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术与生俱来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它具有技击属性。套路、对练是虚拟的,散打、格斗是实体的。无论是套路、对练,还是散打、格斗,都离不开攻与防的实战。所以"攻"与"防"是贯穿在武术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指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与气功教学的效果,本阐述了人们对“意”、、气”的认识,根据武术与气功的实际练习效果,对武术与气功的教学提出了适当的要求与意见。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体育课武术训练套路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高校武术队员套路意识不足现象,本文采用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高校武术训练套路意识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83.9%的专家认为高校武术急需增强武术套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大多数专家认为套路意识的好坏与精神,表情,眼神,身法,节奏及表现力相关,提出套路意识的培养应从动作含义,套路演练规律,武术专业知识及文化修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武术虽然看起来是一种运动,但是实际上它包含着东方的文化。而视觉文化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生存环境,对人们耳濡目染,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武术欣赏层面出发来看视觉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人们对文化和生命意义的激情与感悟,弘扬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神圣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及教学实践,阐明以攻防意识贯穿于整个武术套路教学之中,可以改变学生对武术的片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动作的记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指出,攻防意识贯穿武术套路教学的关键是:①注意攻防意识培养的同时,应加强学生武术套路内核的演练。②讲解攻防意识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发表,《决定》指出:"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而社区是展示社会文明的窗口,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一个平台。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体育,是促进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8.
浅析数学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及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从而使学生有形成数学意识的物质基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读图识表能力的培养,在平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开设建模课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借助武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而是使学生学会科学健身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并且终身受益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琴 《考试周刊》2009,(12):125-125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武术教学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它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等特点,对强身健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是身体的形式活动.还讲究内存的精神、意向.  相似文献   

11.
12.
探究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意识是对探究过程的认识,它更多地表现为内在的认识状态,是潜在地发生作用的一系列观念,是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应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一、阳光体育,练武强身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简单地说,武术是按照特定的功法训练,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身体素质,别人做不到,你能做到,则是功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藉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的话题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生的自杀和杀人问题。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崇高而伟大的生命?答案也许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而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生命是指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其现实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西方人提出生命神圣论,指出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原则,没有生命,就无法谈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在战争中最怕死,喜欢投降,其实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所具有的生命意识。这对我们理解生命本身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生命意识就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和自觉。它包括生命的存在意识和生命的价值意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6.
尚晨 《成才之路》2011,(26):76-76
武术套路是运动学校师资班体育教学的必修项目之一,它既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也有一定的健身性,注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对青少年学生有磨炼意志、提高素养的积极作用,对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体校师资班教学的重要内容。可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根据我近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体育课上怎样开展武术教学。  相似文献   

17.
篮球意识的培养,是指篮球运动员在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活动的规律的特征机能的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的篮球活动中不断认识、提炼、积累起来的对篮球活动的一种正确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反射行为,是运动员在篮球实践中的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和社会性的具体表现。正确篮球意识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天赋,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后天的培训和训练。  相似文献   

18.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武术素养就是武术习练者道德品质,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体现。本文从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技术素养三个方面简述了武术素养的培养。旨在使我们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使习练者在平时就要养成和注意自己各方面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就练习武术时为何必须形神兼备与内外双修,及其如何实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地探讨,以期有助于武术演练水平的提高和加深对武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邵妍彦 《课外阅读》2011,(4):199-200
本文阐述了意念”、“气息”在舞蹈动作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如何对学生进行舞蹈的“意念”、“气息”的训练,使学生摆脱那种为动作而练动作的简单模仿,强调以“气息”为训练中心,以“意念”、“气息”来带动动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