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选》     
十几年前,我曾应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之约,编写《历代文学总集选介》一书,历时数月,已大致定稿,后来却大部分散佚了。现就中华所保存的若干篇先加修订,发表于此。  相似文献   

2.
由冯其庸同志等选注,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的《历代文选》(分上、下两册),是古代散文选本中较好的一种选本。它对于青年学生及其他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同志提高阅读和欣赏我国古代散文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个选本所选的篇目(一百五十篇)虽不及《古文观止》(二百二十二篇)多,但范围却比它广——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它大体上照顾到了各个时代和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也照顾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文章。选编者精选了历代被人们传诵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左传》中的《曹刿  相似文献   

3.
《文选》出于众手,几成定论,甚者以刘孝绰为其实际编者。本文不囿于成说,唯真是求,通过对产生该说之理由,即旧日帝王编著之书多出其手下文人,《文选》不会例外;《文选》几乎涉及自周至梁千年之所有作家与作品,非一已之力能任;唐人元兢等曾说刘孝绰参与编《文选》;《文选》之选《广绝交论》为孝绰所为等问题,进行多角度之考辩,认为:《文选》乃昭明独力所成,而非出于众手,刘孝绰与《文选》之编辑无关。  相似文献   

4.
《文选音决》有近100条属于非一般性质的注音,姑谓之“异音”。这些异音虽不宜作为系联《音决》声韵系统的材料,但于《文选》的校读却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可以利用这些“异音”来讨论、解决《文选》的一些校读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选》的选文标准在选学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各家观点不一。本文从萧统《文选序》出发,概括其为:单独成篇,着意为文,重辞采之美,及史传中的赞论序述部分"综辑辞采""错比文华"者,皆在入选之列。  相似文献   

6.
这是我组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约稿编写的《古文选》的前言的一个初稿。原由雷履平同志执笔,经过讨论,进行了初改。现刊在这里,征求广大读者的意见,以便再改。  相似文献   

7.
8.
一、论述《文选》“七”体。二、《文选旁证》作者考辨。三、论述“蜡鹅”事件后果。四、指出《文选研究》的瑕疵。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北京六月三十日电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三年七月一日起在全国发行。这本文选,收入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大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谈话,共四十七篇,其中三十九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释了有关《文选》学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回溯了萧统《文选》37种文体之一的“七”作为一种文体的历史及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其二,对《文选旁证》的作者作了考证,认为其作者为梁章钜。其三,评价了苏轼论《文选》的观点,认为苏轼的评论有其得失。得在指出了萧统的一些错误;失在他从个人喜好出发,未能对《文选》作客观的评论。  相似文献   

11.
<山晓阁重订文选>是产生于清初的一部<文选>评点著作,它的评点者是孙洙,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山晓阁主人孙琮.一方面,此书是受书坊请托而作,多有抄录其前<文选>评点著作评语的情况,且重视客观疏通文意.另一方面,它又是在文人手中独立完成的,表现出文人评点的特质,重视分析作品内在情韵和内容,对作品外在形式的分析亦多有独到之处.它结合了书商型评本和文人型评本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综合型评本.  相似文献   

12.
《文选》的编辑宗旨是"选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便来学之省览"、"作为辨析文体、指导写作的范文"、"为宣传萧统的折衷派文艺政策服务"、"对前代文学进行全面总结"与"为满足疾病缠身的昭明太子的赏读需要"等说均似非《文选》的编辑宗旨。对《文选序》与《文选》进行综合考察的结果是,《文选》的编辑宗旨当只有一个,即为方便读者阅读与欣赏内容雅正、形式华美的作品。昭明太子酷爱文籍的生活情趣与南朝统治上层爱好文学风气的盛行,是《文选》得以编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文选音决》有近100条属于非一般性质的注意,姑谓之“异音”。这些异音虽不宜作为系联《音决》声韵系统的材料,但于《文选》的校读却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可以利用这些“异音”来讨论、解决《文选》的一些校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选》录入陆云的诗凡四题五首。《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是应成都王司马颖之命而作,肉麻地吹捧这位主公,并无可取,但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为顾彦先赠妇二首》是代言体的佳作,反映了一批前孙吴精英到洛阳来谋取出路、不得不别妇抛雏的哀伤以及内心的矛盾。《答兄机》作于太康十年(289),其时陆机赴洛,滞留在故乡的陆云为他送行。《答张士然》是回赠张悛(字士然)之作,抒写乡愁和目下的辛苦,是了解其时在洛阳之东南士族精英精神世界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5.
明代<文选>广续本是有明一代在<昭明文选>的基础上进行增广续收的本子,原典对广续本的影响和广续本对原典的再创造形成互动的关系.广续本在文道问题上以不纠结、不苛辨的态度表达明人融通潇洒又不乏游戏的智慧,较之于宋、元二代<文选>广续本的重道倾向,更贴近原典"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去取标准,并对明代复古思潮的不同派别作出反应.广续本通过增加乐府诗、远古作品和史子散文的比重补充原典,彰显明人博杂的学风,使得原典和广续本分别侧重于"选"和"集".这根源于二者编纂目的上的差别:垂范性与资料性.文体变革或是通过体目删减与合并精简文体设置、改善体例编排,或是通过体目增加和序化分类实现文体分类的体系化.元代陈仁子<文选补遗>的文体思想则在文体学色彩、体目随篇名而设、一体只录一人之作三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明代的<文选>广续本.  相似文献   

16.
《文选》中萧统把赋列为各类文体之首,足见萧统对赋的重视.曹植一生辞赋创作甚丰,但《文选》仅收其一篇·即《洛神赋》.究其原因,萧统并非看不起曹植辞赋,而可能是在《文选》的编纂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一是他的父亲梁武帝萧衍;而是齐梁时期的时代文风.  相似文献   

17.
昭明太子即萧统,由于他编的一部《文选》(即《昭明文选》),而使他享有盛名。古代贵族向来有养士之风,如吕不韦养士而编写了《吕氏春秋》;汉文帝之侄淮南王刘安招致  相似文献   

18.
姚铉的《唐文粹》,是全唐五代文学的第一选本。他在其序言中论及唐代文学发展、繁荣的情况时指出:“有唐三百年,用文治天下。陈子昂起于庸蜀,始振风雅。繇是沈、宋嗣兴,李、杜杰出,六义、四始,一变至道。洎张燕公以辅相之才,专撰述之任,雄辞逸气,耸动群听,苏许公继以宏辞丕变习俗,而后肖、李以二雅之词本述作,常、杨以三盘之体演丝纶,郁郁之文,于是乎在。惟韩吏部超卓群流,独高遂古,以二帝、三王为根本,以六经、四教为宗师,凭陵轥轢,首唱古文;遏横流于昏垫,辟正道于夷坦。于是,柳子厚、  相似文献   

19.
咏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选》第一次自觉地按题材类型列咏史为诗歌的重要一体,从而肯定了咏史在诗歌中的地位。按照诗人对历史人事的把握和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可将《文选》所选咏史诗分为三种类型:以客观叙述历史人事为主;围绕历史人事抒怀叹议;借历史人事抒怀言志。咏史诗与咏怀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20.
“杂”在文学上一般表示内容的博杂,《文选》下有“杂诗”一类,列于诗歌分类的末尾,可理解为“杂诗歌”。从《文选序》以及萧统时代的文学观点看来,这一类诗歌比正统呆板的说教性的诗歌更具深意,更能代表时代风气。按照萧统的编选观点,杂诗兴起于建安时期,在诗体的过渡上也体现了文学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