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写作的视角解读教材能够更敏感地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语言风格,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文本的谋篇布局、体裁样式,引导学生探索语言的特点,揣摩文字的妙处,品味语言的情感,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从写作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我会更多的从文章形式上的秘密着手。《莫高窟》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莫高窟》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说明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下册起,课文依照一定的主题组织单元。《莫高窟》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与《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共同构成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各地"。(一)关于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  相似文献   

4.
鞠僖格 《广西教育》2013,(41):55-56
《莫高窟》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条理清晰,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和排比句,用词精妙、句式整齐,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执教《莫高窟》这篇课文时,笔者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以表达运用为重点,通过体验、熏陶、理解、感悟,将内容感悟与语言训练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莫高窟>是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景类散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学校里有一位教师问我:第九册课文《莫高窟》,在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我对她说:没有多媒体不一定是坏事。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是最好的,靠多媒体放映  相似文献   

7.
学校里有一位教师问我:"第九册课文《莫高窟》,在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我对她说:"没有多媒体不一定是坏事。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是最好的,靠多媒体放映  相似文献   

8.
《莫高窟》是写景记叙文。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者以“总——分一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下面我根据第二课时相关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王军 《教学与管理》2012,(32):49-50
课文《莫高窟》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情感性为一体的教材文本。文章以规整和谐的结构、整饬优美的语  相似文献   

10.
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莫高窟》第二课时设计理念: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旨在品读课文,感受敦煌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11.
<莫高窟>是写景记叙文.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者以"总--分一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下面我根据第二课时相关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莫高窟》第二课时设计理念: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旨在品读课文,感受敦煌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问我:“第九册课文《莫高窟》,在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我对她说:“没有使用多媒体不一定是坏事。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能自由想象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靠多媒体放映视频有时会削弱莫高窟的美。人们普遍感觉小说拍成电影不如小说本身,就是这个道理。况且,语文教学的审美对象是语文而不是音像。”  相似文献   

14.
袁玲 《中学教育》2007,(11):43-44
《莫高窟》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向我们展示了丝绸之路上这颗璀璨明珠的夺目光辉。学习时引领学生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写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原出自《佛经》(佛说九色鹿经),并被绘于敦煌莫高窟的第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中最完整的连环画式故事.  相似文献   

16.
《猫》(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4课)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笔底凝深情,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维妙维肖的刻画,生动传神的文笔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一)抓总起句,理清课文结构作者在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上,采用总分结构布局谋篇。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后,可从课文结构入手,抓总起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思路,理清课文结构。课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既是第一大段的总起句,又是课文的重点所在。全文紧紧围绕猫的古怪性格谈猫写猫,进行布局谋篇。教学这篇课文,除了懂得猫的  相似文献   

17.
徐晴 《黑河教育》2011,(3):18-18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清课文“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2.了解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胡正仙 《小学生》2010,(4):58-59
《莫高窟》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在青岛地区使用的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如《黄山奇松》、《莫高窟》等文章,词句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学习起来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学生对于课文中介  相似文献   

20.
首尾夹击教学法是变序教学法的形式之一。这种教学方法是在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后,先抓住课文的开头段和结尾段进行讲读,再回到课文的中间部分逐层领会。这种教学方法一般适用于总——分——总结构形式课文的教学。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从首、尾段的总述内容中掌握课文的中心,再深入理解文中的材料是如何表达和印证中心的,从而掌握材料与中心的联系。 现以五年制第八册32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谈谈首尾夹击教学法的运用: 1.从总起段入手,引出课文中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追悼鲁迅先生的人多?他为什么能得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