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从黑格尔早期的耶拿哲学中对劳动与相互作用的规定性出发,将劳动与工具理性相对应,把价值理性归于交往活动,撇开劳动而仅用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交往去建构主体间性,追寻扬弃物化,趋向人类解放目标的途径。但是,哈贝马斯"遗忘"了正是黑格尔在其成熟时期的思想中,把劳动视为目的在自身中的彰显人类自由的活动,由此提出了以辩证否定性为核心内容的劳动观,建构起表达理性自由的恢宏的哲学体系。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劳动观,将人类的自由解放建立在自由劳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符号拜物教     
朱奇浩 《大观周刊》2012,(11):59-5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抨击时提出了商品拜物教的概念.而鲍得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符号拜物教早已取代了商品拜物教。拜物教来源于宗教性的原始崇拜,这不并不是现代人所独有的.对现实的、物质性的物的崇拜一直隐藏在物和符号之中。商品拜物教是指商品内在的劳动社会性质表现为劳动产品的物的性质.物与物的关系反过来掩盖并支配人与人的关系.最终使人们拜倒在商品的脚下。所以马克思说:“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的技术赋能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转化为传播的生产者,"数字劳工"被纳入到网络平台的免费劳动体系中,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存在。他们的内容版权、注意力、社会关系、元数据等都成为了网络平台的获利来源。但在现有的网络平台机制之下,实际上暗含着对用户的隐性剥削。本文试图从网络平台机制的角度,借助区块链技术,对"数字劳工"的保障机制的可能性提供新的思考。区块链技术可以从生产、交易、分配三个环节对网络平台机制进行全新建构,通过建立微版权体系、智能合约劳动网络、加密共享数据价值等方式,以达到平台和用户之间的权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信息论视野中的信息关注信息的工具理性,忽视了信息本身是特定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一前提。在当下语境中,如何理解信息本质,丹·席勒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论证信息资本积累属性如何使得信息成为为一种新的拜物教,从而为我们对信息本质的理解增添了新的维度。其整体性研究方法给予国内传播学研究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感性通过解放人的自然和实际生存的环境,摆脱物化世界的束缚,实现自然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在当代物欲横流,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氛围下,对新感性的重新审视有利于恢复个体生命自由的存在,致力于人类诗意栖居地的追求和理想诗化人生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张文浩 《青年记者》2012,(30):41-42
法兰克福学派有一个关键词: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本来是启蒙精神、科学技术和理性自身演变和发展的结果。然而,随着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过程中,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当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图像信息的丰富性与"在场性"  相似文献   

7.
王统宇 《青年记者》2023,(23):46-49
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分析从劳动异化到数字劳动异化的时代变迁过程,针对人在数字媒介中的表现剖析其深层原因,分析数字媒介对人的控制过程和对主体性的占有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数字媒介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失衡,提出弱化对使用者的理性剥夺的具体举措,以期帮助人们有针对性地使用数字媒介来增强个人主体性,实现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过渡,重拾主人翁地位,实现人在数字媒介上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春林 《视听》2016,(12):93-94
在直播热之下,"商品拜物教"思潮的流行、消遣性心理与畅享身体消费带来的快感是受众的鲜明特征。人们在观看网络直播中消沉于虚幻的精神满足中,并失去理性思考,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并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男女平等事业不断发展.不过,在当前各类娱乐选秀节目中,由于受到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全球化时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仍存在着资本市场将女性身体商品化的趋向.受此影响,一些女性将对自身的物化话语内化于自我的行动之中,使女性的身体在工具理性当中极化了身体的物性而丢失了身体的灵性,造成身心分离的状况,使人无法"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世界当中肯定自己".透过娱乐选秀节目中女性身体消费的现象,深入分析其本质,并探寻改变的可能性,既对推动女性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又是新时代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营网络平台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经济主体,在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企业社会责任是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要求.但问题在于,大型民营网络平台具备了外部性和公共性,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约束机制已难以形成有效规制.通过从市场、"权力"、安全和文化四个方面描述民营网络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分析了经济基础、外部环境和...  相似文献   

11.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融合出版,是强调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整合流程、传播载体终端、学习进化形态等多位一体的数字化新型出版.从出版与人才的辩证关系来看,出版业只有在人才培养上提速增效,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出版领域得到充分落实.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来看,出版人才培养既要在"道"的思想层面坚持价值理性引领,守正创新,又要在"术"的实践层面遵循工具理性规律,以技术赋能.从执行主体来看,高校的编辑出版教育和业界的从业人员培训,都应把握"道"与"术"的辩证统一,全面提升编辑出版人才质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12.
周笑 《青年记者》2022,(3):73-76
现阶段美国网络平台舆论策略形成了以国际化社交平台、精准用户数据和算法为核心要素的模式化特点.本文通过对"剑桥分析事件"和以色列"敲屋顶"战术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针对美国网络平台舆论策略的战略突破路径,即面向个人数据资产保护的前瞻性立法和优先在东南亚地区建构全球性平台媒体.  相似文献   

13.
刘冰 《编辑学报》2022,(6):603-605
探讨医学期刊文章转载带来的相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讨论医学期刊文章在被其他期刊、报纸、图书、网络平台转载中出现的问题。期刊文章转载会对首发期刊在下载、被引方面带来不利影响。转载中存在未获得再次发表或网络传播权的情况。文章的首发期刊在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智力劳动,在数字化平台和传播渠道越来越能够全域覆盖的情况下,不建议同一文种同领域期刊间的转载。应加强网络平台使用文献资源的规范化治理,加强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维和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执行力就是生产力 对企业来说,执行力就是劳动能力和生产力。企业是生产物质产品的.检验企业效益的标准是经济指标,产品的质量、数量都是执行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物化形态。  相似文献   

15.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依赖好友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平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展演舞台,"好友"即观众在展演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依靠"标签"功能对"好友"进行关系定义和分类,更丰富了"我"在该网络平台的展演方式。通过对"朋友圈"主要使用者--青年群体的展演行为进行分析认为,面对不同的观众,其存在不同的展演行为,该过程存在"自我中心"向"他者中心"转化的展演逻辑。  相似文献   

16.
蔡虹 《新闻世界》2004,(10):76-76,82
片是一种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它是以原始图片为素材,经过编辑的选择、构思、结构,最后用特殊的物化手段呈现出来的新形式的编辑作品。因此它是以具有美学特征的原始图片为“原材料”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的电影不同,邪典电影不仅是被观看的影像,还是一种创造"看与被看"的革命行为的行动;其所引发的观影奇观、年度拜物教狂欢、小型政治暴动、"不健全人士"大游行……都显示了某种"电影原始主义",某种与生俱来的迷狂,某种社会学意义上"仪式"的阈限性。  相似文献   

18.
算法通过平台载体与信息环境的深度融合“下沉”为一种社会的运行范式,为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技术的可供性。从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背景出发,作为网络平台内容运行机制的算法,展示出其社会责任属性和责任构建的必要性。结合内容生产的过程性维度,算法责任在生成、应用和结果三个层面上形成自身的合法性。但是,目前算法责任的履行依然存在主观与客观、公共与私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和冲突,基于内容生态的算法治理方向,复杂治理范式和公共哲学的视角成为平台算法责任构建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卫池 《东南传播》2021,(7):109-112
在媒介化生存的当下,人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对技术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狂热依赖,形成了复杂的线上社会关系场域."SH名媛"事件是当下社会社交展演与群体伪饰现象的集中呈现.社交展演的泛化与人设营销、身份建构密切相关.媒介作为社会结构性权力建构关系秩序、人与人的关系逐渐物化、人与物的关系强化是话语空间集体粉饰的深层次原因.媒介仪式与符号消费使用户自我呈现逐渐走向异化,导致情感型数字劳动和人的主体性消解等问题.对这种"畸形表达"与"视觉欺骗"景观保持必要的警惕和反思,是规避被技术俘虏的风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其中以科技发展为主导的全球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革新,依托于网络平台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正在加速介入舆论场的传播生态体系,因此新时代构筑网络强国以及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促成新舆论场的形成。事实上,智能算法推荐技术下舆论场却逐渐威胁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客观新闻事实被损耗、人的主体意识被消磨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被侵袭等多重挑战不可避免。为此,重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应着力于摆正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状态从而形塑算法认知,并且构筑起坚固的舆论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