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家乡——古城如皋,既是教育之乡,又是花木盆景之乡,更是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说起长寿之乡,就不能不提到长寿食品,而提起长寿食品,我的脑海中往往最先闪现的一定是长寿食品的“形象大使”——玉米糁。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4,(21)
正在中国和世界上,还有很多长寿之乡,那里的老寿星的生活经验此前也有人总结归纳过。对比这些长寿经验,五花八门,极具地方特色,很少有共同点。如果非要找共同点的话,就是往往发现有的长寿老人有很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抽烟、少喝酒是公认的保健常识,但有的长寿老人却抽烟、酗酒。其实这些所谓长寿之乡的长寿经验,归纳的是当地的生活习惯,当地大多数人都是那么生活的,但是当地大多数人并没有因此长寿。特别长寿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生活习惯,更不是因为不良生  相似文献   

3.
巴马长寿链条源远流长,形成完整的系统。然而,巴马经济发展模式正严重威胁着长寿链条的延续:盲目工业化导致的空气、水体污染正在破坏长寿人群的生存环境;盲目劳务输出斩断了长寿人群与长寿环境的联系;贫穷成为威胁巴马长寿链条延续的重要根源。要使巴马长寿链条持续发展,一要国家从保护稀有文化的高度通过“有形的手”科学规划,帮助巴马人民走出贫困;二要地方政府走出以破坏长寿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误区,真正将发展模式转变到依靠长寿文化发展上来;三要设法提高巴马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促进长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长寿草之所以长寿,因为它可以科学调节生长。人类应该学习长寿草,学会科学调节自己,一个人的幸福长寿与能否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科学调节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尼日利亚北部的丘陵地带,遍地生长着一种长寿草。据说,这种草有的已经活了十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很久以来,人们致力于长寿草寿命的研究,想解开它的长寿之谜,但一直没有让人信服的答案。一位长年研究长寿草的专家发现了一个规律,所有的长寿草都是8片叶子,不多不少,于是,他产生了一个疑问,长寿草每年都在长高,它的叶子怎能没有变化呢?它觉得自己找  相似文献   

5.
巴马区域长寿现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桂西北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一个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种媒体共同关注的长寿人口密集地区。作者对照中国老年学会区域长寿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区域长寿标准”,经过初步考察,并通过对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认为巴马存在区域长寿现象。同时认为,这种区域长寿现象的形成,与遗传、生态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社会文化状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夏令营,一般人都认为那是青少年的事情,但德国萨顿堡的长寿夏令营却是个例外,入营者都是年过八旬的长寿老人。长寿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让老人们感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通行将80岁以上老人作为长寿老人。人到老年,追求长寿乃在情理之中。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发现与长寿有关的因素很多,其中,大约15~20%取决于遗传因素;20~30%取决于生存环境;40~50%取决于生活方式(衣食住行);10%取决于医疗条件。然而,对于婚姻与长寿的关系,人们还不甚了解。其实,婚姻也是长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龟类向来以长寿闻名。其实,动物界有比它们更长寿的存在,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
《老年教育》2011,(6):52-53
人类对营养的认识过程,就是人类健康不断增进的过程。如皋长寿老人的"淡、杂、鲜、野"四字诀,概括了长寿之乡饮食文化中隐含的长寿奥妙,作为一种源于大自然、  相似文献   

10.
巴马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借助文化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及研究方法,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解析了巴马长寿现象的文化生态,认为巴马长寿现象的存在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永福县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方法,发现永福长寿文化有着优良的自然和人文基因。自然地质环境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近乎原生态的良好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高品质的食物、空气和水,减少了病菌对人体的入侵。和谐的民族、邻里关系使得人们生活充满热情和友爱。党和政府的关怀提高了长寿老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强化了孝亲敬老的社会风气。长寿老人平和、友善的处世态度使得他们广受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相似文献   

12.
借力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探索河池长寿旅游纪念品的定位和开发,综合利用长寿旅游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老年教育》2014,(11):55-55
<正>长寿是人们永远关心的话题。美国某周刊近期刊登了有关长寿的新研究,指出更多影响寿命的因素。责任心强更长寿一项长达8年的研究显示,各种性格特征中,责任心最有助长寿。研究人员表示,做人谨慎细心、做事耐心有计划,有点强迫症倾向,都有助于长寿。这类人做事自觉,对待婚姻、工作、健康各方面,往往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太会因为飙车、不遵医嘱等原因而意外丧生。  相似文献   

14.
107岁寿星黄双凤说:“青山绿水育人寿。”百岁寿星马寅初说:“心理健康人长寿。”105岁的陈椿说:“我长寿的秘诀是可喜不大喜,可忧不大忧。”将军寿星张学良说:“宽宏大量益长寿。”105岁寿星向多本说:“甘于淡泊名利人长寿。”104岁寿星喻育之说:“广交良友,有益  相似文献   

15.
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共有28个亚类,90个基本类型,其中长寿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在长寿村屯、长寿食品和长寿博物馆。通过对巴马县的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得出,国内旅游者主要来自广东和广西,国际旅游者主要集中在港澳台、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在此基础上结合巴马县的特点,提出政府主导、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保护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完善长寿地区的人文设施、合理建设旅游设施、多元化营销、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以利于巴马县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然寿命有多长?龟历来是长寿的代表,人们常用“龟鹤遐寿”祝福他人健康长寿。那么,人能活多少岁呢?古今中外的一些典籍和文献资料中有不少关于人类长寿记录的记载。在我国,彭祖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传说彭祖生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龟家族是动物王国中的长寿家族,那么海龟则是龟家族当之无愧的长寿一族。作为龟家族的成员,海龟早在两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沿海地区的人们将海龟视为长寿的吉祥物,并有"万年龟"之说。  相似文献   

18.
长寿新思路     
袁越 《科技文萃》2005,(10):91-92
人人都想长寿,可人们愿意为此付出多少代价呢?答案是:很小.早有证据说垃圾食品会让人早死,抽烟会缩短人的寿命,可还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大多数长寿偏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有很多自相矛盾的长寿建议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弄得人们不知道听谁的好.人们是想长寿,但不是依靠顿顿吃蔬菜或者每天跑3 000米来实现.人们需要的是一种长寿药,吃下去立刻可以多活100年.可问题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的衰老机理有很多种,哪一种才是关键呢?搞不清机理,长寿药是无法研制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人类长寿的秘诀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生物学课题。说其古老,是指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在不断探索自身长寿的奥秘。无论是三黄五帝还是秦皇汉武,无不在千方百计地寻求不老之药。说其年轻,是指时至今日,人类对自身的长寿仍在不断地探索之中。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人的寿命有明显差别。同一国家和地区的男性与女性的寿命,也有明显的区别。一、世界五大长寿区的长寿秘决探索  相似文献   

20.
对长寿之道,现在有许多说法,有的说是基因,有的说是饮食,可能都有道理。但我认为有规律的生活,锻炼且持之以恒,保持乐观的心态,可能更是长寿的原因。许多长寿老人年轻时并不强健,有些甚至生过大病。而一些自诩为身体棒的人却可能被猝不及防的大病瞬间打倒,这就是所谓的"英年早逝"。那天去香山,下山时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