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郑板桥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的民本思想与其家庭环境、早年生活、化传统等三个方面相关,其思想内容可归纳为忧民、农夫第一、务本勤民、泽加于民、扶危济困、教子忠厚、画慰劳人等。  相似文献   

2.
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样式,有清一代是楹联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以郑板桥为代表的一批楹联大家。本文从郑板桥的题竹联、题茶联及其楹联的美学价值三个方面,论述了郑板桥楹联的成就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对古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继承了传统文艺思想中的精华(如创新主张等)并加以发展,他坚决反对传统文艺思想中的糟粕(主要是"正统派"的复古主张).本文对他的艺术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解读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他的诗书画作品皆清新雅致、内涵蕴籍、格调超人。本文以事实为依据.通过鉴赏分析。详尽地揭示了郑板桥诗书画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解读了他刚正的个性品质、脱俗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5.
张靖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08-110
郑板桥擅长诗文书画,是清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同时,在文艺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虽然这些理论显得很通俗,但体现了郑板桥内心深处朴素的艺术思想,以及他对艺术的一种敏锐感悟。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力创新,反对拟古,摹古,强调气、神在艺术中的呈现,突出主 体的创造力,他画论的主要美思想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崇尚“真气”,“以造物为师”;二、求“真意”,“会心得神”;三、“胸无成竹”,得“真趣”。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是清代中叶杰出的书画家,扬州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主张“师法自然”、不泥古法。其领异标新、自立门户、作主子文章、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其书画的方方面面,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郑板桥民本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做官前的早年生涯为形成期;官宦时期为深化期和补期;卸官后的晚年为皈依期。其民本思想的内涵经历了“爱人”-“好人”-“修身”的发展过程。民本思想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印"四绝的赞誉,其画竹题记更是饶有理趣,真率、深刻、独特地表达了他的宗法自然、务求创新的美学思想、创作体验、艺术手法.同时,题记语言清新、质朴,别有韵致,实属值得珍视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0.
墨竹以书法的用笔.水墨的形式表现竹清若君子之秉性,体现文人士大夫对理想中的道德追求,诉说他们道遥自在的心境和闲愁无尽的情绪。本文从“借竹以立身,品竹以养性”的文心和“书法贯穿竹法”的重心相结合,探索文人画.仕人画的深层次内涵,来发掘历代文人画家谈之不厌,咪之不倦,画之弥香的精神哉体——墨竹。  相似文献   

11.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清官,他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交友的重要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的交友理论。郑板桥认为,交友首先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够容纳不同的人群,学会荆、兰合处;交友还要掌握方法,注重朋友之间的相互搀扶与合作;此外,交友还要诚恳,要讲信用、讲谦让,常把人往好处想。当然,郑板桥还强调,交往也是有原则的,不能与小人交,要与善人交。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是清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艺术独标一格,清新自然,在文艺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郑板桥的艺术观。  相似文献   

13.
14.
赵增 《科技文萃》2005,(2):188-189
说起郑板桥来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一位画竹高手,"扬州八怪"之一.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出的一幅馆藏板桥所画之墨竹图上,先生自题诗云:"一节复一节,千枝连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诗虽简短,却很概括的表达了作者一生为人处事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15.
八大山人与郑板桥均是清朝著名的花鸟画家,他们对中国画的贡献各有不同,这也许与他们自身的修养和所处的环境有关。一位是将亡国之痛寄托于书画之中的名家;一位是弃官从艺的扬州才子。但无论怎样,他们的艺术造诣与历史贡献都为世人赞赏,堪称历史名家。  相似文献   

16.
从墨竹这一中国文人画中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入手,简要论述了竹画的产生、发展与确立,展示了竹子从绘画形象转化为绘画符号并且最终还原为审美对象的过程。进而以墨竹为媒介探完了诗歌题材中带有自然性与原生态的审美,儒家思想中人伦道德的审美与文人画中淡逸抒情的审美之间的关系与流变。最后.以墨竹与中国文人画审美的暗合为突破口,揭示了墨竹题材产生的内因,阐释了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北宋中期,伴随文人画的发展,墨竹绘画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科,标志着此时期的绘画不仅内容愈加丰富,而且题材也愈加专门化。该时期墨竹绘画以苏轼、文同为代表,在表现手法上以单一的水墨为手段,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宗旨,成功地将诗、书、画这三种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融汇在一起,创立湖州竹派。北宋中期的该绘画题材及其表现形式对宋后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颇受百姓赞誉的好官。他强调去浇存厚,以善为政,主张为官者既要心存正义,公正廉明,又要有中和之宽,处事少下狠手。他坚持以民为本与为政为民的做官理念,关心民瘼,关注民生,爱民情结较重。他重视务实为民,并采取切实措施真心实意地为民兴利除弊,救民于火海,解民之急难。他还具有较强的田耕情结。他认为,"四民"之中,农夫第一,因为农夫肩负着养天下之人的责任,且农夫最为劳苦,所以为官者应当更加宽厚地对待农民。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从江苏兴化老家来到繁华的苏州,在城东的桃花巷东头开了一间画室。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个画室,主人是当地有名的画家吕子敬。吕子敬擅长画梅花,而且非常自负,自称他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  相似文献   

20.
吴镇墨竹主要师法文同、苏轼及李衙,同时也重视师法自然。吴镇以竹比拟君子,画中之竹,不但有凌寒高节,还可医俗。同时,他将自己的隐逸情思投射于竹,再通过图画、题诗表现出来,道出了对隐逸生活的体味和享受,表达了对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适。吴镇墨竹,元人訾之有“酸馅气”、“山僧道人气”,然而这股山僧道人气更符合竹之品性,较雅驯更为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