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汤加兰 《考试周刊》2012,(16):19-19
文人好酒,纵横千年。从汉末孔融、曹植,到晋初"竹林七贤"的"酣饮成欢",东晋陶渊明的"济世之饮",再到唐代李白的"斗酒狂饮",宋代柳永的"浅斟低酌",可以说,历代文坛诗人都颇好饮酒赋诗,而在诗中又或多或少地斟下了自我的苦闷和酣畅,溢出了社会的灾难或繁华。李清照作为两宋之交的一位特殊的女词人,也斗酒浑诗,"直欲压倒须眉",让我们看来颇有怅然之感。  相似文献   

2.
"气韵生动"这一美学命题,被前人赞为"千载不易"、"万古不移",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极大,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其涵义所指也不尽相同,魏晋六朝的"风神气度",唐宋的"格物传神",元明清的"笔墨气韵",盖一代有一代之精神。"气韵生动"在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当中一直被视为最高品鉴标准,这其中有其深刻的美学渊源,而传达"生命"则是体现"气韵生动"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3.
课后,常听到许多教师发出阵阵感叹: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有些学生真可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但静下心来细细揣摩,难道这些在老师们眼中的"朽木",心中的"老大难",真的就"病入膏肓"了吗?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试问有谁不是从孩提时代的顽皮、懵懂、  相似文献   

4.
“阆中”地名释义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拥有千年不曾更改的地名,举世罕见,其得名原因众说纷纭。从阆中上古聚居部落民族主体及其使用语言看,"阆中"得名起源于古濮语词汇,发音似汉语"浪",意为"河谷"之地貌。秦收巴地置郡县,经同音通译、同义互代以汉语"阆"为通称。因地形地貌颇显殊异,遂增补汉语"中"以示聚落实体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确切方位。  相似文献   

5.
“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物流人才市场一方面表现为"用工荒",因物流业火了而使得企业急需各类人才,一方面又表现为"就业难",大批物流专业毕业生一职难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解决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爱一个优秀的孩子很容易,那么,爱一个屡教屡犯的捣蛋鬼、"坏"学生、一个问题"学生"就难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之术再高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教师的真诚关心、持久热爱、才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改变他们的思想,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道"在老子、庄子哲学中都是绝对的本体和本原,是化生万物、决定万物的不可捉摸的抽象实在。老子、庄子强调"道"的至上性,主张具体对象和人类社会都应顺从"道"的法则——无为,这就间接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进而导致了对现实社会存在价值及合理性的否定。《淮南子》以"气"解"道",以"因"解"无为",将老子"塞而无为"的"无为"思想改造为"因物之所为",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关注和强烈忧患,体现了道家立论方向由天道尊崇到人间关爱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吴季 《辅导员》2010,(10):52-52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爱上说话写话?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有一个"大家都在说"的氛围,只有"有话可说"才会"要说",只有"有例可仿"才"会说",只有"有成就感"才会"爱说"。在激发一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方面,我作出了大胆尝试,基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的个性创作——画画,引导学生"用语言画画",看到什么?像画画一样一点一点地说出来,说出样子、说出色彩、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创造了"桃花源",也为武陵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论文旨在通过剖析唐诗中的"武陵情结"进一步分析"桃花源"如何在中国人的心中萌芽、定型、衍化、进化,如何融入了千百年中国人的血脉中。  相似文献   

10.
"学贵有疑"是我国传统的学习理论,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许多。这足以说明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传统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课本就是"真理",课本就是"权威",不敢向课本挑刺,不敢向权威挑战。这与新课程所强调的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向课本说“不”!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第十五回回目为"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这里"铁槛寺"的"槛"字应该读作"k儯n",即门槛的"槛"。"铁槛寺"与"馒头庵"脱胎于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意思是纵然有千年不坏的铁门槛也挡不住死亡的来临。同样在第十五回,庚辰本有朱笔眉批云:"写正文筋骨。看官当用巨眼,不为彼瞒过方好。"笔者认为《红楼梦》中凡是写盛衰之变、人生短暂的地方都是全书的"正文筋骨"或"总纲"。《红楼梦》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2.
尹侠 《贵州教育》2012,(21):35-37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经历了十年的新课程改革,到了先静下来反思、然后再奋然前行的时刻。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无论是"重教轻学说"还是"儿童中心说",似乎都在关注教师"教"的技术或学生"学"的过程,功利性地追逐"教"与"学"有效性的最大值,而忽视了数学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无论传统的数学教育重"双基",还是因新课标创新地提出"四基四能",其中"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总是处于最基础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文化瑰宝。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石。笔者根据汉字的"六书"造字规律,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列举了再现古文、会意辨析、形声归类、回归生活等适应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虽"教无定法",但却"教有良法",识字教学也同样关键在于"得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来到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回应政协委员的提问时,他用三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成才。(《光明日报》3月8日)教育部长的"教育梦",也是国人的"教育梦",实现这样的"教育梦",必须依靠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教学理想,要真正作为"客观的事实"存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交往,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德育教学应走出"独白",走向"对话",走进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早已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抛家弃子"的情况涌入城市,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为了"淘金",多数农民工,常年出门在外,甚至多年不回家,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旧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是农村教师们心中的恨与痛。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之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就作文教学的现状和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习作,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李月 《家长》2012,(5):49-49
妈妈:您好!哎,我已经不能决定到底用"亲爱的"称呼您还是用"伟大的"称呼您了。因为总觉得"亲爱的"太生分,"伟大的"太虚假,总之心中有一点儿纠结和害羞。真的,不是我任性,而是不得不在有些时候做个"刁蛮女儿",也没有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张旭东 《学苑教育》2012,(15):44-45
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教师应发挥教育智慧,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切实地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加强教学设计,对教材不断充实与创新;灵活地驾驭教材,适当增删,实现教材的有机整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注重数学教学弹性化。  相似文献   

20.
赵丽娟 《成才之路》2014,(28):52-52
"逆向思维"是针对正向思维而言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习惯了正向思维定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生因"思维惯性"而带来的思维"死角"和"误区",训练他们学会由果索因,创造性地进行逆向思维,重建思维结构,提高思维能力,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