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园小梅》为宋代诗人林逋所作。林逋,字君复,为当时诗坛上的名诗人。《宋史·隐逸传》说他“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可见,他一生过的都是隐逸生活。这种恬淡好古的性行、隐逸幽雅的生活,也就必须反映在他的诗作中。《山园小梅》诗就是他的生活,意趣的形象的反映。 《山园小梅》诗采用象征的手法,将自己的主观情志熔铸于具体的物象,表面上是歌咏山园之中的小梅,而实则无处不在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  相似文献   

2.
【热点背景】高考试题中的语言运用题,历来被命题者视为一块难得的“试验田”,每年都有几道富有新意、令人激赏的好题在此亮相,并赢得人们的一致喝彩。此类题以其试题类型创新化、语用材料生活化、解题能力综合化等特点对考生提出了高要求,其限制性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又对考生的语用能力是一种新挑战。备考语用题,除重视语段压缩、语句扩展、句式变换、句子仿写等传统题型外,还要关注可能出现的新题型。综合有关信息,笔者设计如下几种题型,以期通过训练,对同学们在备考思路上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梅 《语文天地》2010,(10):77-80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历来是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着“迈小步,不停步,稳步前进”的命题思路。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如下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常常有人说上课"表演"是做秀,笔者对此不以为然。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演,不善于表演的人,就不能做老师。"笔者认为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把每一堂课都"导演""表演"得真实精彩、形神兼备,那么,这肯定是一位备受学生欢迎的成功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教师精心策划的"导"、绘声绘色的"演"是一种对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审美享受,它昭示着时代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5.
2013年高考已过,今年的语文试题,对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的考查不但加大了力度,而且花样翻新,各种新题型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总体来说。绝大部分的命题,关注生活,关注人文,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实用性,注意对语用环境的设置,着重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命题的着眼点落在综合实践活动上,能够从多方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言综合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生活实际,重在表达运用,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运用中学语文。为备战新一轮复习,突破语用难点,我们对这些新题型进行了梳理解读,点拨技巧,揭示规律。以期对广大同学有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2005年高考全国有16套语文试卷。如果说2004年各地命题还带有摸索和试探性质的话,那么2005年各地命题就在遵循全国统一高考大纲的前提下敞开了思路,充分显示出个性和刨造性。仅从语言表达一类试题就可以清楚看出这一特点。 综观16套语文试卷,采用连词造句、修改病句、仿写句子、排列句序、选句填空、填句衔接、句式变换  相似文献   

7.
2010年高考已过,今年的语文试题,对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的考查不但加大了力度,而且花样翻新,各种新题型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总体来说,绝大部分的命题,关注生活,关注人文,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实用性,注意对语用环境的设置,着重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命题的着眼点落在综合实践活动上,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都加大了对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考查的力度,而且花样翻新,各种新题型不断涌现。总体来说,绝大部分语言综合运用题的命题,关注生活,关注人文,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实用性,注意对语言运用环境的设置,着重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命题的着眼点落在综合实践活动上,能够从多方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9.
2011年高考已过,今年的语言综合运用试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不少的创新亮点,涌现出了各种不同于以往的新题型。这些语用题在命题形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能够从多方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言综合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生活实际,重在表达运用,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语文,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运用"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纲"中对此明确提出了七项要求:(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综合研究2012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类试题可以发现,除标点符号外,"考纲"所列的其他考点都一一考查到了,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一是压缩语段,二是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现结合实例,对这些热点题型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语言运用题历来是高考中的重头戏,是高考命题创新的“试验田”,永远是命题者出新出彩的最爱。最近几年,特别是分省市命题以来,在此板块中大量推出新题型,展示新亮点,成为现今命题模式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在这部分试题中发现一些新题型。在2006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运用题目共46题,分别是:句式变换2题;压缩概括7题;语言连贯6题;语言得体4题;语言表述11题;看图画说话5题;广告词1题;仿写7题;改错3题。纵观这46个题目,既有老题目,也有新题目,在老题目中,也有一些新变化。笔者现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题,略作分…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是各科目中变化最大的一个,特别是新题型阅读填空题的增加是七年来的最大变革。这种新题型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由于平常练习较少,考生也许不太适应,再加上一些跨学科知识的不足或是对科学表述法的不熟悉,要想拿高分也不太容易。笔者在此主要对这种新题型的信息表述及应对策略稍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把高考试题语言运用题型比喻为命题的试验田、自留地,这一部分题量虽少,却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体现了试卷的一些特色,掂量出考生的语言功力。通过分析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题目的内容和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2007年高考命题的一些趋向。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高考试题语言运用题型比喻为命题的试验田、自留地,这一部分题量虽少,却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体现了试卷的一些特色,掂量出考生的语言功力。通过分析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题目的内容和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2007年高考命题的一些趋向。一、贴近社会生活,重视实际运用社会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生活的“镜子”,离开社会生活,语言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所以语言离不开社会,高考语文命题离不开现实生活。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语言运用题目很重视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考查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广东卷第21题: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读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一些公共场所书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以随时上架。”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写一段话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醒他们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分析:题目引导考生对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促进这一活动的健康发展。考生在答题时应考虑以下问题:一是所写的语段必须突出“放漂”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特点,如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色;二是能引起读...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新题型一直是高考试卷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而“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个知识点恰好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涉及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与个性化使用特色。近年来各地高考语用题型逐渐回归语言本身,揭示语言的本质与功用。考生自由发挥的可能性空间加大了,事实上也意味着语言运用新题型的难度相应提升了。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3 x”高考模式的第一年。语文试题综合性、应用性、能力性的特点得到进一步强化。比如,增加主观题,减少客观题,增强思辨性,提高实用性,突出基础性,等等。这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增加、调整与改变的新题型中;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现作简评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3+x”高考模式的第一年。语文试题综合性、应用性、能力性的特点得到进一步强化,比如,增加主观题,减少客观题,增强思辨性,提高实用性,突出基础性,等等。这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增加、调整与改变的新题型中;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  相似文献   

18.
题型一写标语[考题再现]19.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全国卷Ⅰ)20.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全国卷Ⅲ)[命题剖析]这两道题都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按一定要求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此种题型是在2004年推出的对联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属于撰写标语性质,它比撰写对联更为自由、宽泛,也更便于考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是“映 日荷花别样红” 的一年。在众多试卷中,最惹人 抢眼的当是堪称“语文试卷试验 田”的“语言运用题”部分。为 了更好地研究高考,以利于今后 的备考,笔者特给16套试卷中这 一部分做一盘点(以2005年 《考试大纲》中“表达应用”的 顺序依次盘点):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文命题一向坚持"稳中求变"的原则,年年都有变化,有创新.这主要体现在第六大题"语文运用"这个板块上.这一板块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考生得分差距较大.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对2004年全国15套高考题作了梳理,对其中4类典型的语用新题型进行解读,点拨其答题技巧,以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