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经过对现行制度下教师与学生的博弈过程分析可以发现,通识课“水课”的形成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短期行为结果,其深层次原因恰恰在于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制度设计允许甚至鼓励教师与学生长期采取消极行为选择所造成的均衡结果。为此,高校需要以构建多元化考评目标为突破点来改进和完善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考评制度设计,树立并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以实现教师和学生长期积极行为选择的最优均衡,从而全面提高通识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盛杨 《教育与职业》2020,(16):89-93
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全人理念的统一性、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以人为本的统一性和"两性一度"的统一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通识金课需要加强制度与师资建设,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开展阶段化通识金课建设,并从通识金课的深度与广度、信度和效度推进通识金课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水课""金课"已写入教育部正式文件,这是近期高等教育的热词。文章描述了"水课"的表现,分析了"水课"存在的原因,并对"水课""金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理念进行课程评估设计,通过评估剔除"水课",以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标准建设"金课",提高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数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金课”建设是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财经院校的数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在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之外,对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针对当前教学范式过于专业化的问题,提出在数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育人定位,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和美育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从专业知识学习走向思维能力构建,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是高校的基本功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能与科学研究相比存在着弱化的现象,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了"水课"。"金课"与"水课"相对,"金课"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水课"是含有水分的课堂教学。"金课"不仅要实现目标层面、人格层面、价值观层面的要求,还要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为学生构建能力导向、广博精专的知识结构,是突出创新创造、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吴洋 《职教通讯》2019,(18):27-29,37
"金课"是在现代质量观理念下诞生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标准化生产方式向教育领域的延伸。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更加丰富多元,更加需要高职院校认真研习"金课",把握高职课程规律,重视课堂教学。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实际,从"健全课程建设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优选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提出了可供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金课”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地方高校通过基于“金课”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智慧教学场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课”建设新机制等强有力的措施,为全面打造各专业“金课”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金课"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推动"金课"建设必须依靠育人前线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目前,高校本科教育"金课"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认知问题,即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到"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愿意采取相应的教学调整和变革。本质问题则是教师能否实现自身角色快速转换,进而在"金课"建设中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金课",必须破解教师存在的课程育人主责角色不清晰、课程教学主动角色不明显、课程变革主要角色不到位、课程研究主体角色不显著等角色认知和行为障碍,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推动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晓枫 《文教资料》2020,(7):196-198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将“金课”建设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积极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高职院校实现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构建议,以及高职院校“金课”的建设路径,对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金晏 《文教资料》2021,(4):176-177,182
打造高职金课,不仅要求课程的高质量教学,还要担负起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这是一场以课程质量为核心的课堂革命。实施课堂革命就是重塑高职课堂,围绕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梳理、设计和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落实深度学习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完成双高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水课”的“水源”有三:因对某些课程的意义认识不足,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激励机制不强,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因缺乏有效训练,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目前,我国高校“水课”“脱水”工程面临着以下困境:知识、观念快速更新,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受评价竞争机制影响,“重科研,轻教学”政策还将持续;教学人力资源缺乏,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人才培养的功利性价值追求及不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较难消除。高校须从实际出发,抓课程管理保证“脱水”效率,抓制度建设堵住“进水口”,树尊师重教校风构建“防水堤”。  相似文献   

12.
严萍昌 《高教论坛》2003,(6):156-158
“两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两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本文拟从思想觉悟、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师德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两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两课"建设问题,涉及到对"两课"性质、特点的科学认识,同时也涉及到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两课"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元培计划"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以“元培计划”为例介绍了北京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经验。另外,还介绍了北京大学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对其通选课部分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新学分"背景下对设计基础课重新定位,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打造多专业"设计通识课程"。"设计认知与思维导入"课程针对设计类专业培养诉求,把握设计认知和思维规律的通识性,量身打造通识化的课程内容和个性化的专业接口,实现与后续课程的精准对接。在一门课程中达到"通识"与"专业"的结合。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意设计的流程、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意素养,从而使学生打开思路、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师专因其学制、生源及培养目标等与本科院校存在差异,在教学方法上有其特殊性。文章系统介绍了课题组在近两年的探索实践中,从师专实际情况出发,形成的以课堂讲授为基本方式,多种教学方法有机整合的“两课”教学方法体系。并对进一步探索提高高师“两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两课”在高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两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 的大学生必修课,它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 品德课”组成。高校“两课”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质量和 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我  相似文献   

18.
建设精品课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教育技术在精品课程中的应用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分析了当前教育技术在精品课程中应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精品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9):108-111,116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机水平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大学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只有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诸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就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是变革高等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它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很短,但已经成为了部分高校探讨创新教学模式的宠儿。"慕课"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它的资源共享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学方式上的灵活多样性和在教学内容上的丰富趣味性。"慕课"的这些特点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实效低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