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习导引:关于古典诗歌鉴赏,《高考说明》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  相似文献   

2.
从近几年的考试分析来看,古诗词曲的鉴赏在语文考试中往往通过率很低。在诗歌中一般没有无情的景,因此,从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入手,去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应该是鉴赏诗歌的一条路子。对学生而言,弄清楚中国古典诗词中景物描写的角度,能有助于提高答题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4.
嗨,大家好!我是晓鸿。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看啊,春风吹来,柳树将绿,桃花将红,我们的心像风筝一样飞上了天!这是个万物萌发的季节,让我们洗净双手,翻开经典,在氤氲的书香里,一起来感受初春的气息和脏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世上的景物 ,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世上没有绝对一样的人 ,也没有绝对一样的风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作者 ,即使是同一景物 ,所写的内容也往往不同。要写好景物 ,就要写出景物的特色。成功的写景文 ,能让世上的景物像一部彩色电影一样映在人们的眼前 ,有声有色 ,把光、形、影、味等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使景物活起来 ,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触其物。   要写出景物的特色 ,首先必须逐层展示景物。一般可按时间顺序排列 ,如峻青的《海淀仲夏夜》 ,按夕阳落山、星辰闪烁、灯光晃动、明月涌现的时间顺序来表现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6.
诗词是我国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优美的诗句,体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化价值等。在学习中吟诵并引用诗句,可以启发思维,增加美感享受,提高欣赏旅游景观的水平。体味以下诗句描绘的场景和深刻的内涵,分析其中包含的旅游知识。  相似文献   

7.
嗨,大家好!我是晓鸿。现在的春天似乎越来越短,才脱掉毛衣,马上就谈换衬衫了。本来,晓鸿还想着在五月做暮春的主题的,没想的,一眨眼工夫,夏季就已经来到——既然漂亮的小裙子已经穿上了,那咱就适应时令,改做夏天的主题吧,呵呵。  相似文献   

8.
余萍 《学语文》2004,(1):27-28
2002年秋考全国卷中,古代诗歌鉴赏由以前的客观性选择题变为主观性试题,2003年春考、秋考继续沿用这种题型,本文拟就古典诗歌鉴赏,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作为新一届考生备考的参考。一、古代诗歌形象和思想内容的鉴赏形象即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思想内容是作者在诗作中所抒发的思想情感,而意象与思想情感相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诗歌的意境。因此,要准确把握一首诗,要“披文以入情”、“披文以入境”,即要在疏通诗句的基础上,看看作者描写了什么意象,抒发什么情感,意象和情感又是怎样合为一体的。如马致远的《…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中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分三个部分阐明景物描写的一般做法:一要紧扣主题,抓住特点;二要情景交融,移情入景;三是以人拟物,移情入景。每个部分都联具体课文进行简要地分析,以引起读者的感受和把握情境,从而置身到景物之中,由情入理,悦情见美,把情感和美感结合起来,真正认识到美的真谛,受到一种充满生机、朝气蓬勃和面对生活的熏陶,从而提高分析和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旦谷 《新高考》2004,(4):30-30
阅读理解是高考题的重头戏,5篇文章,占了整个试题的大部分篇幅,任务的艰巨性要求考生不得不进行快速阅读、总揽大意。  相似文献   

12.
13.
陈琳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2):176-177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写到 :“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意思是描写景物 ,作者要想极尽其妙 ,功力在于“密附”。所谓密附 ,语意相当于“贴切”的意思。就写景来说 ,要以贴切的语言 ,如实地显示景物的特点 ,形成景与情水乳交融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呢 ?一、写景要真实景物描写作为艺术形象的一部分 ,作者应不能脱离客观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前提下 ,要把景物的色、状、味等属性写得维妙维肖 ,这并非说事无巨细什么都写 ,而是要依照题旨选取富于代表性的东西绘声绘色地加以表现 ,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如高中语文第四册 ,鲁迅小说《祝…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文阅读的备战,首先应该学习研究高考《考试说明》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的九个考点的要求,其次则是具体承载着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们的思想的试题分析,再次是建立起文章和作品的概念,并据此分类进行现代文的阅读备考。  相似文献   

16.
心理描写指的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以求更好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长篇叙述类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手法,甚至还出现了以意识流动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心理小说。在篇幅极为精短的古典诗歌中,这种笔法按理很难有用武之地,可是,中国古代诗人神机妙用,使巧写心理成了抒发思想感情、突出诗歌艺术形象的一种重要的诗词笔法。  相似文献   

17.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如何做到感人至深。本文就景物、感情、语言三要素的交融进行论述。提出了情景交融、言随景遣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吴竹兰 《辅导员》2009,(20):40-40
众所周知,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小说中,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栩栩如生;在小说中,陡峭的悬崖,怒吼的狂风,汹涌的波涛,惊心动魄;在小说中,清澈的小溪,娇艳的鲜花,蔚蓝的天空,赏心悦目。作者如此浓墨重彩地描山水、绘花鸟,究竟为哪般呢?  相似文献   

19.
赵仲春 《新高考》2004,(4):10-10
正确使用实词,需要两项基本能力:对词义的准确意会,对语境的确切领会。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实现考查,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点。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异,其主要原则可以用四个字来表示:留同存异。即遇到意思相近的词,把它们意思相重合的部分筛选出来,不予考虑,然后对其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进而  相似文献   

20.
应用能量观点解题时,若是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则可以使用动能定理.即:所有的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总=EK2-EK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