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很少,播音和主持工作区分不明确,担负着多角色的播音主持工作。可是节目的形式和文稿的体裁不同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主持方式是有区别的,本文从三方面浅析如何快速地调整播音主持状态,切换到适合节目形式和稿件体裁的播音主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中央、省市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播音员与主持人相对固定,基本上不存在播音员与主持人角色转换问题,但是,在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里,由于播音人员相对较少,又要播音,又要主持,且多数人没有经过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播音与主持在风格上或者说业务定义上迥然不同,这样的话在县级台就出现了播音员与主持人之间有一个角色转换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主持人与播音员之间的角色转换呢?  相似文献   

3.
由于长期在地方台从事闽南语电台播音主持工作,在实践中沉淀感悟良多,尤其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地方方言的传播交流显得极为重要,因此,特对地方台闽南语的播音主持工作进行总结,与业内同仁交流。一、闽南语播音员应如何备稿作为方言播音员,首先在备稿中要注意语音规  相似文献   

4.
王媛 《今传媒》2011,(10):120-121
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这同一种形式下,播主效果却迥然不同,主要原因就是自信心强弱的差异。播音员主持人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就使播音主持拥有了成功的基石,掌握了播音主持工作规律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活动中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播音员主持人的自信心源于充分的备稿,源于浓郁的播音情感,源于清晰的对象感,源于较强的播音主持技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针对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了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最后针对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望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中央、省级台而言,地方台可谓是一个小平台。而对于活跃在“小平台”上的播音、主持人来说,在不断地施展才华,造就辉煌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纰漏和不足,克服这些瑕疵和不足,对于节目主持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展示“小平台”的整体形象,都有很大的帮助。地方台相当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非专业人员来到播音主持队伍的大有人在,队伍的综合素质并不高。更有个别人只是经过短期普通话培训便仓促地来到话筒前,致使他们对播音员、主持人缺乏正确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导致了各个方面的缺憾和不完美。…  相似文献   

7.
李梅 《新闻世界》2013,(7):105-106
【摘要】广播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类型之一,承担信息传播、健康娱乐、文化传承和社会教化的重要职能。在传媒行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多角色播音主持成为广播播音员发展的趋势。广播播音员如何适应多角色播音主持的需求,培养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多角色播音主持对广播播音员提出的要求,并探讨了如何培养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  相似文献   

8.
"播音主持"是一项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是播音员主持人通过语言表达,向听众重现事件的真实场景。播音员主持人能否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关系到播音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关系到听众对播音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如何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是播音主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华 《新闻窗》2009,(2):96-96
在县级广播电视台中,播音员、主持人往往身兼数职,集采访、编辑、制作、播音、主持于一身,同时由于主持人员少,有些播音员、主持人常常是同时上几个节目。所以,作为一名基层播音工作者,更要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传媒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电视播音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来快速适应行业的发展。其中,多角色播音主持要求播音员具有良好的主持能力。电视播音员如何满足多角色播音主持的要求及如何培养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怀着对民生的敬意,作为一个县级播音员,多次到农村基层进行采访,体验"基层"百姓的生活,感怀自己作为新时期播音员的神圣使命。记者"走基层"近一年来,觉得"走基层"让我在播音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总结起来有三大感悟,供业内人士参考。一、作为出镜主持人"走基层",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作为一名主持人,尤其是栏目的主持人,在"走基层"时一定把自己的个性风格与栏目的特点融合在一起,成为栏目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担任我们地方台《百姓关注》栏目的主持人,在"走基层"时,我紧紧把握自己的平民情结,倾听民声,保持自己与百姓平等的心态,亲切主持,把百姓心声代言传播出去,而不是在播音间里板式地播音,成功地转换了角色。  相似文献   

12.
播音主持工作是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特殊的新闻宣传工作。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桥梁。笔者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结合本人在多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深切体会,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南 《视听界》2002,(2):50-51
角色转换是播音主持界近年来谈论得比较多的话题。由于时代的要求,播音员在新闻播音岗位上有角色转变(政策传达者到信息传递者);由于节目类型转变,播音员也要有角色转换。在主持新闻谈话节目《地球村》之前,我一直从事新闻播音工作,  相似文献   

14.
苏晓飞 《新闻传播》2012,(9):201-202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中担任的是十分重要的媒介传播者角色,在播音主持的职业素养之中,扎实到位的有声语言表达是他们工作是否能起到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质量的问题让人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底线层次、职业层次和精品层次,定性分析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质量,为的是在更好地完成广播电视宣传效果的同时,起到纯洁祖国语言、推广普通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钟华 《新闻窗》2013,(4):100-101
播音员主持人面对播音主持工作,“心态”与“形态”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要做好播音主持工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心态”这个本质的修为上,以平常心、自信心、进取心积极面对播音主持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做好播音主持工作,为广大观众服务,做广大观众接受并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张春香 《视听界》2004,(5):49-49
长期以来,地方台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实行的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散管理,一种是集中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笔者积30多年的播音(主持)管理经验,在频道资源整合和节目栏目更迭频次加快的情况下,我以为分散管理“弊”大于“利”,而集中管理“利”大于“弊”。思考之一:集中管理有利于播音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散式管理”——即把播音员(主持人)分到部门或节目(栏目)组由部门或组进行管理,这样会造成播音(主持)资源的浪费,品牌(名牌)栏目缺少名播音、名主持的支撑,强势节目在播音、主持上的“优势”难以凸显。从播量看,由于节目(栏目)的时长,内容以及风格的不同,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量也必然会出现“多与少”、“繁与闲”的问题。而集中管理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而播音主持人的主要工作便是利用语言,因此语音又作为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被加以特殊强调。笔者就结合对播音主持人的语音要求,对如何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艺术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国庆 《传媒》2014,(9):36-37
正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很迅速也很深刻。作为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的播音员、主持人,该如何正确、清醒地认识有声语言传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传播者的文化自觉,承担应有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这既是播音主持研究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应身体力行的岗位职责。以往,我们一直在强调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性质。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重要且关键的组成部分,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性是不言而喻的。离开  相似文献   

19.
北京电台播音主持管理部原来归属总编室,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考核和评选工作。北京电台对播音员和主持人实行不同的管理和考核标准,播音员是播音员,主持人是主持人。有人说是不是播音员会念稿就行了,其实不是,真正的播音艺术家,每读一篇文章、一篇稿件,都是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水平才能满足广播电视发展的需求。播音员主持人在整个广播电视系统中主要负责大众传媒与受众的联系工作,增强其语言艺术水平,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且能够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主持质量。本文具体分析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