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自然"?在中国哲学史上,"自然"有这么几种情形:一指万物非人为的本然状态;二是指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三是指道;四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五指必然。"自然说写"中的"自然"是指以学生的本然状态为起点,按照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规律,顺应他们自然本性,指向学生言语能力发展,及终身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刚  朱兵香 《考试周刊》2008,(14):211-212
"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由婴孩素朴自然的本性出发,要求人们克服私心和欲望,回归于"自然",回归于人的本性,以此来克服社会文明对人的异化和控制.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我们当代教育的启示是:树立和谐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道德教育要立足于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4.
一、"自然一使然"问题 在西方,"人何以为人"这一问题又被称为"自然一使然"(Nature-Nurture)问题."自然"指人的天性,"使然"指后来由环境、教育、文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性格、知识等等.  相似文献   

5.
一、两个概念关于个性的概念,虽界说不一,但主要似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认为个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即:个性=人.第二种:认为个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是体现于个人身上的社会本质特征的综合.(心理方面)即:个性=人的社会性.第三种: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即:个性=心理的个别差异.我认为,第一种外延太宽,内涵也不够确切;第三种又太窄.第二种比较确切,抓住了人的个性的本质特点.关于教育的概念,外延放宽可以包括成人教育;狭义的则主要指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本文取后者.并且认为教育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和学二者)先确定个性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只是为了讨论方便.本文试讨论个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教育制度的公正性与合理性的统一"。教育制度的公正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胡森提出了教育公平的三方面含义:1.起点公平,指入学机会均等;2.过程公平,指教育条件  相似文献   

7.
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命题,是为伦理学重新寻求真实的自然基础.要对伦理学的这一自然基础予以求证,须先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入手: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生命-人"何以存在和怎样存在才最好,由此,伦理本身是生态的.伦理学生态性,既指其存在的整体性,又指其存在敞开的生成化,因为,无论是生命还是人,都是未完成、待完成并以其自身之力而不断追求完成的存在体;并且,命和人的这一生存努力方向的敞开,不仅要遵循自然之理,更要遵循血缘法则.从狭义的人本角度看,伦理即是人类遵循自然之理和血缘法则把自然(充满物理本性)的人打造成文明(有节制和德性)的人的那样一种开放性生成的努力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教育制度的公正性与合理性的统一".教育制度的公正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胡森提出了教育公平的三方面含义:1.起点公平,指入学机会均等;2.过程公平,指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均等;3.结果公平,指所有人都取得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胡森通过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笔者也同意这样简单明了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庄子美学是主体的美学和心灵的美学,其基本精神体现在自然,平等、自由这三个关键词上.自然即"天",一是指本真的自然界,二是指以自然为师,自然而然;平等即"齐物",是指万物在道的高度的同一、平等;自由即"逍遥游",它包括精神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一、自由及其价值 "自由"在英语中有两个词,一个是liberty,一个是freedom.前者起源于拉丁文,有三种基本含义:一是指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自由"、"自主",是一种不依赖于他人的"独立者"所拥有的"资格",这种"资格"是可以传代的;二是指那种没有担任任何职务、赋闲在家的人;三是指没有任何"障碍"、"负担"或"羁绊"的行为状态.后者源于古希腊语,其意为"免于外部控制的依赖或屈从".虽然词源不同,但这两个词的核心都是指一种广泛的"免于……"和"能够……"的态度、能力或权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自由"有三个解释:一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二是哲学上指把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活动;三是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11.
应对环境、生态等自然的问题及素质、能力等人的问题,得从孩子做起.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养成自觉地尊重规则、维护规则,并以以规则作为自己行为标尺的价值观.苏格拉底"自然的教育"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教育智慧生成教育幸福 罗素认为: "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制造机械,而是在造成人."教育是发展人、实现人的事业.这里的"人",指的是处于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理论,基本概念都必须有确切的定义.教育理论也不例外.但迄今为止,各种各样的教育定义因脱离不了描述性的臼壳,而没有统一的确切的界说.笔者认为:教育的定义是,借助某种媒介,影响人的潜能的发展,使每个自然的人转化为个体化和社会化统合的人,并进而影响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种终身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教育是一种终身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它是人所特有的.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一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二是一种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动物只能靠遗传单纯地适应世界,而人可通过特有的"教育遗传"在认识、适应的基础上,去利用和改造世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新儒学代表冯友兰提出"人生境界"说,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最高一层是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的状态;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该成为的状态。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笔者就以《三国演义》教学为例,探索经典阅读"美育"三步走。一、以美兴人,悦读起步1.以读带读,听读到录读。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去听朗读范文。一周后,  相似文献   

15.
一、和谐教育思想:教育奏出的华丽乐章 和谐教育思想是由19世纪德国伟大的教育家、民主教育的代表人物、"德国教师的教师"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第斯多惠首创.它的主要内容是:①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应当高度重视教育对人的塑造的重要作用;②教育必须激发人的主动性.教育不是要人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要激发其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性,使人自我塑造、自我形成,从而实现自发自动、自主自觉、自决自由;③自然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教师,大家都清楚地知道:人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所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叶片;人海茫茫,教师找不到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自然也就寻不见对任何学生都适用的教育方法.很多教育失误都是由对学生的偏见引发的,我们所理解的"偏见"就是用旧框框、不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人、物或形势.显而易见,教学偏见就是指与教学相关的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  相似文献   

17.
在卢梭的视域中,自然教育人学内涵是指以自然教育为视野,展开对教育与人的本质关系的论述,生成"自然人"的学问。它具体包括四层内涵:教育与人的生成的关系、教育与儿童天性的关系、教育与自由的关系、教育与个性的关系。它的理论特色包括自然性、自由性、生成性和人本性。教育人学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建立起来,其学科建设迫切需要中外教育人学思想资源做支撑。卢梭自然教育人学内涵及其理论特色的研究,无疑能为教育人学学科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并且能为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拓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人的思维形态及其发展,直接影响着人对教育世界图景的构建。思维的基本形态主要包括:感性思维形态、理性思维形态以及非理性思维形态,分别代表着对世界"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的追问。由此三种思维形态构成的理论思维具备"对经验对象的概念抽象、对概念关系的逻辑分析、对科学和价值的统一把握"这三种特点。理论思维最初在自然科学世界里得到广泛运用,但在把握不同于自然世界的教育世界时,难免遇到一些"新的变故"。所以,在把握教育世界时应遵循以下的逻辑原则:1.理论思维需遵循"存在到本质"的逻辑原则;2.理论思维需要遵循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3.理论思维不可忽视"本质与价值"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集中在天性、自然、自然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教育与儿童等核心问题上.自然主义教育家认为,儿童的天性源于自然,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天性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要适应自然规律、遵从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国内近十年的相关研究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文主义"(或日"人文精神""人文性"),大概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研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关键词.然而,众多有关"人文主义"的解释,似乎与真正的"人文主义"产生了一个偏离角,似乎大都忽略了人文主义必不可少的另一面--科学精神.在当今众多有关"人文主义"的解释中,笔者认为周国平先生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在西文中,‘人文主义'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