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小慧 《教师》2013,(34):25-26
教育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就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打破了以往品德课的概念,学生德育的场所从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而是提出了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的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内容展示不多,但包含的课程资源却可无限挖掘。  相似文献   

2.
何谓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通过师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在较少的时间内,实现教师预设的和课堂生成的三维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获得新知,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在情感上获得认同,学生进步了、发展了。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德”)的教学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具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及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功能,因此,有品质的课堂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有品质的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教学目标:品质课堂的基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它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陈淑敏 《广西教育》2014,(17):124-12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品德与社会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为此,教师可以将时事资源引入课堂。时事指的是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它具有“鲜”“活”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时事资源,能够打造精彩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6.
姜勇 《教学随笔》2007,(3):16-18
品德教学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以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化活动,以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从而弹奏出动人的德育乐章。下面是笔者在教学《美化家园》(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一课时的课堂回顾,旨在与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继章 《中国德育》2007,2(1):78-79
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即兴点评,对课堂教学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品德与生活”课上的即时评价和其它学科相比,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品德与生活”课上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做人准则。“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标要求,笔者建议“品德与生活”课堂的即时评价要做到“五要”“五忌”。  相似文献   

8.
诺尔曼·丹森曾在其作品《情感论》中指出,“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情感是影响人格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儿童期是人的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那么,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中,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呢?心理学研究表明,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能够培养和发展一切道德情感赖以产生的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笔者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思想为指导,从以下六方面阐述如何减负提质的策略研究:(1)关注学生生活,课堂更富生活气息;(2)利用网络环境,使学生能寓教于乐;(3)内容主体多元,让品德评价活起来。借此,推进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教学的基本理念,它强调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加强行为训练,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强调在儿童已有的生活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儿童的知识、经验、情感和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格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实施以来,品德课堂“活”了起来,学生“动”了起来,但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仅靠课堂上40分钟的教学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是从儿童生活出发,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通过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情感态度教育蕴含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让儿童道德的学习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想可做,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实”与“活”的兼顾、“情”与“智”的兼容和“形”与“神”的兼备,在教学中追求这种兼收并蓄,才能取得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现行教材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这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都是以主题内容构建单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均在主题活动中落实。因此,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现行教材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这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都是以主题内容构建单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均在主题活动中落实。因此,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生活是德育的出发地,也是德育的回归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无法将学生的生活原原本本地搬入课堂,只能设计一些类似于学生生活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力图打破思品课堂中以单纯的灌输为主,远离儿童生活的"纯道德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类生活”的课堂场景,即从“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生活经验中走入课堂,唤醒真实的体验,教育价值就以生活经验的形式沉淀在儿童的思想意识里,这正是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5.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三课.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中的有关要求来看.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从生活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6.
在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中,融情活动化课堂是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发掘课堂教学潜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呈现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追求“融情活动化课堂”,努力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洋溢着生命活力,成为儿童道德感染的文化气场。  相似文献   

17.
“反馈”是控制论首创的概念,它指操作要素在操作中的状态,作为一种信号“返回传入”,使操纵台对操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反馈”这个概念现已被各种专业门类、各个学科使用,泛指“信息返回”。课堂上老师的“反馈”,是指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对来源于学生的信息,含态度、行为、言语、情感、创意和作品等等,采用言语、非言语形式以及从情感态度方面所作出的回应。本文试就反馈的价值、应对及其对《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的需求,从3个方面展开说明。一、反馈: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机智课堂上几十名活生生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  相似文献   

18.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儿童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认识的获取、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教师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发展其道德能力的一部鲜活生动的教科书。作为儿童成长的导师——品德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和自觉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综合课程标准。用好“社会生活”这部“教科书”,教育儿童做生活的主人。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儿童积淀生活经验,激励儿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生活认知基础。如何引导儿童积极快乐地生活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五个方面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中高年级是形成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课程实施直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品德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占人有“品德如玉”之说,如果把学生的品德比作一块天然的玉石,那么,笔者认为.教师在雕琢这块玉时应经历如下过程:  相似文献   

20.
庄丽敏 《教育》2014,(30):18-19
每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和完满人生之路,起步于早期的情绪与情感生活状态,即儿童情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形成。儿童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期。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体验、感悟又是情感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儿童充分感受、体验,有效激发儿童的内在情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