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师》2012,(9):80-80
<正>《读书》栏目旨在开阔教师眼界,交流其读书心得,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带着好问题读书,能将所读之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总是力求总结归纳出所读之书的精华。《读书》栏目近期重点向读者朋友征集以下稿件:关于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德育、美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师》2012,(3):80-80
《读书》栏目旨在开阔教师眼界,交流其读书心得,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带着好问题读书,能将所读之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总是力求总结归纳出所读之书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2005,(9):30-30
谈到读书方法,林语堂认为,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读书知味,都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法。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很多的园所或是教师培训,都会向教师推荐一些书籍或组织教师共同阅读一本书,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并集体交流。一个人读一本书略显孤独.少了可以交流的书友。大家齐读书,不仅可以相互交流.更增加了自己读书的动力和学习意识。“阅读”栏目将设立“共读一本书”子栏目.分享大家集体阅读的心得和快乐,并向广大园所征集教师的读书心得。本期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与幼儿教师对话》。  相似文献   

5.
《快乐读书吧》栏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创新,旨在让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培养阅读兴趣。如何有效落实《快乐读书吧》这一全新的栏目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师可以从编排、价值、实施与评价四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正确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是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校园读书,社会才会读书。读政治之书以养大气,读业务之书以养才气,读人文之书以养灵气。在读书中要养成"天  相似文献   

7.
名人论读书     
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读无益之书,与不读等。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 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 林语堂《论读书》  相似文献   

8.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承办的2007年中国移动爱心图书读书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根据本次征文活动的评审办法,经过评委们的认真审读与评选,共有116篇文章获奖。其中《爱心点亮山乡》等6篇文章、《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有感》等15篇文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等25篇文章分获教师组一、二、三等奖;《读书伴我快乐成长》等5篇文章、《我读词我快乐我成长》等10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笔者在对城乡3000名教师的读书状况调查中发现,教师不读书现象十分普遍,一年能够阅读5本书以上的教师占1.2%,阅读本书的教师占2.4%,阅读2本书的教师占4.2%,一年没读一本书的教师竟占92.2%。我曾多次为本地教师培训班讲课,内容主要是教师如何读书。近些年,我已先后作了23场有关读书交流的专题讲座,如《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教师读书与教书》《做职业的读书人》《教师应为尊严而读书》《不读书何以为师》等。  相似文献   

10.
说起读书这个话题,似乎很多人都有很多话可说,特别是教师这个群体。应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平日里都比较喜欢读书,而且所读之书的类别也比较广泛,教育的、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音乐的……但是,往往又都存在着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存在着主动被动之分:所谓主动,是指本身有读一点书的愿望,喜欢读书,愿意读书;所谓被动,又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功利性的,即要完成某一项任务,要做某一项课题,但又缺少这方面的资料,于是乎,临  相似文献   

11.
今天,读书活动不仅构成了儿童校内生活的重心,还僭越了儿童的校外生活,这造成了儿童对自然和社会感性认识的匮乏,超负荷的读书活动戕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从而也带来了教育的困境。教育应该把儿童读大书的机会还给儿童,使儿童在读文字之书之余还有机会去读由自然、社会人事组成的大书,这是由儿童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特点决定的,也是儿童教育获得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魏荣华 《福建教育》2007,(12):15-16
“读”字经。读书是点亮教育理想的火把,让我们心明眼亮、气定神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他还说,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我们教师应该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坚持每天不问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从“经师”到“人师”之间只有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读书”。教师应该读教育经典名著,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卢梭的《爱弥儿》。用心读经典,就如同聆听大师真诚的教诲。由此,我们就可以走近大师,走近真知灼见,逼近教育的本质。大师的智慧足以吹开我们眼前的迷雾,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安抚我们躁动的心。  相似文献   

13.
让阅读滋养心灵每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谈经历时,都会首先想到读书对于自己巨大的影响,李希贵亦不例外。他说: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他读《掌握人性的管理》,读《经营人生的智慧》,读《理解艺术》;他读林清玄,读叔本华,读尼采;他读散文、哲学、教育学。然后,他幡然领  相似文献   

14.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笔者特别喜欢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名曲的创造者》以及《爱的教育》等之类书籍,因为其中蕴藏着无数教育哲理和做人的道理。每本书都有各自阐述的观点和讲述的道理。音乐被成为一门听  相似文献   

15.
<正> 黄庭坚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理应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许多生物学教师除了几本教材和教参外,涉猎无几。那么,生物学教师除了教材、教参,还该读些什么书呢?现将笔者认为较为重要的书介绍给大家。1 专业性杂志是阅读首选《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应该成为生物学教师必订的杂志,每期必须仔细研读,这样你就能迅速占领生物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把握生物教育改革的脉搏,全面了解生物教育形势,迅速吸收教育经验和提升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17.
论书与读书     
少年读书,能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水  相似文献   

18.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句话使我想到,不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现在的知识更新实在是太快了,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涌来,如果没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善于捕捉新的信息,那么我们的知识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我们在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又如何能应对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特别是作为一名老师,一个怀揣教育理想,想成为一位名师的老师更应该感受到新知识带来的压力。要想解决这种压力,使自己轻松应对,就要读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你专业化成长的平台。那么老师都要读哪些书呢?是不是单纯的把目光局限在教育类书籍呢?我想不是的,要读书就要涉猎多方面的书籍,汲取多方面的知识。读书的种类要多,但作为教师首先要读专业的书籍。要多读一些教育名著,如读一读有关名师教法的书,像读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研究》、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研究》、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有尝试教学等,这些教法书籍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如果老师能够掌握它的精髓,那么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读专著之外,还要多读一些教育方面的杂志,如《人民教育》,这是一本思想性很强的杂志,这里有最新的,最前沿的教育动态,这里有最新教法和最新的理念,所以当老师必须读人民教育。只要你认真读了,你的思想就会很开阔,对教育问题就会认识的更透彻。还可以读一读教育人物传记,比如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刘彭之的《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些可以让你了解教育名家成长的经历,也可以教给你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方法。读了这些人物传记可以让你浑身充满力量,自觉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主动的发展自己,向名师?  相似文献   

19.
观点     
《快乐阅读》2012,(23):80
多读"无用"之书据《安徽市场报》报道,世界读书日就要来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任命白岩松为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在中国科技大学做"读书月"活动报告时说:"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读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从书中介绍的魏智渊、朱国红等30位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积极从事教改实践;海量读书,有很深的知识积淀;善于利用网络,皆为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笔耕不辍,都善于随时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等。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读一本好书,交三十个朋友》的文章发表在《教育文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