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隐于乡野,大隐于朝市。79岁的范老从人民日报总编辑岗位上退休后没有告老还乡,没有闲着,反倒更忙了,他以古稀之躯受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同时又兼任着社会团体数不清的名誉会长顾问等头衔。能在这里见缝插针地采访他,对面品茗,听他谈新闻谈人生,实在是三生有幸耳。  相似文献   

2.
那一天深夜12点多,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电话告我范总去世的消息。那夜,我想了很多。是的,他活着的时候,我们想得不多。他走了,我们却想了很多。范总走了,我失去了一位心中崇敬的老领导,失去了一位让我获益颇多的良师益友;范总走了,是一个当代文坛才子、新闻大家的别离;范总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当代  相似文献   

3.
郝帅 《新闻爱好者》2011,(1):119-120
他就是新闻界"大师"——范敬宜了。我疾步迎上前去,自报家门:"我是从河北大学来的,专门在此等候您。"范老就腾出那只拎着一个印有清华大学标志的蓝色手提袋的右手,热情地与我行常规之礼。他问我:"你的手怎么这么冷?"我说有点紧张。他说:"不要紧张,我不是官,我是个小老头。"  相似文献   

4.
董岩 《新闻窗》2007,(5):23-24
日前,清华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这则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此,笔者专访了研究中心主任、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闻界老前辈范敬宜于2010年11月13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79  相似文献   

6.
在时下的新闻界,大家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累!当记者的整天出门跑得累,当编辑的整天在办公室里弯腰弯得累,当主持人的整天面对镜头对得累,当名主持人还要经常接受邀请到处奔忙更累,当总编辑、台长的累就更不用提了。前不久有一项调查结果令新闻工作者们人心惶惶,说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平均寿命才四十多岁,这真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喜庆的日子,也是伤感的日子——在喜迎清华百年华诞的时刻,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为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已故院长范敬宜教授的胸像举行揭幕仪式。首先,应该感谢新闻九班的同学,他们集体策划,为驾鹤仙逝的老院长立了这么一座铜像,让我们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讲述范敬宜的新闻生涯,在叙述其新闻故事的同时探讨范敬宜新闻思想是如何形塑与演变的,按时间序列回溯范敬宜新闻之路的各个阶段,厘清每个阶段范敬宜新闻思想的状况和变化,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范敬宜的新闻思想。文章最后呼吁重视对范敬宜新闻思想的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一种人,他的人生是为了某种事业而设定,范敬宜先生也许就是其中的一个。2002年,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应聘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并非名誉的院长、讲授并非选修的基础课程,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圈里的新闻”。其实正如一篇报道中所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对先生来说并不意外,他只是换种方式来继续他与新闻的不解之缘。如果从进入圣约翰大学的1949年算起,他和新闻结缘已经54个年头了。50多年来,无论身处何地、境遇如何,他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也从未改变过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如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来概括先生的事业,也许可以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31日,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近百人参加论坛,包括内地48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负责人、12位港澳台地区新闻传播学院系负责人,以及17位外国新闻传播学院系负责人。国外的院系分别来自美国密苏里大  相似文献   

11.
12.
从新闻价值角度,新闻有多样化的选择。但对于当今新闻工作者来说,从时代性出发,选择并采写新闻,是必须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有一句新闻界的格言,今天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记者是站在时代航船最前端的瞭望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28日,针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李强的农村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温家宝总理复信范敬宜院长: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新闻界,也叫做"新闻鼻"。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包罗万象的现实生活中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西方新闻史上有一个经典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范敬宜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报人、学者,从事新闻工作半个多世纪之久,在实践中采写了大量新闻作品,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新闻思想。其新闻思想之丰富、实践之广泛、论述之深刻、影响之深远,几乎无人能出其右。1990年~2009年近20年来,许多学者和业界人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春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成立,院长范敬宜就代表学院提出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在业界学界别开生面,先声夺人。如今,这句话已成清华新闻传播的标志,获得各方嘉许,对学院跨越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范敬宜先生病逝后,笔者曾作小文《难忘的一面之缘》以略寄哀思.其中提及2010年春天见面时,范老对《大公报》和张季鸾的几点印象.当时并未特别在意.最近又陆续接触了一些有关范老特别是其早期经历的资料,才发现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和评价,其实也并非偶然.因为他和《大公报》之间,原来还有些颇为有趣的故事与渊源.  相似文献   

18.
范敬宜先生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新闻教育家。从2002年至今,他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近8年之久。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树立了"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教育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有关范敬宜办报方略与新闻作品的评述已经有很多,本文仅就范敬宜新闻教育思想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前辈穆青说过,没有资料,没有历史背景,新闻就很难写深入,很难有真知灼见。这话看似浅显,实则意蕴深刻。它揭示出了新闻与历史相通、新闻背景需要历史资料的道理。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遗憾的是,当前的新闻实践中,一些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编辑记者,往往容易忽略历史。  相似文献   

20.
《当代传播》2007,(1):115-115
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1月18日在清华大学挂牌。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中心成立仪式并为中心揭牌。李卫红在成立仪式上说,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与新闻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