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似文献   

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似文献   

3.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似文献   

4.
[原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  相似文献   

5.
【原文】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似文献   

6.
课文中的鸟     
鸿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茫茫大漠,残阳如血。词人站在层岩叠嶂的山峦之巅,举目远眺。穹际飘过几道黑影,原来是南飞的鸿雁。大雁南  相似文献   

7.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在仁宗康定元年(1040)八月,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抗击西夏。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知耀州  相似文献   

8.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是一首以边塞风景入词的名篇。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对于词中“悠悠”一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  相似文献   

9.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是北宋前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主持防御西夏的战事。当时西夏王朝方兴未艾,兵力强盛,曾一再挫败宋军,延州城寨被焚掠殆尽。范仲淹  相似文献   

10.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宋仁宗时,西夏常侵扰西北边疆,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戍边四年,范仲淹亲身体验到戍边将士的艰辛和思家不能回的惆怅之情。  相似文献   

11.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宋仁宗时,西夏常侵扰西北边疆,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戍边四年,范仲淹亲身体验到戍边将士的艰辛和思家不能回的惆怅之情.  相似文献   

12.
课文中的鸟     
鸿雁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茫茫大漠,残阳如血。词人站在层岩叠嶂的山峦之巅,举目远跳。穹际飘过几道黑影,原来是南飞的鸿雁。大雁南飞,飞到旧时的故乡。而词人呢?却“燕然未勒归无计”。望着南飞的大雁,又怎能不拨动作者心中的愁弦?一方面怀着忠心报国的豪情来戍守边疆,可另一方面对遥远的故乡的思念之情,又久久地萦绕在心间。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上千年来脍炙人口,佳誉流布。其实,范仲淹的文学成就并不仅仅表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他写的词也同样成就卓著,在北宋文坛独放异彩。《渔家做·塞下秋来风景异》便是他现存少量词作中的一首代表作品。全词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自发征夫泪!1038年,早已睡在宋王朝卧榻之旁的西  相似文献   

14.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这则宝贵资料告诉我们,范仲淹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时,曾写过好几首反映“边镇之劳苦”的《渔家傲》。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下面以“秋思”为题的一首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似文献   

1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胡云翼先生在《宋词选》中分析这首词说:“公元一○四○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此后继续负责抵抗西夏达四年之久,在防御上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民歌中把他描绘成‘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英雄形象。这首词是他在西北军中作。词中表达出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燕然未勒归无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绪以及战士们生活的艰苦性。”  相似文献   

16.
《渔家傲》注:“〔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仔细推敲,觉得这条注释甚有不妥之处。首先,把“衡阳雁去”解释为“雁去衡阳”,其中的“去”字究竟应该作何理解?是当“离开”讲,还是当“去到(飞往)”讲?如果当“离开”讲,便成为“雁离开衡阳”,这显然与范仲淹原词的意思大相径庭。如果“去”当“去到(飞往)”讲,即“雁去到(飞往)衡阳”,意思倒是通。但这样解释,一来与“去”的古汉语词义不合,二来把“雁去到(飞往)衡阳”说成“衡阳雁去”,这  相似文献   

17.
衡阳城南,有回雁峰,形如回旋之雁。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只待来年春天返回北方。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诗人刘禹锡在衡阳写下一首《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全诗如下: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相似文献   

18.
杨润 《初中生》2015,(5):21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猩红的夕阳映照着西北边境,在坠落之前释放着最后的绚烂;南下的大雁高声啼叫,飞往舒适安逸的地方,对于此地,竟没有丝毫的留恋.朔风的尖啸,军马的嘶鸣,军号的凄厉,从四面八方响起,它们所汇聚的声音,悲凉凄恻,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只有重重叠叠的山峰泰然地耸立着.袅袅不断的青烟与火红的落日相连,它们是要追随夕阳一起落下,还是会升得更高呢?五年了,我依旧弄不懂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回雁峰是衡阳市一个风景名胜点。它的得名,《衡州府志》有过这样的记载”:或曰雁不过衡阳;或曰峰势如雁之回翔,故名。雁为候鸟,每年春暖北去,秋凉以后又南来。然结阵南飞,相传以衡阳为限,所以王勃《滕王阁序》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历代吟咏,亦多遵“雁不过衡阳”之说。  相似文献   

20.
日前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的“毛泽东遗物展”上,毛主席于一九五七年写给李讷等人谈如何读词的遗墨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他以范仲淹的两首词为例:一首(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说,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读婉约派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