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诚信缺失与卖方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网络交易的快速发展,网络诚信缺失问题日益显现。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网络交易卖方诚信缺失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法律监管存在盲点和信用道德约束失灵等方面,并据此提出网站和经营者实名登记备案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电子监管系统和网络诚信立法监管等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聂磊  杜宏 《科学与管理》2007,27(2):56-58
为了考察在线市场中,信用评价机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本文采用了一个两阶段的博弈模型对在线市场中高信用度卖方和低信用度卖方之间的价格竞争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类卖方的均衡定价、均衡利润及双方面临的消费者分布。模型证明了:即使在对卖方商品的期望收益相等的情况下,高信用卖方仍能索取到高价和获取高利润。同时,不同风险态度的消费者的分布,以及消费者对二者商品的价值评价,都对模型的均衡解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网络虚拟性等因素的影响,C2c环境下卖方选择问题-直备受关注.以淘宝为代表的C2C网站为交易双方提供了较丰富的在线信用体系,但仍存在不足.从在线消费者决策入手,参照当前主流C2c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在考虑时间、产品相关度和用户评价等因素的基础上,引入经营、质量和服务三个惩罚因子,结合消费者风险偏好,建立了一种C2C卖方选择的评价模型,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在线信誉管理系统中信用度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务的经营模式,交易双方难以通过面对面接触的方式形成初始信任,建立在线信誉管理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简单累加信用度计算模型和均值信用度计算模型是以信任模型为核心的在线信誉管理系统中两种主要的信用度计算模型。但这两种模型都忽略了影响信用度计算三个主要因素:交易商品的价值、评分人的信用度、交易的时间价值。为了得到有效实用的信用度计算模型,考虑交易商品价值权重、评分人信用度权重、交易的时间权重建立了加权累加信用度计算模型。选取淘宝网中两个卖家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加权累加信用度计算模型较传统的简单累加信用度计算模型更能体现卖方的信用情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博弈论的知识溢出效应解构及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颖 《情报杂志》2008,27(1):35-36,38
知识交流与交易实质是双方声誉与利益博弈的过程,此过程存在着主动或被动的知识溢出效果.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对知识溢出的过程、方式、效应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构建了知识溢出的声誉博弈解释模型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向拍卖模型的农地流转交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林  唐小我  倪得兵 《预测》2010,29(2):47-52
在农地流转市场中,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是卖方,对农地有需求的组织或个人是买方,政府或中介服务机构可视作拍卖商.为模型化这种经济定价机制,建立了一个双向拍卖模型,首先买卖双方分别报价,然后拍卖商根据双方报价确定成交价格,最后在这一价格下完成交易.模型的均衡分析表明,双向拍卖机制能够实现事后帕累托效率改进.进一步,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需求、供给和制度因素对农地流转交易成功的概率有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对农户利益关心程度来最大化农地流转交易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地区质量声誉的培育作为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良好的地区质量声誉是缓解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对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新贸易理论的模型框架下,提出了地区质量声誉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所提假设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地区质量声誉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性存在显著提升作用,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发现,地区质量声誉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性的提升作用会随着产品特征、产品分布区域和产品出口目的国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对影响机制的检验发现地区质量声誉会通过“成本节约效应”和“企业集聚效应”来提升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性。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B2B电子交易市场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在同一个协商过程中由买方、卖方及物流服务提供方在内的三方参与的电子交易竞价模型,设计了三方竞价算法的流程及优化计算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利用网格林术进行多服务器并行在线优化计算的网格结构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已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最近的一段时期,B2B交易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它们不少在未来将无法存活,但它们确实为建立买方和卖方相互交易的高效市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线知识市场作为B2B交易场的一个类别,它的发展方式不同于传统产品与服务的交易场,目前它已成为人们寻找和交易专业知识的核心市场。本文将简要介绍在线知识市场,并对市场中的买卖方是如何使用这一市场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刍议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机制及商业银行角色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指出:在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不良资产交易结构存在的缺陷造成了供求双方交易困难,而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风险隔离机制、信用增级机制和治理机制可以有效消除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认为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中起到了多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杰  罗京 《现代情报》2017,37(1):89
在线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信息来源。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将在线信息分为卖方主导信息、买方主导信息和第三方主导信息3类,研究不同类型在线信息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搜索在线信息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卖方主导信息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需求,买方主导信息被消费者用以判断卖方主导信息的风险性,而第三方主导信息则对买卖双方主导信息提供辅助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雍  陈恭平 《软科学》2016,(12):131-134
基于eBay网站二手汽车交易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买方估值分布、卖家时间偏好率、商品存货量、卖家交易经验以及卖家声誉等因素对卖家定价机制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买方对商品估值分布越分散,卖家越倾向于选择纯拍卖机制;时间偏好率越小的卖家越倾向于选择讨价还价机制;商品存货量越多的卖家越倾向于采用固定价格机制;交易经验丰富的卖家倾向于选择固定价格或一口价拍卖机制;声誉较高的卖家则倾向于选择固定价格或讨价还价机制。卖家对四种定价机制的偏好次序会因影响因素程度而异,并无哪种网络交易定价机制完全占优。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分支,与传统电子商务模式相比,其交易双方数量超过了传统一个卖方多个买方的局限,由一对多或多对一转变为多对多的集贸市场模式,交易效率、交易数额和交易范围都有了质的飞跃.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交易对象、交易品种、价格形成、信息发布、支付手段、盈利模式、风险管理等七个方面对比Ebay易趣、阿里巴巴、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四个较为成功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总结各类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淘宝网电脑LCD(液晶显示器)产品的交易数据为样本,应用二值选择模型的方法,就C2C网上交易市场声誉机制对商品成交与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卖家个人声誉对商品是否成交具有显著影响,声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问题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假定网购平台的利润受买卖双方群体规模、在线卖方的注册费以及网购平台对在线卖方的质量监控成本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研究得出,由于网购平台所处的双边市场环境虽然具有质量中介的功能,但不会完全为消费者把好诚信关;并指出网购平台的质量诚信监控行为与在线买方的网络外部性、在线买方对非诚信卖家的容忍度、网购平台的质量诚信监控成本、非诚信卖方的伪装成本、在线买方的质量效应等要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9,(7)
结合我国社会信任特点,以学习迁移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声誉机制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体验及企业声誉影响消费者信任电子商务企业的机理。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一般体验通过特殊体验积极地影响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性的感知,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性的感知积极地影响其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而特殊体验也通过对企业声誉产生正向作用,积极地影响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性的感知。企业可籍此培育消费者信任。  相似文献   

17.
交易机制与关系机制对营销渠道企业间合作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婷  刘益  陶蕾 《预测》2009,28(4):28-33,56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交易理论,从交易关系双方的角度探讨了交易机制与关系机制对营销渠道企业间合作的影响作用,并比较了两类机制的作用效果差异.结果显示,交易机制与关系机制均能有效地促进合作,并且关系机制较交易机制的作用更大.本文丰富了现有的企业间关系治理文献,为参与交易的管理者们选择合适的机制治理交易关系以促进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中介对技术成交效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交易效率可分成匹配效率和执行效率,通过理论建模的方法,系统分析技术中介对技术交易匹配效率的影响机制。①技术交易过程存在两个无效率障碍,来源:搜寻努力较高的外部性和匹配结果的不确定性;②技术中介活动对技术交易匹配效率存在双向的福利影响,正的福利影响降低交易双方匹配的不确定性,负的福利效应可能降低交易双方寻找交易伙伴的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9.
对含起始价的在线序贯拍卖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马氏决策过程模型,研究了起始价对卖方的影响.比较设置动态起始价与静态起始价时实现的卖方期望收益,结果发现设置动态起始价可以为卖方实现更多的期望收益,并得到关于最优动态起始价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20.
C2C电子商务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博  邵兵家  杨海峰 《软科学》2010,24(7):125-128
通过基于Web的实验系统模拟在线C2C市场交易过程,对网上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买方在交易中的感知风险受到净收益、产品价格和种类、卖家的在线声誉和买方的风险态度以及受骗经历的影响。该结果对网上市场商业战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