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表现出与现代广告截然不同的风格,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广告界广泛关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后现代广告一方面仍然延续着以往风格:一如既往地解构经典,淡化商业色彩,摒弃严密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新变化要求创作者更重视用"影像"而非"文字"来叙事,更善于激发消费者主动去传播和分享广告作品,而非利用强势媒体去推送。同时,也要注重继承后现代广告中的反思和批判精神,而非一味追求满足受众的娱乐快感。  相似文献   

2.
张雨忻 《今传媒》2011,19(2):67-68
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文化冲击正充斥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电影作为综合性最强的第七种艺术,自然受到后现代洪流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深度消解、平面化、娱乐化、游戏化等等美学特点都无一例外地渗入到了电影中。本文就后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影响下的后现代电影的美学表现做了介绍。对于后现代电影,本文总结了它的四个特点:后现代电影表现出影像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后现代电影表现出叙事的解构和碎片化,后现代电影表现出反文化、反理性的叙述内容,后现代电影表现为无深度的影像狂欢。  相似文献   

3.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首先要面对"类型电影"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电影类型和类型电影的混乱。电影类型是对某一时期所有电影的一种笼统分类,类型电影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电影成规与惯例集合的结果;二是商业电影与类型电影的模糊。类型电影仅是商业电影中的一种低预算类型;三是"中国式类型电影"的复杂形态。由于缺乏成熟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基础,又被赋予了政治功能,中国类型电影呈现出不同于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4.
师仪 《东南传播》2020,(4):63-65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要求,航拍技术横空出世。航拍自诞生以来就被电影人所重视,成为"电影造梦"的一大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在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下,"后现代主义电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银幕中,而航拍技术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结合,使得后现代主义电影焕发出更加生机勃勃的魅力。航拍作为一种新的且还在不断发展的拍摄技术,在电影的表情达意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胜男 《新闻世界》2010,(9):141-142
在青年观众中,无厘头之类的香港喜剧片有一个另类而传神的称谓——搞笑片。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周星驰电影。周星驰的大多数电影主要以搞笑为基本特点,极尽戏仿与颠覆之能事,其中不少情节、动作、语言都堪称恶搞的模板。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精英文化日渐衰微的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周星驰把恶搞变成了一种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黄浪 《新闻世界》2013,(10):301-303
最近几年,好莱坞连续推出了诸如(《血红帽》、《白雪公主与猎人》、《韩赛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等一系列改编自经典童话故事的影片,但在剧情与主题的处理上却具有颠覆性创作,原本那个无数观众耳熟能详的童话城堡已经逐渐变成一个陌生而冷酷的黑森林。本文从“黑童话电影”这个概念入手,探讨研究其出现的历史原因,以期通过对此类影片出现的原因及独特之处的分析,能更有效地掌握并了解此类电影。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影《复仇者联盟》1、2的大热,全球范围内又再次刮起超级英雄旋风。特吕弗曾说:“当一部影片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它便变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事件。”电影是美国输出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超级英雄类电影更是其代表类型,一直以来层出不穷,兴盛不衰。作为近年来盛产超级英雄电影的代表,文中试图运用后殖民主义批评、消费主义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美国漫威英雄电影进行解构,透过影片了解其输出的美国式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及其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恶搞:一种无根状态下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搞”是后现代的娱乐致死。这种娱乐至死不是因为有了文化工业,而是因为有了娱乐的消费需求,才有了满足这种需求的文化工业。从大的方面看,是消费主义的文化潮流在推波助澜,从小的方面看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心态在作怪。对权威、经典、传统、主流不再采取公然对抗和反叛的方式,而是采取揶揄和反讽的方式,以一笑置之来替换悲愤情绪,这是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气息浓厚的香港电影时代,王家卫是一个文化艺术的个性代表,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反时代潮流的各种手法被广泛应用,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基于此,针对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艺术文化策略做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使受众更深刻地领略王家卫电影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翟菁  谢霈 《新闻传播》2012,(7):45+47
后现代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应生产物,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对已有电影的表现内容、框架结构、叙事视角等方面进行着结构和疏离,而这些表征恰好契合了女性主义的某些需求。通过对后现代电影中娼妓这一独特女性群体的形象呈现,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在后现代影像中依旧没有跳出传统的牢笼,在男性话语体系下的"旧形象"依旧没有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政府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需求,城市营销也搭载上电影的新渠道.由于受众解读的能动性以及出于对商业利益的诉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影营销对城市形象的解构.本文从传播学和符号学的视角对传统营销渠道进行比较,就城市植入电影所产生的意义以及电影对城市新形象的传播与解构作用加以分析,进而探讨在新的城市传播营销区域中,应当如何合理利用电影媒体、拓展全新的城市形象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2.
电影改编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电影开始具有叙事功能起至今,文学与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历史。笔者试图从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合流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切入时下比较盛行的改编方法,试图为从文学到电影的改编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李琳琳 《今传媒》2014,(6):109-110
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诞生,促使影像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多样化,影像发展和社会文化总是存在着一种相互对应的情况。数字影像的出现对应的正是后现代社会文化。对于后现代社会来说,数字影像的特性对照的正是后现代意义消解,中心离散,主体隐退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王晨雨 《视听》2021,(4):100-102
李沧东二十多年来编导了六部电影,以世情故事为架构,营造了一种极为丰盈的电影空间,创制出人、家、社会等由小到大的造型元素,并在高度关注个体与现实社会的叙事动力下解构了叙事本身,将哲学思考延至电影之外.本文从电影空间建构和叙事解构两个视角出发,以李氏电影序列为文本,分析边缘人物、家庭亲情、宗教信仰、社会现实等要素.  相似文献   

15.
孙为 《新闻爱好者》2010,(9):177-178
媒介意识有助于反思电影叙事的一些核心观念,当代叙事艺术的范畴与涵盖在媒体领域的扩大与延展中不断地被革新,存在于不同媒体领域内的叙事模式随着媒体技术的融合渗透发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叙事艺术逐渐渗透进诸如超文本、电脑游戏等新媒体领域中,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潮之一,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指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反传统、反权威、强调个性与非理性的浪潮。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否定性、去中心化、破坏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碎片化、拼贴、复制、解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更新换代逐渐拓展着人们的视听感官世界,人们在享受着媒介所带来的狂欢和快感的同时,媒介所构建的景观社会让人们在“隐性凝视”的状态下自我分离,这种凝视不仅是外部投来的凝视,也是媒介发展建构的景观中个体对自身的“凝视规训”即以虚幻的景观为样板进行自我再塑造与再转换。从眼睛、摄像机到数字监控,“电影眼睛”在后现代媒介变化的推动下实现了形式上的变迁,并以时代特征的形式展现出来,媒介的更新加剧了凝视权力的深入,人们精神上痛苦不堪,呈现出“麻醉中痛苦狂欢”的图景,但依然有部分突破和抵抗。  相似文献   

18.
论徐克新派武侠电影中的空间与叙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东南传播》2011,(3):83-85
徐克拍摄的电影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是辨识度较高的还是他的新武侠电影。近几年徐克有转型的意愿,但是不管是《女人不坏》还是《深海寻人》,都无法与他的《笑傲江湖》系列,《倩女幽魂》系列,《新龙门客栈》等经典影片相提并论。这些新派武侠电影的空间与叙事的关系特点鲜明,非常具有个人特色,是探寻徐克为何成为徐克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笑傲系列,小倩系列和新龙门等经典影片,对徐克电影中的空间与叙事关系进行探讨,最后再分析一下他的新作《通天帝国》中的经典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杨状振 《兰台世界》2007,(2S):69-70
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全新讲述 1913年9月29日,上海新新舞台上演了郑正秋编剧,张石川 导演,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口的故事短片《难夫难妻》,片长共四本,约可放映一个小时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电影传播的几种特殊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后,公权力开始以一种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完全不同的观念与方式介入电影业,并施加强有力的影响与控制,电影传播也呈现出丰富多变的样态,其中有几种则体现着中国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生成条件与发展概貌.其中,露天电影是新中国电影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传播形态,更多时候扮演着民间基层议事场所的角色.内部电影也是中国独有的电影传播现象,是建国后公共权力渗透与控制大众传媒的一个反映."红头文件"电影则是公共权力利用组织传播来控制和影响大众传播的一种做法.对这些电影传播形态进行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