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析《老大的幸福》的幸福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通过傅老大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向所有和傅老大一样遭遇过生活的磨难却始终乐观向上的普通人致敬,细腻、全面地剖析了普通城市市民的精神世界.关注并认同了一个普通百姓的幸福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中低收入人群幸福指数成为中国的理想的今天.我们需要这种质朴而大气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2.
喜剧演员范伟解释幸福时说——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比我幸福.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比我幸福,上茅房就剩一个坑让别人蹲了比我幸福。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十二五”将致力于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整合资源体系重要工作之一的档案工作必须为此贡献一份力.由此,“幸福档案”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而高校应该积极实现档案工作向“幸福档案”建设转变,为“幸福广东”建设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4.
赵晓 《大观周刊》2013,(6):314-314
幸福这个话题犹如爱情一样,人们对它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它和爱情成为一个愈久弥新的话题。2012年甚是流行,在去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幸福”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幸福在今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电视荧屏上也涌现出了一批以表现幸福为主题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针对当下消费社会的现状,讲述了一个拯救幸福的故事,诠释了幸福的现实意义。《幸福来敲门》用充满怀旧的色彩讲述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中年婚恋故事,诠释了幸福的意义。这两部剧其实质都是对迷失在物欲中的现代人进行的一次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6.
幸福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一个关注不幸福的社会要比一个对幸福沾沾自喜的社会更成熟也更理智。这就像成熟、睿智的预言,它关注未来的灾祸一定甚于幸事。思考不幸福多于幸福,那才有可能将未来的幸福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对图书馆在幸福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对策进行了研究.图书馆通过收集、组织、保存、传递文献信息来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幸福.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学校,通过开展社会教育,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图书馆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图书馆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开放的信息中心,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图书馆要积极开展幸福教育,在服务中向弱势群体倾斜,加强面向经济发展的文献信息服务,开展网络问政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给力幸福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读书=幸福     
爱上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它往往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以及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0.
幸福三诀     
煜民 《陕西档案》2012,(3):54-55
人世间有幸福的秘诀?有,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的夫人张允和,就发明了这样三条秘诀。她说:“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相似文献   

11.
穗言 《档案学研究》2011,25(3):48-53
幸福档案是幸福社会建设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分布广、数量大、信息动态变化和利用需求大等特点.幸福档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直接体现,具有传承拼搏精神,弘扬奉献精神,保障社会公平,提升城市文明的重要作用.幸福档案体系是“三个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其建设需突破传统思维和工作方式的束缚,开创全新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筠 《大观周刊》2012,(3):36-36
虽然斯多亚学派在逻辑学和自然科学上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哲学的核心是伦理学。斯多亚学派认为幸福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幸福就在于美德。本文首先阐述了斯多亚学派幸福论、美德论的基本观点,随后对美德的内容和获得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馆员职业幸福指数是衡量馆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青年馆员是推动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关注他们的幸福指数、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以及基于组织的职业满意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幸福管理,提升青年馆员的职业成就感、职业自豪感、职业安全感和职业自信心,在提高青年馆员主观幸福感的同时,实现图书馆的高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指数有多大?一直以来,人们对幸福的诠释可谓千人千语,各持其言。尤其是女性朋友,对幸福的期冀更是一种弥足的奢望。其实,获得幸福并享有幸福对当下都市女性而言,亦难非难。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同,对幸福的追求永无止境。要使自己获得幸福,就把目标定得低一点。我认为,所谓成长,就是和过去话别。幸福一直是在路上。在追求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刘晨辉 《视听》2016,(1):109-110
在众多职业群体中,记者与其它职业群体一样,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记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个体记者的幸福不可能与他的本职工作分离。本文认为记者的幸福是一种职业幸福,是通过为受众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承担起监测社会、守望社会的职能,最终得到受众的认同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类社会探寻的永恒主题,馆员幸福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员要成功地发展职业生涯,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融入幸福规划这一新鲜元素。图书馆员幸福规划以馆员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使馆员产生幸福体验,开展馆员幸福规划要分析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按照科学的理念、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民幸福特别是幸福指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借助有关资料,探讨我国图书馆员当前职业生存状态,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指数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即社会层面上应增强馆员的职业威望,提高馆员的社会地位;组织层面上图书馆应把握机遇,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个体层面上馆员应调整个人心态,促进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9.
郑玉霞  孙文 《今传媒》2016,(7):141-143
在现代性背景下,个体心灵秩序的发展受到了时代的冲击,但其仍然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性存在心存向往.优良的心灵秩序作为现代个体幸福性生存的内在向度而存在,主要体现在德性、文化与信仰等方面.现代个体能够通过制度规约、信仰引领和文化自觉等方面的多维度结合,纯化心灵秩序,寻求幸福性生存.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不是那场意外发生的车祸,2006年的七夕,小雪已然是民宇幸福快乐的新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