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由工作激情联想出去,我想到了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的一句话:"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激情有利于记者工作面貌的常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 从事记者工作7年来,每每遇到不顺,或是感觉疲累、委屈时,我时常会用朱熹的这句话暗暗提醒自己。所谓激情,就是强烈激动的情感。做记者,需不需要激情?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新闻界泰斗穆青,素有"激情社长"之称。在半个多世纪的记者生涯中,他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中国大地发生的变化,用充满激情的笔抒写了这片土地养育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3.
王乐群 《青年记者》2002,(11):29-29
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 “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要想做好新闻工作,不仅仅记者需要激情,编辑同样不可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4.
"殊"与"常":常规题材更需投入激情 激情是推动记者前行的强大动力。有了激情,才会有乐观、自信、激昂、好奇等记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特殊题材时,更容易调动起肌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全力以赴奔赴第一线。"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你离现场不够近"。在几乎每年都会遭遇到的台风面前,温州日报的记者始终用这样一种理念驱动着自己。在抗击台风的日日夜夜,我们的记者就是这样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的激情透过文字、透过图片不断感染着读者,也为每年七八月份台风季时刚刚加入报社队伍的新记者们,上了职业生涯"第一课"。  相似文献   

5.
梅兆卿 《新闻世界》2010,(7):113-114
对传播者来讲,出镜记者是新闻"眼";对受众来讲,出镜记者是"我在现场"的一只眼。出镜记者要能够对自身情感作适度的把握,要有新闻现场驾御能力和判断力,要能处理好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要有自信、激情,同时保持冷静。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万阜乡来了个记者,名叫"农村工作指导员"。那时候,连有点文化的村里人也不晓得,什么是记者,还以为采访就是"宣传计划生育"——"现在知道记者什么都好。我们都说有什么困难可以找记者帮忙。"  相似文献   

7.
陈伟 《新闻世界》2010,(4):42-42
专业体育媒体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媒体或记者的"主队情结"往往会影响报道的真实性,将记者的主队情结变成创作激情,用真实情感反映客观事实才是搞好体育报道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志豪 《新闻传播》2010,(6):108-108
很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工作时间久了,在新闻职场激情不断消退甚至厌倦,进而选择逃避,在新闻写作中,也就没有了激情,缺乏记者应有的思维力。然而,新闻职业是一个需要恒久激情和创造的职业,没有激情,就缺少发现和探索的原动力,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笔者认为,要想保持新闻职业的激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内外兼修,要不断提高新闻写作的思维能力,才能常写常新。才能永葆新闻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9.
"依照中宣部等5部委"走转改"号召,本刊推出"记者走转改专稿"。本刊记者将与通讯员一起,对全省档案事业发展与档案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市州县进行综合报道,达到"在基层档案部门,在档案工作现场,说新话、说实活、说档案人心里话"的宣传效果。本期刊发的"郧西县委书记胡俟关心档案工作二三事"是开栏首篇。  相似文献   

10.
军报记者部搞"记者人格大家谈"主题业务交流,我思来想去,不想把这篇文字写成格式化的论文,也不想一本正经地说教。我想结合自己20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谈些记者生涯的朝夕拾零,与同行们共勉。1、记者的热爱记者是什么?有人说,记者是份体面的工作,是种权利,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等等。事实上,记者在最危险的职业中排名靠前,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记者因公殉职。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11.
杨敏 《记者摇篮》2008,(3):33-34
有些记者工作多年后,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觉得司空见惯,缺乏新闻敏感性,缺少采访写作的激情,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作记者的职业疲劳。那么如何来医治这一病症呢?练就一双"勤快腿"炼就一双"勤快腿",是记者适应工作的必然要求。记者从事的工作是一种动态性的工作。每天要通  相似文献   

12.
激情:记者工作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情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记者的激情来源于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来源于记者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热爱,来源于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真实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不论中外,理想与激情永远是传媒业及其从业人员的重要素质,很多优秀作品也正是理想与激情的产物。很难想象,一个由没有理想与激情的记者构成的群体能把一份媒体办好。72岁高龄的媒体大王默多克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仍然没有退休的意思,其老当益壮的激情让我们钦佩。在中国,近年来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正是与一大群优秀的充满理想与激情的记者编辑们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工作始于兴趣,价值源于责任。也正是由于"责任、兴趣"激发了凤凰卫视主持人邱震海的工作动力和工作激情。作为一名主持人,也恰恰是责任塑造了他作为一个媒体人的价值。数十年来的主持经历造就了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和人格魅力,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主持人的内在精神境界。他思想有深度,知识有广度,深刻、犀利的现场评论,总能给观众一些感思和回味。有人说他是一名主持人,也有人认为他是一名学者,而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兼具二者优点的学者型主持人,对于他的评价,他的回应则是:"我的主持风格大家可以探讨,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凤凰卫视独具风格的时政节目主持人,观众对邱震海的认可在于其思想内涵可以艺术地传递给观众,每一次的主持都是走进观众心灵的沟通,以此获得观众情感的认同。前不久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邱震海先生,请他为读者讲述他学者型的主持人生,同时希望他的思想和经验给读者更多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都 《军事记者》2011,(3):25-26
2008年,她以"5·12"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中的敏锐、果敢、专业、忘我,折服了电视观众,为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被网民评为"震区最美的战地记者",李长春同志称赞她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2009年,她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中的超大强度工作(庆典现场报道、演播室主持人、部长访谈录主持人、国庆游行准备工作的采访),表现出出色的驾控能力和战斗精神……这只是她13年新闻生涯中的两个节点。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张泉灵,当新闻发生时,她人如其名,似灵动的泉水,充满着激情和活力,义无返顾、永不停歇……  相似文献   

16.
记者:您曾经说过“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您能解释一下吗?李希光:教授新闻学和教授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做一个好的媒介从业人员,他应该具有的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我认为没有一个职业比记者更伟大,他是站在一个道德的最高地,记者没有自己的私利,他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的,代表老百姓和公众,因此要投入100%的激情。因此培养记者的老师首先也要有100%的激情的投入,这样他才能感染学生,给他们以激情。老师对自己的事业,记者对自己的工作都要投入激情。记者:你对当前中国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最想…  相似文献   

17.
和县是安徽省"模改"的重镇,2006年5月,就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从此启程。"档案工作有为就有位",不仅和县档案馆馆长王竹梅这样对记者讲,其他工作人员也有同感。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档案馆门前的公交站牌。档案局门前的这条马路,有大大小小十余个单位,平时人来车往,十分热闹,  相似文献   

18.
单珊 《军事记者》2011,(5):44-45
对陈国望印象最深的是他诙谐的笑容,虽然他的经历听起来并不让人感到轻松。他曾经3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采访;他曾经从一个趣闻中发现有巨大价值的新闻线索;他也曾经在西藏昌都历险,差点被水冲走。然而他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追求使他笑对并感念这些艰辛与困苦。他诙谐的笑容让我们懂得了新闻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永葆激情,要勇于担当。他以范长江的名言"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座右铭,他欣赏第一届长江奖获得者艾丰说的"记者不能做新闻的挑剔者和旁观者",他以记者的责任与担当守望公平与正义,反映百姓呼声,把新闻变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武器。  相似文献   

19.
"两会是秘书出成果的时候,出彩的时候。"采访中,一位已经"媳妇熬成婆"的机关老秘书见面第一句话就让记者一愣。停了停,他笑着道,政府工作报告无一例外是起草班子,也即秘书执笔,好坏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嘛。  相似文献   

20.
周年丰 《新闻前哨》2013,(7):110-110
最近,湖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带我们到一所大学去与新闻专业的师生交流"我是建设者"的看法。一位教授十分善意地问我:"记者是新闻工作的主体,他们应有报道的自由,您怎么看?"我答:"是主体无疑,有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有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漫长过程"。目前,在"必然王国阶段",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在有中国特色新闻制度的规范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书写,尽显记者的出彩人生、“学校一位党委副书记说我的观点有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