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人们称之为“死亡之海”。据史书记载,在西汉时期其腹地一共大大小小林立着二十六个王国,被称为西域三十六国,其中在现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的尼雅地区,就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古代王国遗址,它在经历厂一千六七百年的岁月流逝后,至今保存完好,它就是被称作“东方庞贝”、“梦幻古代城市”的尼雅遗址。  相似文献   

2.
东汉王朝的“三绝三通”西域,虽然是东汉与北匈奴军事较量的结果,然而其与“羌祸”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由于河西、湟中、陇右的羌族起义,直接影响了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羌祸”对东汉王朝“三绝三通”西域的影响,深刻揭示了西域与河西、湟中、陇右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3.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王朝在河西、陇右、关中和西域等地区为保卫边防与对西域的控制,和吐蕃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本文主要梳理唐王朝与吐蕃在西域的争夺战争的历史背景、史实,以及唐与吐蕃在西域争夺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4.
西凉是十六国时期,在河西地区兴起的第二个汉族地方王朝,其领疆跨有流沙东西,在那个兵戈岁动的纷纭乱世,依旧有效地行使对西域地区的政治主权,其中后西凉政权更是直接建国于流沙以外的伊吾地区。对于这一王朝绝不能视为单纯的河西地方政权,而应进一步确定其在西域史...  相似文献   

5.
汉代佛教传入西域诸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大量史料考证,对汉代佛教在西域地区的传播年代和路线进行了考查,认为佛教是公元前87年经克什米尔传入于阗。在西域,龟兹地区与佛教接触的时间相当早,甚至有可能比于阗地区还早。我国中原地区的佛教最早传自西域,吐鲁番和河西走廊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6.
敦煌研究院所藏1920年民国驻军周炳南在玉门关附近所得汉简17枚,虽然多有残断,但纪年清晰。从纪年简和书体特色看,属于东汉后期之物。将过去河西出土汉简记载的历史拉长了近半个世纪。当时的敦煌和西域的情势息息相关,17枚汉简记载的内容应与元嘉年间河西和西域的动荡有直接关系,是研究东汉后期朝廷与西域关系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最后将河西匈奴征服。自此,河西地区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并开拓西域,终西汉之世,汉朝统治者断断续续修筑了河西地区的防御工程。汉代河西地区防御工程体系完备,类型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其防御功能随着汉匈关系的变化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8.
唐朝前期,为巩固西北边疆,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在河西地区建立屯牧制度,进行移民实边。同时,设立羁縻府州,安置各族降户;鼓励商业贸易,招徕西域商旅,促进了河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话说《霓裳羽衣曲》刘学捷《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盛唐时宫廷乐舞,著名法曲。《霓裳羽衣曲》初由印度经西域传入,太乐署名曰《婆罗门曲》,由曲名已点明了曲源。唐代中原与西域的通道是河西走廊,开元初年设河西节度使(治凉州,即甘肃武威),...  相似文献   

10.
两汉盛世,由于汉王朝和其他国家及地区发生了联系和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全国交通,并开拓了中西道路交通,即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与西方之间的政治交往、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陆路通道。这条通道在《汉书·西域传》中称“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就是汉通西域道。甘肃便成了通往中亚南北两条商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穿过今甘肃东西全境,长约两干多公里,尤其是河西走廊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孔道,河西走廊的敦煌是中西交通的总枢纽,汉武帝为巩固西北边防,确保丝路东段河西道路畅通,从而设置河西四郡。  相似文献   

11.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妈去了河西走廊。原以为这向西的路上,尽是戈壁荒滩和飞沙走石,甚至还一次次幻想自己如果是一名出使西域的汉唐使者,该如何去面对这个被从文明愎地抛向荒蛮中心的河西走廊。然而,这只不过是我无数次想象中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黄土并不贫瘠,戈壁电不荒凉,沙漠不再冷漠。在这条充满了西域记忆与汉唐遗风的古道上,我看到了丝路的兴盛与衰落,看到了袅袅紫色的妖娆、如诗如  相似文献   

12.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去了河西走廊。我原以为这向西的路上,尽是戈壁荒滩和飞沙走石,我甚至还幻想过,如果自己是一名出使西域的使者,该如何面对这个被文明抛向荒蛮的地方。然而,那不过是我想象中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我发现原来真实的河西走廊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黄土并不贫瘠,戈壁也并不荒凉,沙漠也并不冷漠。在这条撒满了西域记忆、带着汉唐遗风的古道上,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丝路的兴盛与衰落,也  相似文献   

13.
论熙河之役     
吐蕃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唐朝开国之始,吐蕃族崛起于西藏高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主专政的政权。安史之乱后,吐蕃乘唐朝衰弱之机,用武力夺取了河西、陇东地区,控制了西域全境。五代时,整个河西地区基本上被甘州回鹘及吐蕃诸族瓜分。宋初、吐蕃一分为二,以潘罗支为首的六谷部集团控制着西凉一带,而唃厮啰政权则占有以河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在宋夏对峙期间,双方争夺河西、河陇一带的控制权势在必行。这无论对北宋还是对西夏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4.
汉代简牍,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甘肃汉简,在我国已发现的古代简牍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近百年来,在我省敦煌、酒泉、武威、甘谷等地区的汉代烽煫遗址与墓葬中,均曾发现过汉简。尤其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甘肃汉简的科学发掘与整理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择要概述如后。一、敦煌汉简敦煌地处我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门户与边陲军事重镇。河西走廊原是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秦汉之际,匈奴势力强大,月氏、乌孙相继西迁,匈奴便占有河西,控制了西域。在河西地区归属汉朝后,汉武帝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西域各国,遏制匈奴势力的侵扰,曾  相似文献   

15.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妈去了河西走廊。原以为这向西的路上,尽是戈壁荒滩和飞沙走石,甚至还一次次幻想如果自己是一名出使西域的汉唐使者,该如何去面对这个被文明腹地抛向荒蛮的地方。然而,这不过是我无数次想象中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黄土并不贫瘠,戈壁也不荒凉,沙漠不再冷漠。在这条撒满了西域记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由于唐宋时期的米仓道非常繁荣,因此巴中石窟不仅受到长安、洛阳二京地区的强烈影响,同时也有一些从西域经由河西传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唐代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唐王朝的苦心经营和各族人民的辛勤建设,出现了西汉以后一个经济开发的新高峰。唐前期,河西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因而,唐王朝消灭薛举、李轨割据政权后,把河西作为防御突厥,吐蕃的重要设防地区,锐意开发河西也就相应成为既定方针。但是唐初河西地区民族间的战争磨擦时断时续,干扰着经济开发。正如史载:“兵连不解,日费千金,河西,陇右由兹困敝。”永昌元年(689),唐师击退吐蕃,重新为开发河西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及至开元后期到天宝年间,武功极盛,河西人民获得非常宝贵的安定环境,生产活动空前繁荣起来,以至跃居全国农  相似文献   

18.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归汉后,汉王朝通过移民、屯田等措施,使河西走上了发展农业的道路,并逐步打破了原有畜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敦煌汉简所记录的敦煌农业初步发展的概况,是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敦煌地处河西最西端,是中原和西域两大文明区的交汇处,其农业的初步发展颇具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开元后期唐蕃关系探谜邵文实唐与吐蕃间的和与战是唐外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吐蕃对西域及河西、陇右的争夺又是其中的主要矛盾。但一般说来,史书关于吐蕃在前期对西域的攻取活动记载较详,史学界对于吐蕃攻取河陇后的历史研究较多,而在开元后期这一个时间段内,无论...  相似文献   

20.
敦煌写本钢和泰藏卷所述帕德克城考林梅材一问题的提出关于敦煌以西丝绸之路南道,《汉书·西域传》说:“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渡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后汉书·西域传》对敦煌与莎车之间丝绸之路沿线城邦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