同步录像。检察机关审讯方式的这一变化,规范了办案行为、有利于得到及时固定证据和收集证据、有利于法庭调查事实真相。我国刑诉法已经有一些律师了解有关证据的规定,但要推动我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提高司法效率,应建立中国特色的证据开示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刑事诉讼法》相应进行重要调整,特别是以自行侦查权、机动侦查权、补充侦查权架构而成的检察侦查权体系被赋予全新的外延。检察侦查权的结构变动带来与公安侦查权、监察调查权间的关系变化和相互衔接,对检察侦查权的权力运行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对侦查概念和检察侦查权的调整予以规范解读的基础上,有必要以全新的思路审视传统检察侦查权的职能定位,传统工具主义论已经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在检察侦查与公安侦查、监察调查的权力交涉中,可能会引发权力界限不清进而导致案件管辖不明晰、权力制约出现乏力与行权受阻乃至运行效果不佳等实践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应当站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司法体制改革的高度上,重塑侦查运行理念,优化权力间的衔接机制,在法律监督的基础上凸显制约职能,厘清权力的运行范围与流程定位,最终实现检察侦查权在新的制度框架下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5.
检察制度是司法系统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分析我国的检察制度,首先要关注的是检察权的问题;检察权是一项独立的国家权力,法律监督是其根本属性。我国现行检察制度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其法律监督权的充分发挥。推进我国检察制度改革,应从检察队伍建设、检察机构体制、法律监督层级关系和内外监督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对其他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职能。我国检察机关的权力内容与国家地位和西方检察机关不同,但法律监督权的单独设置也体现了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这在我国具体的背景下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当前,在我国权力监督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检察机关对公权力的法律监督,尤其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以保证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合法化是检察改革应当遵循的最基本准则,是指检察机关实施的改革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真正意义的检察改革在内容上必定具有不法性,因而检察改革的合法化主要针对改革的程序而言。我国检察合法化改革面临较大的困境,即不法性的检察改革层出不穷,不法的检察改革具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必须对其进行规制。实现检察合法化改革首要的是应有调整检察改革专门性的法律,保障检察改革有法可依,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改革的法律化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