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中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实施“体教结合”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实施"体教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体教结合";突破体制障碍,实现有机结合;拓宽经费筹集渠道;科学训练,"学训"并重;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大、中、小学"一条龙"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训练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深化“体教结合”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不足,训练与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体育系统教育管理水平低,教育资源薄弱;基础教育缺失,后续教育难以补救等问题。“体教结合”的结构包括3个层次,即: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机制结合;体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的结合;运动员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由基础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组成,新体系强调“体教结合”,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以武汉理工大学的调查为个案,对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据此提出对策:加强运动员思想文化教育,培养运动员科学训练的理念,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建立高校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机制,科学处理"学训矛盾"等.  相似文献   

5.
促进江苏高校“体教结合”良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办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的诸多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改进对策,以促进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的良性发展,为江苏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教结合”是中国特色的正在实践中探索和尝试的一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从1987年发展至今,褒贬不一,通过对现存五种模式的辨析以及对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女子垒球队的实践分析,揭示出“省队校办”模式在“体教结合”方面所做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30年高校"体教结合"的政策和模式探索演进历程中,总体上是以高校非体育专业的体教结合为探索重点,取得了多维的实践成效,但在国际模式接轨、有效运行策略和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着矛盾。为此,提出了立足国情,借鉴外国有益经验;整合利益机制,促进利益与资源协调平衡;扶持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树立"专业化"教育思想,发挥体育院系的"专业化"教育优势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实施“体教结合”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现状进行研究,指出高水平运动员小学、中学、大学三级联网的“一条龙”培育模式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从"体教结合"的产生开始,梳理了"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出"体教结合"困境的本质在于体育部门与学校的目标错位、体育部门与学校的职能混乱、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认识偏颇与低效率、高校"体教结合"违背运动能力形成规律。结合当前大举国体制提出"体教分离"的构想,指出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和竞技体校实施"体教分离"的基本思路,并对"体教分离"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运动员退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中的新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教结合"是中国特色的正在实践中探索和尝试的一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从1987年发展至今,褒贬不一,通过对现存五种模式的辨析以及对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女子垒球队的实践分析,揭示出"省队校办"模式在"体教结合"方面所做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实施"体教结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但绝大多数教练员为男性、高学历比例偏低、学缘结构单一;大部分教练员没有从事运动训练经历和专职化,直接影响到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水平;近半数的教练员没有参加过岗位培训...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目前我圆高校几种主要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我圆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等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旨在为我国学校办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模式、类型、规模、活动形式等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为: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体育社团的人数规模以中、小型社团为主,社团定期活动开展比较稳定;目前影响江苏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活动经费不足、缺乏对社团和活动进行宣传、活动场地与器材不能有效保障等。提出拓宽目前高校课外体育组织形式,加强对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保障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高校体育与应急教育内在联系为切入点,以高校体育师资在应急教育体系中的优势为研究方向,研究现行应急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革新和建立完备的应急教育体系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高校体育在应急能力的获取途径、应急能力的自身需求、具有应急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偏向性等不足。通过高校体育在应急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高校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高校体育课程也应吸纳其他学科先进与技术为我所用;并依托高校体育优势,建立高校应急教育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高等教育的改革对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等体育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种类之一,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改革必然对高等体育院校发展产生影响,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演变影响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影响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地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影响着高等体育院校的行业特色.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现行"举国体制"的背景下,高校运用"体教结合"模式办高水平运动队,正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重新阐释"体教结合"是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视角变化而变化的内涵基础上,提出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独特理念,并揭示在科学发展观下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学生自豪感等学校建设的实际价值,为培养真正能适应当前社会的竞技型人才,保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竞技体育与教育的双赢目标提供了有效策略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两个战略"的协调发展与体育院校的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两个战略"是我国新时期体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应坚持"两个战略"协调发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战略"的协调发展,必须有一个中介点.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须依赖科技和教育,"两个战略"的协调发展同样依赖于科技和教育,体育院校有着科技和教育的双重优势,理当成为"两个战略"协调发展的中介点,但我国体育院校发展至今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必须进行全方位改革,才能成为"两个战略"协调发展的中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