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标准准度在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以古代历史演变的基本逻辑为分析思路,运用古籍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古代农业标准制定的历史演变过程展开梳理,总结出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从历史的镜子中找到我国农业发展之根基.  相似文献   

3.
对区域旅游业集聚问题的空间属性、空间形态和空间格局等特征进行分析,是优化区域旅游业空间结构、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和加强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区域旅游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得出,加强区域旅游业集聚,应着重营造完善的空间集聚环境和配置性产业支撑,加强集聚内部的专业分工,发挥集聚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观是对科学的本质、社会功能的哲学反思。西方哲学的科学观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观,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观,现代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20世纪初,“科学”取代“格致”开始在中国流行。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把人类对科学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阶段。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科学的价值、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如同产业集聚一样,高等教育空间集聚也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文章以省级行政区高等理工教育为研究对象,率先运用经济学中的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这两种比较权威的产业集聚程度测算方法,辅之以其他数理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方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测度和考察了1997—2013年我国省域高等理工教育的空间集聚情况及演变趋势,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22,(1):56-61
制造业省际转移导致产业扩散或集聚分布的空间格局演变是我国实施双循环战略的现实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型与方法,对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产业省际转移所导致的产业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之后全国范围内制造业由北方向南方纵向转移的特征更加明显,省际层面的扩散与集聚同时存在,中西部区域内向个别省份集聚更为明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东西部转移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云南等边远省份;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东西部转移范围有限,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南北方转移更明显,集聚在东南沿海省份。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16个地市为研究单元,选取安徽省2007~2015年各地市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作为研究数据,对安徽省三次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区位基尼系数,发现安徽省三次产业均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第二、三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呈总体上升态势,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第一产业则有所下降.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安徽省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产业发展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局部空间关联程度较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学界广泛关注西方现代学徒制研究、忽视本土化学徒制探索经验的缺憾,文章着重以历史脉络为依据,将中国学徒制的历史分为奴隶制时期世袭制、封建时期艺徒制、民国时期练习生制和建国以来学徒制等四个阶段,分别对各个时期学徒制存在的形式、特征进行总结提炼,为更好地实现中国语境下现代学徒制实践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范围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这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理想和科学模式,这个理论函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产业,它的持续发展是最为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茶,起源于中国;茶馆,也同样最早出现在中国。茶馆萌芽于晋唐,历经1700年的流变发展,在国人的生活休闲、文化娱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梳理茶馆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茶馆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最直接的就是社会安定繁荣,茶馆文化兴盛;社会衰败无序,茶馆破落不兴。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茶馆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沿着历史的脉络,以学徒制的制度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将学徒制的历史分为了前学徒制、中世纪的行会学徒制、16-18世纪的国家立法学徒制、工业革命后的集体商议学徒制、二战后的现代学徒制五个阶段,分别对各个时期影响学徒制的历史背景以及学徒制的发展状况、制度形态和教学形式进行了阐述并在对不同阶段学徒制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与总结了学徒制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与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庞朴先生在其<一分为三论>里,庞征博引,条分屡析地论证了三分法的哲学基础,但他并没有结合历史背景和经济原因,来分析三分法的演变过程.本文拟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古代天中地区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演变过程.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天中地区农业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曾长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当然,由于地处中原,传统农业始终占居主要地位,加之受到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宋元以后天中地区农业生产工具没有发生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留学教育处于初始阶段,留学资格经历了无标准、模糊性要求、明确中学基础的发展过程;北洋政府时期,留学教育有了一定发展,严格规定了公费生、自费生、资助生的学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颁布一系列专门法规,明确规定留学生需具备大专学历、研究成绩、服务年限的标准。同时,中国近代留学资格表现出从无到有,走向严格化发展,从混乱走向统一以及具有不稳定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原则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与剖析,认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原则主要经历了六个时期:引证借助与经验总结时期;学习借鉴和引进时期;停滞与发展断裂时期;改革开放与探索发展时期;渐成体系与相对稳定时期;课程改革与创新时期。并且试图从学前教育原则演变历程的角度为构建全新的现代化学前教育原则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纵观大学发展的历史,其社会职能由最初的单一人才培养职能演进为以培养人才为主,具有多功能和复杂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综合社会实体,体现教学、科研和服务的一体化。大学的职能演变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呈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大学的职能演变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的拓展和延伸,追求的是各项职能间的良性互动、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8.
桂林山水园林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性,形成了以固有自然资源为主的山水园林。从时间和空间上,借助梳理不同时期的桂林山水园林空间分布,以及对比不同类型园林空间分布特点的方法,探究桂林山水园林时空演变的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演变中,整个山水园林的格局在唐朝时期完成雏形,其中桂林山水园林在清朝造园数量达到最多,后期与中国古典园林史发展步调基本一致;2)空间分布上,不同类型园林空间分布特征不一样,王府园林保持在桂林城轴线上,水绕全城,群山环绕,受历史文化与政策影响比较大;公共园林多选在喀斯特山体面积集中度高,靠近城市水系侧建造;私家园林则整体呈组团集中分布,多靠近城市中心,水系左岸或城市水系汇水口处,观景面广。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贷款办学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美国在高校贷款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高校贷款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学徒制是最原始的职业训练形式.在培养职业人才的同时,西欧的学徒训练经历了制度的建构、解构与重构过程,其形态演变或制度变迁与生产方式的变革紧密相关,既是自身与社会需求互动的产物,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