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理学与禅学     
宋代禅宗,义理发挥殆尽,而开始向社会各阶层渗透。儒士参禅,援禅入儒,赋予儒家学术新生命,构建起体大思精之理学。其开山者周敦颐以“无为之诚”,“无念之静”,阐述儒学;程门以“不动心”固其心志,以禅理而立易理,为理学开启发展之路;朱熹抑杨并兼容禅学,确立了理学的思想体系;陆象山于谢、张之后,标出“心即理”的命题,以一心涵盖天理,实为禅宗思想对儒学长期渗透的结果。总而言之,宋代儒学之新也就新在禅学,其新兴之根也就在禅宗!  相似文献   

2.
孔子创立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并予以实践,给予我们诸多启示。"诗教"实为人文素质教育之必要手段;其内容要思想性、艺术性并重;"诗教"在方法上"要"温柔敦厚而不愚",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学以致用""学而时习之"。  相似文献   

3.
初语一册所选《〈论语〉十则》的注释存在不少问题,兹商讨辨析于此。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教材未注,但从其对“时习之”的注释——“时常地复习”中不难看出,教材是将“学”理解为“读书”(即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的。这种理解尽管有所本,但却不全面。纵考《论语》中所出现的65个“学”字,都是指与近代哲学中所说的感性认识相似的一种认识活动,其内容和对象是相当广泛的,“学而时习之”之“学”,绝非仅指学习书本知识。明焦始《焦氏笔乘》即引赵仲修语云:“(公)且道‘学而时习之’以何为学?……所谓学,非记问诵说之谓,非绵章绘句之谓,所以学圣人也。”程树德《论语集释》亦云:“今人以求知识为学,古人则以修身为学。”  相似文献   

4.
李德 《云南教育》2010,(18):1-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的快乐学习的主张。然而,孔子毕竟是孔子,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的。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知道吗?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向春秋时代的孔夫子学了不少知识呢。、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不少成语也出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如“文质彬彬”“做而远之”当仁不让”等。  相似文献   

6.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历来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就会无礼;疏远了,他就会怨恨。”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将其中的“女子”解释为“汝子”,意为“你的儿子”、“您先生”、“你们几个学生”等等.认为这里的“女”是作为代词来讲的。那么,这里的“女子”确实是作“汝子”来讲的吗?  相似文献   

7.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此《论语》开卷之第一章第一句也。学习果然是愉快的吗?  相似文献   

8.
一、“篝”字取象:中国文学里两性关系拟象、意象媒介、意象转换甲文“篝”形作(?)(前一·四○·五)、(?)(后上二六·六)等构造。《说文》:“篝,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按上列甲文“篝”字之取象实为两尾鱼相遇合之形。从“取类”的观念言之,“篝”实为“遘”之初文。凡两物相遇合皆可称之日“篝”(遘)。杨树达《卜辞求义·侯部》:“《戬寿》十七页之九云;‘△酉卜,逐贞,王宾岁,  相似文献   

9.
《论语·阳货》记载:“子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其中,对“女子”意义的解释,成为历代学者解读的热点.由于“女子”一词的多义性和歧义性,因此很有必要总结有关“女子”的释义研究并对其意义作出准确地判断.本文在回顾历代学者对“女子”注释训解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其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证源分析“女子”之义,探讨《论语》中的“女子观”,并确认了开始歧视妇女的历史时期.旨在更准确地理解“女子”之义,正确领会孔子的本义和思想观.  相似文献   

10.
开心果网站     
虚字眼有一天,老师给李刚和魏利讲《论语》。当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时,老师解释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悦,高兴;乎,虚字眼。”  相似文献   

11.
林森  杨松 《教师博览》2008,(3):56-57
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至今流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过人们对此话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学而时习”当然是指学习新东西之后的反复练习.“不亦说乎”则是指学到了新知识的愉悦和高兴。其实,如果就这句话所隐含的学习机理来看,还应当对“时习之”中的“时”做出解释,即这个“时”的长度是多少。“时习之”的“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母女辨     
甲骨文“母、女”二字通用,历来皆以象形和跽跪来解释,并进一步论及女子的社会地位问题.本文认为“母、女”二字象跽跪之形,初文表现的是女子之常时之姿,为美恶羞耻之心的外在表现.“母”字为女子之美称,“女”字为女子之共名,这是“母、女”二字早期通用而产生区别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论语》的首篇,解读基于教学的“乐”的内涵与价值. 1.学而时习之—一个人的“活学”之乐. “学而时习之”中的“习”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实习、演习”,另一种是“温习、复习”.《教师教学用书》对“学而时习之”的分析是:“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要懂得活解’.”而课文对“习”的注解是“温习”.  相似文献   

14.
幽默二则     
《初中生》2002,(30)
虚字眼有一天,老师给李刚和魏利讲《论语》。当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时。老师解释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悦,高兴:乎,虚字眼。”讲完,老师问道:  相似文献   

15.
1.说同“悦”(yue),愉快。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2.女同“汝”,(ru),你。例:诲女知之乎?(同上)  相似文献   

16.
复习,是一件想着很美的事,因为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是一件做起来挺痛苦的事,因为“昨日黄花”“嚼”之无味,常常是“复之复之”,教师费尽心思,学生依然如坐针毡,稍有不慎,还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纵观现今语文复习课堂,很少能让学生“乐”起来。  相似文献   

17.
同乐栈     
同乐栈快人快语公告栏“饿”“=我”,“滴”“=的”,出自《武林外传》佟掌柜之“名言”,实为陕西话;“高烤官”也就是诸位考生了。  相似文献   

18.
同乐栈快人快语公告栏“饿”“=我”,“滴”“=的”,出自《武林外传》佟掌柜之“名言”,实为陕西话;“高烤官”也就是诸位考生了。  相似文献   

19.
一、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定义与本质过程,按词典的解释是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从系统论角度看是指系统状念的变化。关于教学过程的内涵,已有众多的探索与观点。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儒家经典《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希腊柏拉图认为“认识真理的过程,便是回忆理念的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评讲     
学而时习之山东曲阜一中高二(6)班王谦“学而时习之”,学,是指通常所说的学习;习,就是温习、实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了知识,还要按时温习、实习。 (习作者从解题入手,渐次透露论题。因为标题的侧重点不在于“学”字,而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