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潞绸是极具山西特色的传统丝织品,潞绸织造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梳理潞绸的发展历史,结合其发展现状,探讨合理的生产性保护方式,完善法规政策等制度性保障措施,推进传承基地和传承人队伍建设,发展发展潞绸文化产业等。  相似文献   

2.
明代中后期,消费呈现奢靡之风尚,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统治集团对社会的控制力相对减弱;上层社会与富商收入增多,缙绅士大夫和富商引领了下层社会的消费走向奢靡;消费观念更移的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居士活跃于政坛、坛、思想界,是明代社会化的新现象,并对明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即通过对明代地主阶级居士佛学兴盛的原因及其社会流派的划分进行探析,这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明代的社会变迁、化传承、社会心理的变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文化与商业及社会思想的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对艺术的自身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明代山水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影响深远。该文重点通过对明代初期,中期和晚期代表画家及作品的深度分析来阐释明代山水画的表现境界。  相似文献   

5.
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以社会现实为题材,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爱婚姻、家庭纠纷等,展示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文学作品是社会的反映,世情小说产生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明代寿序文在创作数量上蔚为大观,这一文学现象是当时多元文化整合的产物.探究明代文化不仅可以使我们知晓明代寿序文盛兴的成因,对我们了解寿序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极不平衡,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等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整个明代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与明代进士群体整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是,在所有诸省直的进士当中,军籍进士数量最多的并不是南方的省直,而是北方的北直隶。位于西部边疆的云南和贵州,虽然进士群体整体分布的数量不大,但是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所占比例却很高。整个辽东进士群体全部为军籍进士,而这些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为100%。在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呈现出前期比例低,中后期比例波浪式增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举人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儒学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明代永昌地区举人数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分布不均衡。地理位置、儒学建立的先后、统治者的重视程度、地方官员的执政措施、重大历史事件、生源质量、经济能力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了举人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然而,永昌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于洪武时期的大姓移民和谪戍移民,本身具有儒学素养,在开科以前就有一定的儒学成就,不能仅以科举人才数量来衡量儒学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9.
马韶青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91-93,97
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代注释律学有了新的发展。私家注律文献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注律家不但用新的制律理论对明律新增条款和修订条款作出诠释,而且遵循律例关系理论对刑例进行新的阐发,并进一步注重理论诠释和司法应用的结合,注律文献所采用的编纂体例和注释方法较之前代也有了新的进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注律者的特殊身份、律例关系理论的形成以及统治者的重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易彪 《文教资料》2007,(24):151-152,178
明代的宦官擅权,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黑暗的一页。本文就宦官专权的社会条件展开分析和透视,以揭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宦官专权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雅典是古希腊著名的城邦国。从公元前四世纪后期起,它的教育就逐渐走向繁荣,登上了西方奴隶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雅典教育的繁荣与它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人的教育理念、个性特点等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的桃源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诗体完备,呈现出一种兴盛的局面。它的兴盛与佛道思想的影响、唐人浪漫的情怀、唐代园林别业的发展、中晚唐百姓生活的困苦、唐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钟爱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唐代桃源诗的兴盛及其原因,可以从一个侧面去审视唐诗的风格与品质,可以从一个角度去管窥唐人的心态与风范。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后期,宁国府书院兴盛.大量方志资料显示:官学的不期而败,心学的传播趋势,官员的鼎立支持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宁国府书院兴盛的主要原因.书院的兴盛,不仅扩大教育面,培养科举人才,还振兴风俗,兴起"崇学重教"之风.同时,作为王学讲会的重要场所,促进了学术繁荣,使王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文人结社发展至明代出现高潮,它的兴起、繁盛和衰落与多种因素有关联,其中政治因素,影响既深且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时局总是牵动着文人结社的发展进程,高层官僚雅好宴饮赋诗甚或直接参与社事,带动整个社会形成结社之风,激烈的党派之争促使文人结社变得更加炽盛,在总数、规模、管理、性质等方面都在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明代是河南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书院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影响更深。然而受明代文教政策的影响,河南书院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总体来说,明代河南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明朝前期的凋敝、明朝中期的发展和繁荣、明朝后期的禁毁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明代是海南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有十:一是各类学校多;二是科举考试中式人数多;三是“鼎臣继出,名满神州”;四是两位海南入分别掌管明代全国两所最高学府;五是九位海南人入选《明史》;六是各种著作多;七是俗尚礼文和读书风气浓;八是许多家庭妇女都有文化,并出现冯银等五位女诗人;九是各种楼亭、坊表和名胜古迹及名人墓葬多;十是海南岛被称为“海滨邹鲁”或“海外邹鲁”。明代海南文化之所以获得高度发展,主要原因有九,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明王朝对本岛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生产消费链条的明代文学人口是科举选拔机制成熟、商品经济发达背景下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明代生员及存世文学作品的数量、书业从业人员及俗文学人口的受众相较以前各代是最多的.文学人口的空前壮大是明代书业繁盛的重要前提,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发动机";而书业生产的繁盛为壮大了的文学人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商品.  相似文献   

19.
明清两代的水旱交通建设,使龙驹寨水旱码头的繁华持续了数百年之久。但陇海铁路贯通陕西后,龙驹寨商业一蹶不振,至长坪公路通车后才有所恢复。可见,交通建设是影响龙驹寨盛衰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