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母的秘密     
祖母一直深居简出,仁慈宽爱,对子孙仁爱有加,对儿媳也是推心置腹,丝毫没有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婆婆专断的味道,左邻右舍说起她也没有不赞叹的。但自从有一年的冬天她不小心摔断了大腿骨后一切都变了。自那后,祖母变得乖张跋扈  相似文献   

2.
小时的记忆总是被搬家中断,长大后在街上经常被一些陌生的老人家叫住,开头一句必是:你是老万家的吧。这一句我并不奇怪,因为我的长相像极了母亲,第二句老人家必定会总结,这孩子长得像妈,而第三句必定是你妈能干。从小到大,这三句话反反复复听得我都快背下来了,所有的人都夸赞母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父亲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我和姐姐、弟弟跟母亲过。家里就母亲一个人种地挣工分,尽管偶尔也能收到父亲的“工资”,但我们三个孩子的开销确实很大,日子过得很艰难。我8岁时母亲才让我上学,跟姐姐在一所学校读书。那阵子,农村各家很分散,村里的一所小学, 离我们家很远,我往往要走一个多钟头才到。每一次,姐姐都要花很长时间背我,非常辛苦,走得很慢。为了方便我和姐姐读书,母亲和父亲商量,让我们带饭中午在学校吃,我们同意了。呆在学校里,吃着自己带的饭,倒也快活自在。  相似文献   

4.
小脚祖母     
我记事后,祖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脚。我好奇地多次看过祖母的小脚,然后纳闷:我们的脚掌是平的,祖母的脚怎么除了大脚趾外,其余四个脚趾都长到了脚底下?我从没见过祖父,父亲也从不在我们面前提到他。听邻居们说,祖父做生意死在了外地,当时父亲还在祖  相似文献   

5.
6.
3袋米的故事     
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但相信这带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就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  相似文献   

7.
完美的故事     
日本人仓冈天心写了一部叫《茶之书》的著作,在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院。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儿子重做一次。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打扫,完毕之后对父亲说:"父亲,我又认真地打扫了一遍,这下,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写的是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死神把母亲的孩子抢走了,但她追到天边也要找到他。她终于找到了死神。死神让她看了看孩子的“整个未来,整个的人间生活。”仍然是为了爱,母亲最后只有放下自己的孩子,向死神祈求:“把他带到上帝的国度里去!”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0.
撞头的故事     
1自从写作《在自己的树下》以来,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我时常会因某件偶然的事,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时的情景,并由此引出与当下相关联的"问题"来。虽如此说,我并非要纠正以前多次写过的和父亲之间很少说话的事实。我的父亲就像那个年代日本大多数做父亲的一样,在家里时话很少。但是回想起来,我还是得到过父亲以他特有的方式给予我的,特别是通过母亲  相似文献   

11.
杨锋 《教育导刊》2005,(7):57-57
吃完晚饭,小毛头儿看了一会儿电视,和妈妈到花园里散了步,就被妈妈催促赶快洗澡、睡觉。  相似文献   

12.
打开心里的那扇记忆之门,从五彩斑斓的记忆盒中找到我最快乐的时光,那就是我在哥哥家里的日子。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哥哥的知识海洋——大书柜深深地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13.
我的故事     
我是一个在父母的热切期望之下出生的孩子。(在这期待的人群里,还包括一个名叫"小胖子"的士兵,他是父亲派来的警卫员,母亲说过,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杭旭 《广东教育》2011,(10):66-66
关于感恩,我想讲三个小故事。 1989年7月,高考刚结束,一个男生要将住宿的行李和课本运回家。他的父亲来学校帮他。从宿舍到校门,他没敢和他的父亲走在一起,而是选择远远地跟着。  相似文献   

15.
王艳是个不幸的孩子,小时候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从垃圾堆中捡来的——父亲王国林从来都是这样对她说的。其实.她是王国林的亲生女儿,王艳没有母亲.母亲抛弃了她和她的父亲王国林,原因很简单.只有80厘米高的王国林关掉了赖以生存的裁缝铺。  相似文献   

16.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土炕上,炕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垂老的父亲,一个是人到中年的儿子,父亲坐在炕的一头,身后倚了几床被子,身上还盖了一床,头低低的,面无表情。儿子坐在父亲的对面,盘着腿,看着父亲。  相似文献   

17.
听来的故事     
《小学生》2007,(2):1-1
美国一位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她的妈妈:“我认识礼品盒上的O”,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以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她孩子的想像力。因为她认为在她的女儿认识O之前,可以把O想像成太阳、足球、鸡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高斯(Gauss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有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相似文献   

19.
风筝的故事     
三十年后,那只风筝我还记忆犹新,因为它的确漂亮极了,也因为那几天大哥哥天天都到那电线杆下面去看望他的风筝,有时我也跟着一起去,我们不说话,就那么站在下面仰脸看着风筝,那长怅然是现在的小童们无法体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回湘潭老家,承东常师弟伴游,又受齐白石纪念馆馆长王绪希先生热情宴请。席间王续希馆长谈起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先祖父白石老人的大夫人陈春君的墓,认为要修一修,并且政府也会有一些资助,陈春君的孙男弟女众多,也应该大力出资,但政府几次出面找了几位后人(即我的南方哥哥弟弟们),但无一人肯出资成就此事。续希馆长话音与叹息声过后,我情不自禁地放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