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方法论的主要思想包括整体观、层次观和演化观。以这些观点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主要分析工具,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思科学技术系统的价值特征,构建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从而在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诸内容之间建立起内在逻辑联系,使之真正成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以往的课程安排中,存在着重视自然科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倾向;而从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看,我国的科学教育有较大的科学精神的缺失,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作为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本文从自然辩证法课程对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自然辩证法课程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自然辩证法课程对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辛继湘科学课程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科学课程(本文指自然科学课程)与作为主体的学生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笔者认为,科学课程不仅具有传授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更具有培植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规定,科学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科学观念是科学课程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素养的基础。本文以自然辩证法作为理论工具,依据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深入探讨科学观念的内涵,分析科学观念与各个二级指标间的关系,厘清在科学课程中落实科学观念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伴随变化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得到自由的一种重要武器。这门科学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经历了复杂的漫长的道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在我们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化学科学发展史予以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失落、价值困惑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反思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实效性现状。试从人文素质课程整体功能性再认识的角度,教学全过程组织与设计的优化、优质课程前置、构建"大人文"课程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予以研究提供借鉴,以此不断创新与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斯宾塞从智慧训练、道德训练、审美、宗教修养四个方面揭示了科学课程的人文价值现,它对构建新的蕴含人文价值的科学课程价值现,整合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推动科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化场和审美情操三方面突出审美教育价值。建议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发掘并揭示科学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审美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个性,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应用的教育。其包括科学的思想、态度、方法和精神等,强调从情感、意志等的角度教育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前者着重于精神价值,后者侧重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两者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物理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史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交叉渗透的综合学科,展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程和历代科学工作者的奋斗事迹,闪烁着先进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光辉,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极好教材,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用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用数学文化育人是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从狭义角度分析,数学文化是数学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角度分析,数学文化是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和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在中学阶段,数学文化教学应强调文化浸润和熏染,要将文化内容渗透至数学知识、技能与思维深处,应注意:(1)揭示数学知识的文化意义,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2)揭示数学对其它文化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3)揭示其它文化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对数学创新动力的认识;(4)揭示数学的精神智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陈静 《考试周刊》2007,(8):67-68
学科知识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新课程提出我们在提高中学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科学价值与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机整合。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在化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应具备的几点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14.
要搞好科学教育,需要拓宽视野,深化认识,提升境界,减少盲目性。为此,要弄清科学的内涵、关注科学内涵的发展;要摒充狭隘的还原主义科学观,从多种角度揭示科学的内涵、本质并加以综合;要注意挖掘现代科学的文化内涵,认识它对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重视科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并用来指引科学教育的改革,不能简单地采用"科学 人文"的方式;还要抓住重点,妥善处理好科学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改进自然辩证法教学 加强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总结了作者多年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的体会,阐述了自然辩证法原理与科学史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中的作用。即:通过追溯科学理论的孕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剖析不同世界观对科学家认识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剖析科学史上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教学方法开阔了学员的思路,提高了学员科学创造的兴趣和勇气,受到学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能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学会用物理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高中生应具备的物理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学习实际,做好高中物理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课实施科学精神教育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加强研究生科学精神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和求新精神;《自然辩证法》课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开展科学教育专题讲授、实行课堂讲授史论结合、组织班级课堂讨论或小组辩论等;通过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升华了学生对科学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锻炼和培养了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把儿童文学学科教学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方面谈了其可行性、实用性和重要价值。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充分阐述,说明了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效课堂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教育实践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全,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科学教育中,学生人格健全与精神成长的重要方面是理解科学的文化价值。同时,科学与人文结合,体现科学课程的人文内涵,通过科学教育影响和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在科学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基于科学课程内容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科学价值观、科学审美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是挖掘和体现科学课程的人文价值、渗透与培育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是通过对照来研究和揭示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生物教师应从科学的认识方法论的角度,通过优化设计并安排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验,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