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黎妙娟 《大众科技》2001,(11):32-33
看了这则报道,我不禁感叹铅害又何止"保宁丹"!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赫赫有名的文明古国--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由一种常见的金属--铅所致.把一个强盛帝国的衰亡完全归咎于铅,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但从科学的角度来重温古罗马的历史,说铅令古罗马帝国由盛而衰,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张瀚 《百科知识》2023,(27):11-12+28
<正>发源于巴比伦的占星术很早就进入了古希腊,之后在古罗马社会中,占星术士们通过观测星体之间的位置预测未来或解释过去。西罗马帝国覆灭后,东罗马帝国保存并继承了这一传统。拜占庭的学者们通过大量实际观测,补充古代遗留下来的星图,并试图将古代的知识与基督教教义相融合。因此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上,就存在了大量关于战争中反常天象的记录。从确立了基督教罗马帝国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大量的史料都或多或少提及各类“天兆”的出现。“天兆”是拜占庭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中世纪早期,  相似文献   

3.
当代科学向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些科学问题和困难。因为缺乏透析能力,当代事件的历史可能简单地成为一个大事年表、一个按照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记录、一种对事实的简单描述,而不是试图去解释它们。只有跨文化的、跨学科的、广泛的探讨,才能对当代生物医学科学的动态及其对哲学、文化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作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林密 《百科知识》2004,(10):18-19
美国在今天世界上的地位犹如历史上罗马帝国的地位。但是,罗马帝国因政治、经济和饮食等方面的原因很快灭亡了。这其中一个不能不总结的重要原因或本可以避免的原因就是饮食与材料的使用,比如,铅的使用和食物中的含铅过高使得罗马帝国毁于自身。历史有很大的相似性;今天美利坚帝国也可能面临着食物和铅导致其逐步灭亡的危险,因为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西非撒哈拉沙漠南缘撒赫勒地带,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及七十年代初期持续的干旱,使沙漠化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沙漠化便成为世界上所关注的问题。联合国于1977年专门召开了世界沙漠化会议,研究其成因过程和防治方案。沙漠化实际上并不是近几年所出现的,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就产生了沙漠化问题,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沙区中分布有不少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遗迹便是明显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凤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古罗马的经济是如何被拖垮的?古罗马文明是古代欧洲重要的文明,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兴起于亚平宁半岛,经过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到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甚至一直延续到1453年。在过去的历史学家眼中,古罗马最后是在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的双重  相似文献   

8.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本文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公元前3世纪起,托勒密王国统治了埃及和北非大片区域。但到公元前1世纪时,托勒密王国败落了。火山研究专家和历史学家认为,这都是火山爆发惹的祸。古来就有诸葛先生借东风的传说。但不光在中国有这种故事,在西方世界中,也有靠自然因素帮助成就霸业的。你在历史书上大概找不到这样的论述,但是确实有一种观点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兴起,在埃及和中东地区掌握绝对主动权,是由一系列火山爆发造就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的经典之作《历史是什么》中对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提出了看法,并认为,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是最好的历史学家。此处的“偏见”并非通常意义上指的错误看法或判断,而是对历史乃至自身进行反思,从各种层面上追求历史的真实,让历史学的研究更具有当代性,前瞻性,批判性,而让史学更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林业科学家经过研究揭示了沙漠化发生规律。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降低了能量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导致了历史时期沙质荒漠化的大面积发生。绿洲地区上游来水不足和区内对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导致历史时期沙质荒漠化发生的主因。  相似文献   

12.
单位经济学     
有一天,一个人问另外一个人:你是哪一个单位的? 被问的人瞠目结舌:什么是单位? 于是,他们一路询问,最后在一个历史学家那里找到了答案:单位嘛,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历史学家为询问者追述有关单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西藏沙漠化研究进展与未来防沙治沙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是我国荒漠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近30年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摸清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现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创立了包括高寒区沙漠化土地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地质-历史时期沙漠化演化过程、河谷风沙地貌特征等的西藏高原土地沙漠化研究理论体系,建立了高原特色的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技术与对策,并基于西藏土地沙漠化现状、趋势及防治成效提出了未来西藏防沙治沙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7,(7):2-3
我国林业科学家经过研究揭示了沙漠化发生规律。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降低了能量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导致了历史时期沙质荒漠化的大面积发生。绿洲地区上游来水不足和区内对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导致历史时期沙质荒漠化发生的主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今天回过头来看南宋初年偏安的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常常被历史学家忽视。  相似文献   

16.
人类经济活动对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历史与现代的资料分析表明,科尔沁沙地的风沙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并存的农牧交错生产方式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耕地指数(CI)与沙漠化程度(DD)可用方程DD = 0.389 + 4.82 CI来表示,二者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R2为0.922 (±0.036)。人口密度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可用DD = 0.927 - 0.00414 PD来表示,二者的关系较显著,平均关联系数为-0.839(±0.01)。人口密度与沙漠化程度的负关联,主要是因为在研究时期内沙漠化程度呈呈现波动趋势,而并非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大,由此说明人口数量增加并非是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直接原因。相比较而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行为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更大。科尔沁沙地的过度开垦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要大于牧业活动,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沙漠化程度与人口密度、耕地指数和载畜量的复合关系有着最高的相关系数(R2为0.953)。  相似文献   

17.
孙侠 《科教文汇》2009,(14):189-189
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哲学,就其形上意义而言,我们通常称之谓"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了与传统形而上学区别,更主要是根据马克思哲学的特点,我们称之为‘历史解释原则'.一般认为,马克思只从事现实生产和历史规律的实证科学研究,而事实上,在这些实证规律后面,贯穿着使其所以可能的哲学前提,即‘历史解释原则'.本文试图在解释学和现象学基础上澄清马克思的历史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谎言     
任秋凌 《百科知识》2011,(20):52-53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现在了解的历史离真相越来越远。以马可波罗为例,他的亚洲之旅似乎是自己的杜撰;还有,艾萨克·牛顿并不是在被苹果砸到脑袋之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但他经常用苹果解释万有引力,久而久之,人们便误传苹果帮助牛顿发现这一定律。有时候,即使最谨慎小心的历史学家也无法看到真相。那么,究竟还有哪些历史的谎言等待我们去澄清呢?  相似文献   

20.
方泽 《科教文汇》2013,(20):78-79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千差万别,不仅因为他们主观条件不一样,还因为客观的历史本身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所起着不相同的实际作用。这也就表明,时代性这一因素影响的不仅仅是作为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学家,它还影响到客观的历史事实本身在特定的时代被怎样地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