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雍正后期,清世宗为铲除废弛疎玩的吏治积弊,在任用名臣李卫督治直隶的同时,又擢拔湖南巡抚赵弘恩出任两江总督,一时有“北李南赵”之说。史界对李卫政绩多有了解,但对于赵弘恩却迄无研究,对其两江政绩以及历史地位更不甚了然,也就无从了解这段历史的原貌。文章主要依据清史档案及赵弘恩《玉华集》等史料,①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一生中颇有建树。本仅就其在两江总督任内的政绩作评述。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6,(3)
于成龙为山西永宁州人.清顺治18年45岁时出仕,65岁时升任两江总督。作为封疆大吏,他却获得了“于半鸭”、“于糖粥”、“于青菜”、“无米总督”等众多雅号。于成龙出仕后十几年没回家,任合州刺史时。前来探望的儿子要返山西,他无物可带,只割了半只成鸭嘱其拿回家送给奶奶,遂被人称为“于半鸭”。  相似文献   

4.
于成龙之鉴     
清代两江总督于成龙是被康熙皇帝嘉许为“天下廉吏第一”的大清官。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代廉吏于成龙”形象地再现了于成龙的历史。“于成龙热” ,对当前深入开展的反腐倡廉、整饬党风 ,不乏深刻鉴戒。这里姑且不深入研讨“清官”现象 ,于成龙不过是封建帝王手下的一个廉吏 ,他的勤政廉政是为大清王朝的长治久安。难怪康熙对他推许有加 ,又是“廉吏第一” ,又是“清官第一” ,一个劲儿给他加官晋爵 ;笔者更看重的倒是老百姓对于成龙的态度 ,民心是杆秤。当山西永宁人于成龙于45岁时以副榜贡生授广西罗城知县时 ,他身处穷、荒、蛮…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小字部分有“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相继入会”一句,其中“两江总督”应为“署两江总督”,即代理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应为刘坤一。  相似文献   

6.
清代江南河道总督的设立,对江南地区的水道治理、工程修建、漕运事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河道总督不仅与两江总督存在着事务上的合作与协商,更有权力与利益上的冲突与博弈,其位置是否稳固与中央权力及地方权力是否保持平衡有很大的关系.清政府虽专注于保漕,但缺乏对黄淮运进行系统与长期的规划与治理,加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与河政官员的贪赃枉法,最终也没能改变河政走向衰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不仅在治军打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方法,而且非常重视理政治吏.他把整顿吏治与转移世风,挽救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联系起来,在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饬吏治,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进程中的重大设施,也是清统治集团抵制革命、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大骗局.资政院的设置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掠榨下,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革命派的武装起义,风起云涌.面对这种形势,最高统治集团内部议论纷纷.1905年起,驻法公使孙宝琦、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等相继上奏,要求"变更政体,实行立宪".日俄战争以后,一部分新  相似文献   

9.
湘中边陲的安化县的确是人杰地灵,清代两江总督陶澍和云贵总督罗绕典就出生在这里.如今,谈起跻身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的安化县职业中专,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响亮的名字--全国模范教师、校长喻次如.去年教师节前夕,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捧回了鲜红的奖牌.学校师生称赞他是开拓进取的改革者、治校严谨的好校长、廉洁奉公的好领导.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以凝重生动的画面再现了于成龙清正廉明的一形象。有读者问:历史上是否真有于成龙其人?倘确有之,其生平事绩如何? 康熙何以屡称其为“天下廉吏第一”?为回答这些问题,本版特请清史专家王俊义先生作一介绍。 据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不仅确有于成龙其人,而且,他在清代顺治、康熙时期,还是一个有“包(拯)孝肃、海(瑞)忠介”之称的著名清官。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乃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祯年间,他曾考取过副榜贡生,倡导经世之学。清取代明而起后,他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提为广西罗城县知县,从此开始了其清正廉明的仕途生涯。此后,由于其政绩昭著,又屡被提升。曾先后出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及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168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总督任所。死后被谥“清端”,其著作有《于清端公政书》。康熙二十年,其任直隶巡抚时,康熙就曾称誉他是“清官第一”,其病逝不久,康熙于同年南巡时,又在“延访吏治,博采舆论”,对各级官吏进行稽核考察的过程中,再次称赞说:“原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操守端严,始终如一”,其“居官清正,实为天下廉吏第一”。 康熙皇帝之所以屡称于成龙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确因于成龙终其一生在各地任职时,都能保持“志行修洁”、“固守清俭”的高风亮节。同时,又能关心黎民,“为政宽惠”,铁面无私,雷厉风行的“惩贪除霸”。他抱定“驱除贪吏,拯救生民为务”之志,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兴利除弊,政绩昭著。特别是在康熙的初期,尚值战乱频仍,百废待举之际,尤须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减轻百姓负担。但在当时的官场中,虽也不乏于成龙这样的清官,但更多的官仍是贪赃枉法,贿赂公行,朋比结纳。为使清朝的统治稳固,社会秩序安定,就必须清除各种腐败现象,倡导各级官吏为国为民,勇于任事,廉洁奉公。康熙所以一再肯定于成龙是“清官第一”、“廉吏第一”,正是要树立一种正面形象,使百官效法。 痛恨馈请之风 由于当时的官场中,馈送、请托之风盛行,这是各级官吏之间朋比结纳、狼狈为奸的一种手段,大小官员为求得庇护与升迁,便巧立名目,钻营馈送,每每借名冬夏时令,端阳中秋佳节,或是上司的寿诞婚丧,相互攀附馈送。且形成逐级上送之风,各州、县官馈送督抚提镇司道,而督抚提镇司道又送中央的部院大臣,上下之间辗转因袭,几成定例。一些督抚大臣竟明文规定,某州县属上等,某州县属中等、下等,依此派定数目,按数收受,而且馈礼额数甚巨。如康熙时的大学士徐乾学,因发放其门生李国良为江苏按察使,李为感谢“师恩提携”,竟一次馈银一万两,并另送“节礼四百两,生日礼一千两”。在这种风气之下,“大吏盘剥卑官,卑官虐害军民”。最后受害的仍是下层百姓。因而,当时就有人指出:“今百姓大害,莫甚于贪官蠹吏”。 于成龙对于官吏之间结纳馈送的陈规陋习,深恶痛绝,坚决反对,每到各地任所,均采取各种措施,明令杜绝,康熙十九年,他由福建布政使升任直隶巡抚,到任即告诫各州县,且勿在征收百姓钱粮时私加火耗,馈送上官。但大名知县,却不听劝戒,仍因循陋规,向他“呈送中秋节礼”。于成龙不仅严词拒收,而且为此特发了《严禁馈送檄》,通报了大名县知县的所作所为。同时,于成龙还以此为例,转申所属官吏,“嗣后,凡遇重阳,冬至,元宵等节,并过路送礼各衙门,概行禁止,如有私相馈献,查出并行题参,决不宽姑”。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又升任两江总督,仍以为既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兴利除弊条约》,再次义正词严地斥责了馈送风。《条约》中说:“本部院访得两江官员,自上而下无不递相馈送,视地方大小区别等差,盈千累百,目为旧规。”他还指出,在此种恶劣风气下,上司对所属官员,不论“官评之贤否,吏治之勤拙”,但“凭馈送之多寡,决定升迁贬黜。”而馈送之钱财由何而来呢?于成龙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等馈送,不出于钱粮之加征火耗(按:指在正赋之外,私加之征派),则出于词讼之贪取赃私”,实际上完全是“以小民之膏血,供多官之结纳”。有鉴于此,他严正宣布:自己一定“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