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3,(12):I0001-I0001
10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共同主办的全国广播惠农工作现场会在山东省汶上县举行。中央电台台长王求,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出席并致辞。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个宣传和广电部门的代表现场观摩了汶上县广播惠农工程建设的进展与成效,交流探讨了如何广泛推进“广播惠农”工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2,(3):F0002-F0002
2012年2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残联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向中国盲文图书馆捐赠1万小时的优秀节目资源。  相似文献   

3.
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共享工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指出了当前农村共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村共享工程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贫困地区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文化贫困陷阱",文章认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打破文化贫困陷阱的关键。文章使用大量调查数据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非贫困农村居民相比,贫困农村居民不积极主动参加精神文化汲取和健康提升的活动,使得农村贫困居民难以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提供中,政府既是主要的组织者,又是主要的出资者;村庄文化基础设施缺乏管护资金;政府出资支持、村集体自行组织的文化活动对村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文化娱乐类民间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问题;互联网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文化娱乐选择。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既关乎"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向,也与十九大确立的2035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中期目标息息相关。文章梳理"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观念、新路径,重点关注推进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以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问题,擘画"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提品质、优效能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我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情况入手,阐述了我区农村牧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并着重就如何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支撑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作了初步的探讨,进而提出打造“草原明珠”工程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6,(2):79-7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月17日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力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以繁荣农村文化、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打造“九个一批工程”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有“实体”和“关系”两种思维方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制度规范、价值取向均发生了重大改变,就文化谈文化的“实体追问”回避了乡村文化建设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结构性矛盾问题,极易导致不切实际的“空洞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专题以具体实践过程为主线,将研究对象置于某种历史或现实交汇的“关系场域”中加以分析,反映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特征,可视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从“实体追问”到“关系思维”转向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由政府主导的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在促进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其绩效问题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文化惠民工程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应该弱化还是应该加强?武汉大学“文化第一线”课题组于2018年对全国21省282个行政村开展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居民存在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对文化惠民工程持基本认可态度,但期望率高、满意率低,表现出一种“弱参与”(假性参与或象征参与)特征;在政府供给侧,文化惠民工程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场地环境和设施设备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存在显著影响,在受众的消费侧,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社会人口学变量和行政村至城区的距离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居民认可度受到政府供给侧与居民自身文化资本状况的制约,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政府供给规模与居民认可度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并不完全受到供给侧的服务质量和投入规模的控制。这一结论表明,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接受和消费是一个基于自身素质条件和偏好的选择性接受过程,一味强化供给侧的产品质量或者投入规模也难以提升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并重建文化惠民工程的合理性,这种情况对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文化惠民工程格式化管理(纵向控制)思路提出了挑战。文化惠民工程的“悬浮化”和“弱参与”特征,要求确立供需双侧协同改革的总体转型思路,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国家—个人”文化消费激励机制,确立消费侧政策创新引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政策路径,并探索乡镇公私混合型文化主体模式以建设农村基层新型文化共享空间。图1。表9。参考文献66。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新常态”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及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的理论架构,指出“新常态”下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的发展策略,研究了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4月27日上午,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中国出版高层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九鼎厅召开。论坛真正体现了其“高层”的定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等分别登台,围绕“全民阅读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论坛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马斌主持。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文化读书场所的现状及农民阅读情况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都较为重视,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和职责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一定基础,不少乡镇和行政村都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建立了文化中心(站、户、室)、俱乐部、图书室等农村文化设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学发展研讨会”于2019年12月9日在郑州大学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就图书馆学转型、转变学科方向的可能性、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服务河南省及全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展开热烈讨论。郑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将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深入、全面地规划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民问题及其与之相关的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包括农村文化建设等问题。而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档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创新档案事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新农村档案文化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适应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形势的需要,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档案局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展新农村档案建设和促进农村档案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其经验有着一定的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