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婧 《中国科技信息》2013,(23):221-222
当前,我国证券资产管理业的政策和监管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成为券商业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证券行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又稳又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国际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探讨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辽宁省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16年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17家样本企业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样本企业中只有少数达到了投入产出效率最优,大部分企业仍存在规模效率无效或纯技术效率无效,或者二者同时无效的情况。最后针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冗余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3.
各有关单位:中华百年,复兴之路;华夏世纪,崛起之机。200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让我们磨砺沉重,在风云变幻的商业与经济环境中,人们奋力探求突围与复苏的机遇和道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致力于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新时期抢占未来国际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虽然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我国和地方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一定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我国20多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强化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有效指导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科学选择;强化产业自主创新,选择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园区,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金融如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了加快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对于云南省来说,应该避免"小而全",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利用生物资源禀赋,立足现有技术、人才等基础条件,加快生物技术园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生物产业集群,大力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推动云南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为把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提供重要的交流渠道和开展合作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张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198-201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探索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发展特征,分析了无锡市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借鉴国际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探讨集聚化下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措施;通过集聚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市新一轮加速发展,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规划将新兴产业视为寻求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家将通过财税、金融等一揽子政策予以重点扶持。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重点领域和方向,研究税收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危机,中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构想,并将其作为提升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方向。目前,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机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也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与意义。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因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概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莉  邓昇 《科技广场》2011,(12):60-65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系统地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状况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意义、内涵与特征、产业选择与分类、发展思路和对策等方面梳理了近些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文献,并给出了相应的总结和评析。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的务实选择。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它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数据缺乏,导致对相关产业的评价与选择困难。文章以合肥市家电产业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江西省立足自身特色也确定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科技资源是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资源。以南昌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调查为基础,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现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模型,采用DEA方法进行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的实证,测量出2010年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而提出了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的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DEA交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江西省立足自身特色确定了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是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两方面构建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多渠道数据获取的基础上,采用DEA交叉评价方法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评价,高辨识性地测量出2010年江西省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  相似文献   

15.
广东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制约广东海洋强省战略的实施。目前,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沿海各省提高海洋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研究广东省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问题,对推动广东省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实现海洋强省战略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制定发展规划和决策的前提。本文以桂林市为例,CNIPR专利信息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来源,从申请量趋势、专利构成和申请人类型等方面对桂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进行分析。总结出桂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特点,并就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活力驱动以及专利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类似中小型非工业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改革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通信产业是我国在完全开放竞争的环境上实现"后来居上"的成功典型.我国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上所采取的高起点的战略选择、充分利用重大事件促进产业发展、对多种技术路线和模式采取宽容态度、适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等方式,对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引领着经济社会的长远进步。"十四五"时期长沙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一个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四更"长沙,必须把长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文章分析了长沙市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路径,以期加快培育和推进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社会新旧增长驱动力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经济政策的焦点.各国的政府管理层和经济界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他们纷纷根据本国的发展需要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其目的是力求在新的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抢占科技制高点,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旨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探讨阐述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强卫 《青海科技》2009,16(4):1-1
青海已经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把握好这个关键阶段,我们必将迎来一个经济加速起飞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应对危机、保持增长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积极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奋力闯出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不断夺取建设新青海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