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现代科技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要素动力、系统动力、环境动力、调控动力四个层面的内容。它们以科学技术为中心区形成了一个具有立体层式结构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动力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物质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体制动力;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等级结构秩序性和动态平衡性  相似文献   

3.
廉政建设是一项内容广泛、深刻的社会活动,这项活动必须以社会动力为后盾。对廉政建设的社会动力应当从廉政的动力源泉、廉政的动力主体、廉政的动力实现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精神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它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动机由“本我动力”与“超我动力”构成。“本我动力”会使教师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这需要管理制度发挥作用;“超我动力”会使教师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这需要化理念发挥作用。管理制度与化理念的紧密结合能使“本我动力”与“超我动力”两个方面有效控制与激发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高中生成长动力来源及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42395名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高中生成长动力分为内源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两种,内源性动力为自身认知,外源性动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2)对高中生成长动力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社会期望、自身认知、家庭和学校;(3)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前提下,环境因素与自身认知依旧对高中生成长动力表现具有显著预测效应;(4)自身认知在环境因素对高中生成长动力的行为表现中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1)内源性和外源性动力对高中生成长动力的影响均比较大,但内源性动力的作用大于外源性动力;(2)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环境因素与自身认知依旧能对高中生成长动力表现进行预测;(3)外源性动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成长动力表现,还可以通过内源性动力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倘若我们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局限于认知领域。我们必然会误入歧途。因为我们这么做无疑是忽视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情感因素,而学习动力即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动力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结合性动力(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力(instrumental motivation)。近来对于动力还有一种分类法,这就是把它分为内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力(extrinsic motivation)。在我们看来,恰恰是后一区分对于外语教学有着更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两种动力分类法的关系及优劣,以及动力问题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成人教育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基于成人教育动力机制模式的分析,认识到人与成人教育组织行为效用最大化是成人教育动力源,教育技术与管理保障是其发展的动力基础,人员保障是其动力活力,评价是其业绩的表现,通过改变其运行机制提高成人教育的效率,以期促进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只有建立起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政治动力机制,才能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动力,构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务员工作动力不足的现状是由于较为科学完善的动力机制尚未建立。.动力机制是包含物质动力、发展动力、精神动力在内的一个综合系统.。通过设计出能够激发公务员各种动力的措施,并较好地运行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动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动力系统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其中,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对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为内生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引导动力,而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为保障动力。三者各自独立又相互策应,各司其职又相得益彰,最后产生能够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深刻认识三种动力及其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从规律上、也即从内部机制上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从而取得中心突破、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聘任制是在外部压力和高等教育内部逻辑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其动力因素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外部“促”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激”动;政府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接受与推动;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其动力机制包括竞争机制,需求与供给机制,政策设计、人为干预,高等教育系统自动组织深化四种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校变革的动力来自学校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动力要依赖动力机制的运行才能得以呈现和发挥作用,明晰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运作机理有助于学校变革的深度推进。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为动力激发、动力聚合、动力维持,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作用方式是制度规约、利益驱动、权力赋予、绩效问责。建立学校变革的共同愿景、激发学校变革的正向能量、设计学校变革的实施路径是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12年对某高校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研究,发现:本科生的学习动力随年级上升呈逐年增长趋势。学习动机以升学就业、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等外在功利性目的居多,而挑战提升自我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居后。如何将外在的动机转化为内在动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收获和人才培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观念中的“法治”和现实中的“法治”是有距离的。本文试图从动力角度入手,解析当代中国法治生成的内、外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把他们培养成能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社会主体.从主体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及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完整有序的动力系统,是动力主体在动力动机驱使下,出于对动力目标的追求,充分运用动力内容作用于动力客体的精神动力过程。并通过舆论、理论、教育、制度等动力保障机制使之顺利运行,发挥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动力功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问题,指出:实践动力是基础,创新动力是条件,价值动力是核心,三大动力有机结合,共同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体系包括:客观性动力、主观性动力和二的合力。客观性动力有: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与个人素质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主观性动力有:企事业组织、政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家庭、阶级斗争的要求与个人能力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二的合力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物质化需要的矛盾,个人现实与个人对自身变革要求的矛盾。个人全面发展动力体系形成的途径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多种手段把客观性动力和主观性动力全面向个人宣传和灌输,以及个人全面认识这些动力。  相似文献   

20.
行政动力论     
行政动力蕴含在行政过程中,是推进行政管理的各种力有机结合而构成的能动系统。认识行政动力的特征,结构和释放规律,从而合理配置行政动力要素,使之形成合力,释放整体功能,推动行政运作,这是行政改革与发展为此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