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传播是沟通决策者与执行者的桥梁和纽带。当前,我国政策传播过程中存在传播渠道失之单一、政策信息严重过滤、信息反馈缺乏通道、目标群体欠缺分析、受众素质急需提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传播效果。为了确保政策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优化政策传播环境、改善政策传播条件、建设政策传播网络、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提高传播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马祥 《报刊之友》2010,(12):165-166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健康传播领域,我国健康传播尚处在起步阶段,如何运用健康传播来传播"真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借由"养生专家"张悟本造假事件,分析了时下健康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并试图引起更多研究者对健康传播的重视,以实现"健康传播"能够传播健康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新闻传播史中,人类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时代。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人类传播理念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小众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等不同阶段,并表现出“回归式”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5.
人类传播3.0:范式理论视角下的聚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众传播是指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基于自媒介体系建立的,融合多种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以建立社会文化认同为目的的一种群体传播形态.由于其融合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多种模式,因此成为媒介社区中的主要信息传播形态.如果说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1.0的话,那么大众传播和聚众传播则依次是人类传播2.0、人类传播3.0.聚众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不仅将营造更加辉煌的媒介景观,而且将广泛地影响日常生活、传播机制和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6.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它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  相似文献   

7.
横向传播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平行交流,因特网的诞生赋予了横向传播新的意义。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目前的传播结构,给新的传播方式注入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传播观念,促进了传播的深层发展。  相似文献   

8.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吴文汐 《传媒》2016,(5):91-93
社会化媒体的平等性,交互性和功能多元化为科学传播创造了新的空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科学传播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的科学传播在传播模式、传播理念、传播主体及传播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突破,反映了科学传播的新趋势、新方向,值得广大科学传播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孙琳 《报刊之友》2010,(12):173-174
本文从网络传播时代社会传播活动模式发生的转变出发,描述了金字塔形传播框架,并基于此框架从新闻传播学科设置等方面论述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的滞后性,并就如何在新的社会传播实践背景中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威廉斯早期的传播思想,分析了威廉斯传播理论的特色及其与其他传播理论的异同之处,从而揭示了威廉斯传播理论的独特性和前瞻性。通过对威廉斯所提出的传播主体的角色、传播客体的层次以及传播过程的类型进行分析,本文论证了威廉斯早期传播理论的重要价值及其对传播研究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反腐败传播”一般包含传播再现、传播动员和传播监控三个类型.本文以新闻报道/影视剧、电视问政和网络反腐为例,分别解释了上述三类传播类型在中国反腐败传播中的具体实践,并就其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反腐败传播的历史性和在地性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3.
余人 《出版广角》2012,(8):61-63
从传播学"五要素"来看,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主体是政府、组织、个人;传播内容是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信息;传播的渠道是,不同主体选择或大众媒体或专业媒体;传播的对象是真正喜欢和阅读中国儿童文学的目标人群;传播的效果是兼顾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中国儿童文学传播与推广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播意识与传播技巧欠缺,导致传播效果不理想。只有提高了原创力与传播力,中国儿童文学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也在不断提升。但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等蓬勃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在对外传播领域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着重分析我国对外传播中传播效果的致效因素和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选择要素,以期对我国对外传播领域中的实践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台“走在前、开新局”大型融媒立体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为例,探讨其通过下沉传播、共情传播、沉浸传播、圈层传播、矩阵传播等“五大传播”模式助力山东“正能量出圈”的实践,并对主流媒体如何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大众媒介传播到社交媒体传播,传播系统的控制始终以媒介为中心,将媒介视为控制的主导力量或中介力量,对传播主体实施绝对可控的控制措施,从而忽略了主体对媒体或系统的反向控制作用。智能技术的进步引发了全新的智能传播现象,特别是机器主体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不仅使传播主体的反控制地位日益崛起,更带来了诸如未知主体传播、传播无节制扩张以及传播系统螺旋式进化等全新问题。文章认为,智能传播时代的控制策略应该从发展的人类主体性与人类需求出发,在平衡其与可能存在的他者传播主体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分级控制与动态控制的不同视角,发挥智能传播系统的巨大价值,同时也规避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传播的最终归宿是传播效果的实现。科技传播承载着知识传播和化传通的双重使命,其终极目的是实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科学化的继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技传播效果往往难以实现。本拟针对影响科技传播的诸种障碍因素作出分析,以期解决科技传播实践中所遭遇的种种尴尬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是传播机构。从传播理论入手,分别从自我传播、馆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个方面对图书馆的传播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国际信息传播还是国内信息传播,传播主体无一不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面对传播客体,增强传播效果的途径很多,其中,传播客体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处于何种情绪状态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从传播客体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环境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传播内容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以及传播主体形象与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在理论上为信息传播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娇娇 《今传媒》2012,(9):101-1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信息空前传播。微博在融合传统媒体传播特点的同时,也正以独特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引发信息传播的变革。本文试图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从传播效果理论角度对微博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并试图对微博传播的负面效果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微博的传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