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师资薄弱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下乡支教”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城市支援农村”政策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教育教研质量,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指导和培养农村青年教师,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学水平,改善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我们追问。  相似文献   

2.
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比较低下而且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来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勇斌 《师道》2009,(4):11-11
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师资薄弱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下乡支教的政策,以鼓励优秀教师到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城市支援农村”的政策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研水平。这类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追问。  相似文献   

4.
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比较低下而且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来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观念滞后、师资力量匮乏、穿新鞋走老路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普及。因此,适应信息科学的发展要求,多渠道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农村中小学,是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关键。本文从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通过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改进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尽快解决江苏省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农村师资教学水平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于2007年暑假组织实施了以制作、配送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光盘为主要内容的“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相似文献   

7.
信丰县按照学校分布、办学条件和生源数量等实际情况,加大撤并现有农村中小学规模的力度,更科学、更合理地安排中小学网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对全县农村中小学生源、师资、教育教学设施等进行全面调整,有效地解决了“生源吃不饱,师资吃不好”的问题,使一批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学校脱颖而出,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县共撤并小学52所,初中3所。信丰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王历瑞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村远程教育。)的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使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作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学校,我校十分重视“四种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下是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我省农村中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体薄弱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面临着经费、师资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深化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推出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服务的有效措施,健全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监管机制,以期持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美云 《江西教育》2006,(10):28-29
要办好教育,人才是关键,要办好学校,教师是根本。俗话说得好:“干金易得,一将难求。”师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为此,校长应该把引进师资、留住教师看成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郭灿发 《农村教育》2004,(10):28-2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乡村教育落后,办学经费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尤其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乡村的学校和孩子们迫切呼唤优质的师资;广大乡村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为此党和国家制定了对乡村尤其对偏远山区乡村进行“支教扶贫”等一系列政策。但是,当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2.
迈入新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衣远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对策,包括增加环境教育经费,加强区域交流与师资培训;把握学生兴趣,开展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参与与传承群体。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地方教育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自2006年宁夏实施“特岗计划”至今,已为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教师,成为推动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师资新生力量。随着特岗教师大量补充到农村,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的矛盾,有力地充实了农村师资力量,对推进自治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让特岗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要求,就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问题。本刊围绕特岗教师培养、培训及专业引领这个主题,进行问题研究探讨,交流分享好的经验做法,以期激发出更多的思考,碰撞出更多的智慧,共同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武装了农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极大地丰富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但事实证明,现代远程教育要想在农村中小学校真正发挥其优势,并促进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关键在师资。我们要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要形成促使农村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为此,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培养师资的模式,构思了在农村教育系统内实施信息化教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调整是关乎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工作。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问题构成了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政策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契机。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必须进行适时调整:既要把农村地区教师教育作为新时期的重点战略任务进行定位,解决一段时间来政策执行“边缘化”的问题,又要着手实施完善、创新农村教师教育政策体系的政策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俄罗斯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初,所有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大规模地实行教育信息化计划。俄罗斯联邦政府也制定了教育信息化规划,认为信息化是俄罗斯获得新的教育质量的途径。并把解决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作为教育发展和实现政府社会政策的优先方面考虑。几年来,在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民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一所公立幼儿园”的政策导向,广大农村幼儿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整合后中小学剩余师资流向幼儿园,新招聘的幼教师资中存在大量非专业人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滞后成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通过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幼教质量迫在眉睫。如何构建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的、有效的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模式成为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已全面启动,这次试点工作将推进吉林省农村教育工作搭建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的平台、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和义务教育质量的平台、为“三农”服务的平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平台,是为农民办好事、为农村教育办好事、为农村师生办好事,将进一步加快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有力地推动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有着积极的意义。近日,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信息产业厅(以下简称四厅委)印发了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繁荣农村教育事业,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国家在实施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同时,提出了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现状的"特岗计划"。鉴于农村教育落后的现实,为获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大批农村儿童奔赴临近城镇求学,因而使得城镇中小学在校人数大幅提升,大班教学现象十分普遍,危及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农村儿童过早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