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区域经济为视角,构建五大经济区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在校人数对区域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负。新疆东疆经济区和南疆西南经济区中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弱于天山北坡经济区、北疆西北经济区、南疆东北经济区。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提升地方政府教育固定资产投入能力,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对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集中发力,将中等职业教育转化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
段平忠 《教育与经济》2023,(2):20-29+40
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尚无定论,本文以分层次的人力资本对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弱效应,且溢出效应有正有负,其中,基础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对相邻区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高等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为正,其中,高等学历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这是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两者间存在的动态均衡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学前教育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1997—2016年学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澄清了社会上认为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没有作用或作用不显著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区学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全国总体贡献率为33. 10%;(2)我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均比固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小;(3)上海、青海与贵州出现了两个极端的情况;(4)我国学前教育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平均贡献率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显示:河北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对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影响不十分显著,但它是在校生数的Granger原因.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短期的和长期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别对广东省1985—2007年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固定投资、进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及定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和单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有限,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却是经济增长Granger成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以对广东省有效数据分析为依据,探讨其现有发展模式的缺陷,对加快粤港澳三地的金融合作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6—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方法测度了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创新绩效之间,以及控制变量开放水平、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利用双重门槛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促进效应存在边际递减的情况;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均能正向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开放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抑制作用,但利用单一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低开放水平有正向作用,高开放水平与之未呈现线性关系。建议长三角地区分省份区别利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加大城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逐步探索最佳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8.
此文选取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对广东专利申请量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产出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协整系数为0.2-817;二者在10%水平上具有Granger双向因果关系,但在5%的水平时,经济增长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弱,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强,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的研发投入还不足,广东快速增长的经济没有带来专利产出数量的增长。我国还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经费的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副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现状的分析表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此,要通过实施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和加强国际教育合作等措施,不断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宁波市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用了宁波市1996-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宁波市财政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当财政教育投入增加1%时,长期国民经济将可增长0.219938%。最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证实教育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间互为因果关系,并为宁波市的高效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投入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基于具有代表性的18国数据,建立当期和含滞后项的面板分位数模型可以有效地刻画公共教育投入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中的延迟效应。研究发现,中等和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延迟效应,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滞后二期的高等教育经费占政府教育支出比重和滞后三期的中等教育经费占政府教育支出比重对人均GDP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当期初等教育经费占政府教育支出比重对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当期高等教育经费占政府教育支出比重则对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理论角度理清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构建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模型.然后以VAR模型为基础,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人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长期均衡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人力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每增加1%,会分别引起经济增长(GDP)增加0.251%和1.175%。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费投入是人力投入的原因。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更是源动力。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选取泛长三角地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中物质资本投入、区域科技创新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积累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反向影响;由截距维系数可知泛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投入、教育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教育投入和教育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影响,而教育溢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影响。因此,一方面我国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应慎重考虑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外贸易己经成为支持北京市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当前贸易不平衡加剧情况下,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变动关系到北京未来经济增长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基于北京市1986—2006年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研究北京市进出口总额、初级产品进出口总额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以及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贸易与北京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二者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在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出口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初级产品出口。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是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北京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出口驱动型特征。因此,北京在未来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应该协调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间的平衡发展,加快对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关税改革,实现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加速北京经济增长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育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滞后一期、二期、三期的人均GDP对其自身均有显著影响也说明了经济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惯性。教育投入主要受到其自身的影响,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有显著影响,即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正反馈效应。经济增长对资本投入和居民消费也具有正反馈效应,教育投入亦对资本投入和居民消费具有溢出效应,经济和教育均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资本投入的增长。居民消费自身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惯性,而且居民消费通过"家庭-企业"间的资本流动对资本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投入亦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分析远程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多是案例研究。本研究基于1997—2016年的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远程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缺乏。实证结果显示:①整体而言,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②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在中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小。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需要加大远程高等教育投入,尤其需要继续加大对中部远程教育的投入,并且注重提高西部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区域的分布均衡。  相似文献   

19.
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政府补助对区域知识创新绩效至关重要。文章选取我国2009—2020年31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区域创新绩效分为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和经济创新绩效,进而研究政府补助对区域经济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究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在政府补助影响区域经济创新绩效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对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和经济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在政府补助与区域经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财政性投入是全社会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对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经济增长与财政性各级教育投入结构因素之间的卢卡斯教育资源外溢效应模型,研究表明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高中以上教育层面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明显,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显著。因此,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和谐发展,就要优化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增设中等职业教育为义务教育范畴,提高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