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直接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笑、行为美和体态美。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了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音乐教学是教师教学中,把曲目与自我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感知的音乐形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使音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其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3.
高扬 《辅导员》2011,(30):57
我们常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实音乐也是语言的艺术。音乐的美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的音乐教师当然必须有一支好嗓子,懂得乐理知识,或者精通一种或几种器乐的演奏,但这还不够,好的音乐教师还必须能让学生领悟音乐之美。让学生领悟音乐的自然美。音乐来源于自然,可以说音乐作为一种动听的声音艺术,并不是人独有的,在人类音乐诞生之前,自然界已经存在着多  相似文献   

4.
一、在教学中注重审美体验,了解音乐美黑格尔指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1前言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教学利用美活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人们越来越深刻看到学习音乐中能动性要素的重要性,并且学习依靠的是智力和意愿,而不是机械地建立习惯。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导致初中音乐教学工作难以高效开展。本文就以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为切入点,探求初中音乐教学的新路径,以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克勤 《快乐阅读》2011,(12):177-177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知道欣赏音乐是要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8.
朱钰烽 《成才之路》2011,(19):65-65
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方法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音乐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习惯于按部就班,注重从乐谱和音符入手展开教学,着眼于音程和和弦的听觉训练等。  相似文献   

9.
苏燕 《教育革新》2007,(10):80-80
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音乐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育人,而这种育人的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这种美育的音乐教育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自觉地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千百年来人人都对此乐此不疲。音乐课堂是传播音乐文化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将学校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客"为"主"许多学生在入学时对于音乐课特别有热情,但是由于教学形式的陈旧老化,使他们渐渐不喜欢音乐课了,在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如为了学会一首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堂好的音乐课,一首好歌曲,都是对学生的一次美的熏陶,都能让学生愉快地进入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和体会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好音乐,让音乐的美真正进入课堂 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音乐教师应选择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可以唤起学生美感的歌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好的乐曲是音乐课堂实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目标的前提。一首好的乐曲应当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是能够抒发学生温馨感受的歌曲,有美好的寓意,能够衬托学生美丽的梦想。具有这种寓意的歌曲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可在他们心里播下美的种子。此外,好的歌曲还应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使学生百听不厌,百唱不厌,时间长了,自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中,帮助学生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现在学生接触的音乐很多,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这对于我们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某些音乐可能使学生产生叛逆的性格,甚至侵蚀学生的心灵,因此,音乐老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好学生对于音乐的选择,在教学前一定要选好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歌曲,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3.
<正>英语语言蕴含着各种美,笔者从英语教学内容之美、教学情境之美、西方文化之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英语的语言美、艺术美和文化美,进而创造美,获得美的体验。美,是古往今来人们永恒的追求,也是学校教育追求的崇高目标。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学习中的各种美的因素,从而获得美的体验与享受。1.呈现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语言美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内容新颖有趣、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活动,是艺术审美教育的活动。它既是一个学生表现“美”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过程。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比较多的是靠单纯的师生间的“教与学”来代替这一活动过程,忽视“实践与体验”是学生认知内化的“催化剂”这一重要事实。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的学习必须基于一定的实践,强调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领悟与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苏静 《青海教育》2005,(4):41-41
学校教育要培养创世纪的人才就必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音乐本身具有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力量,音乐教育又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具有这一艺术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升华和完善。充分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使音乐教学起到浇灌学生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师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地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地表现的。因为音乐的情感不单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所以对于它的感受和理解,要依赖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感受和理解是贯穿于音乐审美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不论是对音乐的鉴赏,还是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都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分析和评价音乐,从  相似文献   

18.
高中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面临的最大课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分为六大模块,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表演、音乐与戏剧表演。  相似文献   

19.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中,除了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分析、欣赏、表现音乐作品时要尽量揭其“美”,绘其”情”,掘其“趣”,才能使学生在获得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月霞 《儿童音乐》2014,(4):42-43,47
正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美的意识、美的情感,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一、听觉感之、情感融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音乐是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心灵的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音乐。只有让学生亲自去聆听音乐、咀嚼音乐、享受音乐,才会使他们从中感受到音乐变化有致的节奏、绚丽多彩的音色、起伏跌荡的旋律,才能用心去体味音乐之美。而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能力为例:在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这首乐曲时,教师采用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