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龄 《青年记者》2002,(10):28-28
长期以来,外界包括新闻界对生活类报纸及其记者有一个偏见,就是这些报纸是不入流的“小报”,他们的记者都是“小报记者”,这类报纸关心的大部分是社会新闻和花边新闻,他们的记者做不了主流新闻,也很难做出在某一领域叫得响的有影响的新闻,更不用说在业界有话语权。跑同一个口的记者, “小报记者”比不过中央级媒体,更无法与党报记者平起平坐。事实上,就连这类报纸自身,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记者。  相似文献   

2.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有着特殊的作用。人们形象地把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报纸的门面”、“读者接受新闻信息的必经通途”。标题的好坏,直接体现了编辑的水平,影响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反映出报纸质量的高低。因此,努力提高标题制作的水平,是每个编辑人员应予重视的业务课题。对于地方小报来说,标题更显得非常重要。小报文章小、篇幅短,要使短短的几百字的新闻容纳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就不得不借重标题这方“宝地”做文章,根据小报的特定读者对象,制出通俗易懂、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标题来概括新闻内容,表达编辑思想,使我们的读者一看标题便觉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品之有味、触之有感、闻之有香,引导他们兴趣盎然地读完报纸,受到启发、教育。  相似文献   

5.
"小报"是宋朝后期民众对与封建官报有较大差异的民间报纸的习惯称谓."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小报"记载的也是非官方发布的消息,它是我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由于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过去一个时期,地方小报过分强调地方特色,而忽视了开放特色,再加上人们对地方特色的理解局限于发本地新闻和本地典型,发外地新闻与自己无关,不自觉地形成了封闭或半封闭的模式,适应不了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各层次读者的需要。因此,如何使地方小报有鲜明的开放特色,这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两个方面。地方小报要多登本地新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读者需要的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想通过报纸了解本地变化着的情况,而且还要通过报纸了解社会,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因此,报纸就应该尽可能为其提供服务。所谓开放型特色,首先是要加强横向联系,拓宽报道的领域和内容,注重内容的丰富性。《随州报》在办开放型的地方小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  相似文献   

7.
严肃媒体和小报对待假新闻的态度不一英国传媒业发达,全国有1200多家报纸和超过10000家杂志,广播电视地面频道和卫星频道加起来超过500个,由于竞争激烈,各家媒体在市场中处的位置不同,英国媒体对待假新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报纸为例,有10份日报和11份星期天报可被称为全国性报纸,发行量占到全部报纸发行的70%.全国性报纸又分成严肃大报( qualitypapers)和通俗小报(tabloid)两种,严肃大报以《泰晤士报》《卫报》为代表,通俗小报以《太阳报》为首.对于小报来说,假新闻也是新闻竞争的一种手段,小报的假新闻主要集中在娱乐和体育新闻方面,为追求新闻轰动效应,吸引读者眼球,小报经常爆出各种耸入听闻的消息.面对假新闻,大众也大多以娱乐态度来接受,由此甚至衍生出英国媒体愚人节假新闻的传统,每年4月1日英国媒体上的新闻有很多都是愚人的假新闻,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一些中央报纸在新闻照片的运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了一批省报,出现了大报上文字新闻和照片新闻两翼齐飞的新局面。地市报纸多是四开小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否迎头赶上,怎样提高新闻照片的地位,这是新闻改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一些中央报纸在新闻照片的运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了一批省报,出现了大报上文字新闻和照片新闻两翼齐飞的新局面.地市报纸多是四开小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否迎头赶上,怎样提高新闻照片的地位,这是新闻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世纪到来,军区军兵种报纸相继完成以改版为标志的重大改革,军队报纸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然而,小报长大之后,稿件扩容远不止一倍,但部队工作的流程不变.所产生新闻的素材还是那么多,通讯员队伍也不会随报纸改版而成倍壮大。因此,稿源匮乏特  相似文献   

11.
赵振贵 《新闻界》2003,(4):49-49,55
近些年来,一些报纸特别是一些专业报、行业报(即所谓的小报)上的新闻数量越来越少,绝大部分版面被专稿、特稿、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稿件所占领,顶多在一版上刊登一点新闻,而刊登出的新闻质量也差,要么要素不全,时效很差,要么长篇通讯、调查多,消息少,要么领导活动、会议消息、领导讲话、机关文件多。其原因是办报人或淡忘了报纸的新闻属性,把报纸单纯当成商品去经营,当成赚钱的工具去使用;或淡忘了报纸是为谁服务的,搞成了谁管我就为谁服务,谁给钱就为谁服务。小报为什么也要重视新闻?一、报纸的性质决定的。报纸也叫新闻纸。既然是新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太原日报对报纸进行了几次改革,使报纸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一张城市小报要办出特色,为读者喜闻乐见,非进行改革不可。报纸除要努力处理好突出党的中心与满足读者广泛兴趣外,面对当前新闻战线出现的竞争局面,也应象工交战线某些企业在竞争中扬长避短、勇争上游一样,善于发挥优势,从争得新闻时效上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们小报与中央、省报相比,既有短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与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历史所记述的,往往就是当时报纸上的新闻。报纸上的新闻,过了一段时期以后,又会衍变为被后人记述的历史。王安石就曾经把孔子撰写的编年史《春秋》比喻为“断烂朝报”。“朝报”在王安石所处的那一时代,是士人们对官办的邸报和民间小报的一种通用的别称。今人也有“报”即“史”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老年类报纸无论是面对其他纸类媒体还是网络,都算不上是强手,只能算是"小报"。在这种环境下,"小报"要想站稳,就要立足自己的实际,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大文章。而策划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从而做出品牌,赢得读者,争得市场份额。新闻策划往往赋予报纸宣传新的意义,也是扩大报纸影响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赵芬 《青年记者》2010,(2):74-75
新闻传播事业在任何时代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其新闻发展史也是备受关注的,特别是中国古代新闻发展史。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官方的邸报,一条是民间的小报。中国古代的官报以及小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同处于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控制,并为其政治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好新闻评选活动,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劳动成果是一次很好的检阅,我省送评稿件的报社,去年是47家,今年是62家,其中大部分是出版四开四版地方小报的报社。 1986年度我省报纸好新闻评选的结果,也反映了地方小型报纸的优势:评出109篇全省好新闻作品,70%是出自地方小报;我省向全国送评的15篇好新闻作品,有10篇是地方小报提供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事业在任何时代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其新闻发展史也是备受关注的,特别是中国古代新闻发展史.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官方的邸报,一条是民间的小报.  相似文献   

18.
从一张四开的地方小报到今天的“三报一网”集团化经营大格局,从三类报纸蜕变为省“双十佳”报纸,《驻马店日报》贯彻“新闻立报”的思想,定位准、品位高、实力强、模式新,以政治新闻的深、地方新闻的精、民生新闻的特在地市级党报中间勇立潮头,由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  相似文献   

20.
所谓人物新闻,即以消息的体裁报道人物的新闻,也可以说它是以写人的活动、事迹、思想为内容的消息。现在,从全国性日报到省市晚报,从综合性大报到专业性小报,刊登的人物新闻越来越多。有的报纸半年之内在一版发表一百多条人物新闻。有的报纸通过人物新闻一年中报道上千名人物。在这样众多的人物新闻中,不单报道了那些知名度高的新闻人物,如党政领导人、社会活动家、学者名流以及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突出贡献者,还有各行各业大量的平凡人物也宣传出来了。由于这些人物新闻具有篇幅短小、新闻性强、文字简洁和报道迅速等优点,许多报纸刊登人物新闻不仅数量多,而且对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