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青年报》报道: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2》近日在中国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5日,上映9天的《功夫熊猫2》票房已经突破5亿元大关。引起人们关注的,一方面是电影的热映,另一方面却是由电影引发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实际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提出以《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语言文化传播的意义,接着从语言功能的传播、语言符号的传播、语言性质的传播三方面分析在《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里,是如何体现英语文化传播的,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与英语文化传播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中英文双语杂志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读者理解英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和现象提供帮助,也能够为双语杂志编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功夫熊猫》以16项提名领跑"动漫奥斯卡",加上其巨额的票房收益,可以说是名利双收。派拉蒙与梦工厂成功地借用中国元素搭乘奥运中国热的契机,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中国功夫风"。其中西合璧的创意元素、价值观的珠联璧合以及内外兼修的营销"功夫"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应当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王强春 《声屏世界》2011,(10):33-34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梦工厂出品的数字电影《功夫熊猫》,2008年上映后受到全球观众热烈追捧。究其原因,是由于这部影片利用数字电影技术,将中国文化与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运用精美绝伦的数字技术将中国文化自然地表现在电影的人物、对白、动作、音乐和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6.
宋琳璟 《出版广角》2016,(16):73-75
一直以来,好莱坞动画电影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引人入胜的剧情,成功地打开了国际市场,并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本文选择《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电影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同时,本文针对我国电影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梁晶 《现代视听》2012,(1):52-54
异国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到创作者自身的经历、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涉及到异国形象自身的呈现方式和变化过程;还要受到广大的社会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在文化形象上的对比,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球观众的热捧,超高的票房和人气证明了这部动画的成功,在中国影评人的笔下更是好评不断.《功夫熊猫》运用了大量司空见惯的中国元素,这不禁引起我们深思:美国动画是如何将中国元素信手拈来并且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的,以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本文试图从角色造型、场景设定、哲理内涵等方面研究《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以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美国动画并对国内动画创作者予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李金华 《声屏世界》2021,(5):127-128
《功夫熊猫》这一系列动画电影是美国导演马克·奥斯本、约翰·斯蒂文森执导动作加喜剧有关于宣传弘扬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电影.文章结合全球化大背景,将中国与西方文化相融合,以《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在视觉形象消费层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廖全胜 《大观周刊》2013,(5):126-126
《功夫熊猫》故事讲述了好食懒做的熊猫阿宝,一直醉心中国功夫,一次误打误撞竟然被认定为传说中的武林高手“龙战士”,奉命去对付刚逃狱的魔头大豹。从该片也可以看出,美国电影人表面上是表达了中国的元素,但他们不是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他们的影片也不是只面向中国市场。影片实际上是对中国元素的改造,实质仍应是美国文化的对外扩张。  相似文献   

11.
《功夫熊猫》中的视觉传达准确地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富贵、高古、雅静、飘逸、清丽。故事以中国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道具均充满中国元素,表达出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境界。这给中国的媒介公司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走出国门,使用异域文化的元素增强电子媒介的视觉冲击力,占据世界传媒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原理,针对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从电影剧本、技术手法、影片风格、受众心理四个方面入手,对影片的成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中符号学在电影创作的具体运用,阐明了电影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本土化符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动画形象是典型符号的集合,塑造动画形象是制作动画片的关键,也是其灵魂。由于美日动画的制作方法、价值观念、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动画艺术形象相应地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动画艺术形象以真实生动、乐观张扬、娱乐至上的特质而赢得世界观众的喜爱,日本动画艺术形象则以简洁传神、含蓄内敛、引人深思的特质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功夫熊猫3》的上映大获成功,除了其精湛的制作外,中文版本中精彩的配音台词是其一大亮点,本文通过收罗配音中的流行语来看其妙笔生花处.  相似文献   

15.
张杰 《新闻世界》2011,(12):188-189
电影是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是艺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外国电影对中国元素的大量借用并反过来出售给中国,这让国人在惊奇赞叹之余,多少都有点别扭的感觉。好莱坞大片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究竟是一种文化入侵还是中国文化的回归?本文试从符号学角度,以《功夫熊猫2》为例,对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王慧 《新闻爱好者》2012,(19):15-17
误读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已成为跨文化传播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功夫熊猫2》虽然大量运用了中国元素符号,但实际上该影片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进行了有意识与无意识的误读,其本质仍是宣扬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影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误读现象,辩证地看待它。只有合理地运用误读,有效利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资源,才能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7.
与好莱坞梦工厂年度大作《功夫熊猫2》上映同时出现的,是一股抵制它的风潮,抵制的理由是:好莱坞披着中国文化的外衣赚中国人的钱,是美国人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据了解,2008年《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时,一举拿下两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功夫熊猫2》上映首日,票房便超过6000万元。这就出现问题了:为什么国人对于美国的“文化侵略”来者不拒,心甘情愿被“征服”呢?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刘立红  连水仙 《新闻世界》2008,(12):154-155
本文试图以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为现实文本,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其传播特色,本文以为,《功夫熊猫》作为跨丈化传播的现实文本,其传播特色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大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元素,暗合了中国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心理;二是秉承好莱坞一贯的喜剧风格,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义丈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陬人 《今传媒》2005,(3):46-47
在影院里将《功夫》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看下来,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不由生出这样一种疑问:与之前媒体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真实对比一下,《功夫》真值得我们欢呼喝彩吗,值得狂热的影迷们掏腰包来撑起它那数千万的票房吗?  相似文献   

20.
影视文学具有主流媒介所具有的视听兼备、娱乐大众等直观性特点,逐步发展成一种进行意识形态传递的中介,它所呈现的内容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民族风貌以及民族文化意蕴和形象。本文就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简要探究影视作品在国际传播时的策略与技巧,以及它作为两国文化沟通的符号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