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敏 《成才之路》2013,(15):67-67
当个人把自己湮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就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所谓"去个性化",又称为个性消失,是指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个人意识变浅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观察自己,而会觉得"在这里我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本文主要探讨"去个性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了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要时刻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以捕捉教育时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这就是学生违纪原因中的去个性化现象。一、去个性化现象是学生违纪的重要原因。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去个性化,又称无个性化,或者叫做去个人化。它是指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个体在群体中从事某种活动,产生某种行为时,个体的原有个性特征完全屈从于群体,个性暂时地弱化,以致隐  相似文献   

3.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涵义所谓"整合"就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关联的事物(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作为"意识"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在所有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都要自觉地将师生信息意识的树立融进去.作为"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科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融进去.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的学习,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伴随人一生的一种行为,所以说,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自己独立的阅读个性,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阅读的个性化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阅读取向。那么,如何将个性化阅读付之于教学实践呢?  相似文献   

5.
苗艳 《教书育人》2011,(10):57-58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角,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儿童自己的行为。因此,展开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直接去面对、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去学习语言。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6.
李增美 《中国教师》2024,(2):116-118
<正>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旨在激发学生潜能和激励他们有更好发展的评价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按照不同的准则,对不同的学生所展现出的行为给予勉励、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感[1]。激励性评价需要教师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挖掘激励性评价的潜在育人价值,将评价融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环境之中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当一个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出某种反应的同时,这个学生意识到自己置身于同伴群体之中,受着同伴群体的共同情感、态度和相互关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除了与教师交往之外,还...  相似文献   

8.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通过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动协调和控制来实现。主要是:处理好教师的个体劳动同表现为教学质量的集体劳动成果的关系,真正实现教师个体劳动功能融于群体劳动功能之中,各学科知识融于学生整体素质结构之中。处理好统一教学方案同表现为个体行为的学生学习结果、理解内化过程的关系,重视对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的研究,重视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内在过程中能力与态度变化的研究,重视学生接收知识状况及发展差异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去理解和思考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充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回顾总结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体验式"语言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智慧地、有效地设计和组织听力教学活动;指导监督学生课外的网络自主听力学习;组织开展有特色的听力实践活动.基于"体验武"教学理念,注重课前,课堂,课后的听力体验训练,将听力材料融于情境之中,知识融于思考之中,快乐融于体验之中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卢永璐 《现代语文》2010,(11):59-6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其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存深层对话中去发现,去思索,去感受,去体验,构建起他们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中,常常会发生一些集体起哄、集体违纪的事件,例如:男生们喜欢“嗷嗷”乱叫,并一起拍打桌子;一群学生在一起,你一脚他一掌,集体破坏公物;课堂上出现大多数学生谈天说笑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人还成群结伙地大打出手。这些现象就是群体心理学中所讲的群体无个性化行为。这种群体无个性化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是在一个群体处于激动状态时,在该群体中的个  相似文献   

13.
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 ,一方面接受群体对自己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去影响群体 ,并在这种双向交往中形成、表现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 ,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教育 ,离不开对群体现象的研究。而在现实生活中 ,学校工作往往只注重学生中的正式群体 ,如团队、班集体 ,却忽视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工作的一种失误。本文试就中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以及对它的引导作一些探讨。一、非正式群体的界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尹恩·罗伯逊认为 :“群体是以对彼此行为的共同要求为基础 ,并以一种有规则的方式相互发生作用的人们所组成的集…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以学生"个性研读"为重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获得自己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师评、学生互评、自评等个性化的评价过程中完成的一种阅读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或符号在读物的空白处作注释、写评语、留标记,对文本文字进行解释、品评。批注式阅读教学培养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塑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6.
陈璐 《高中生》2012,(22):35
在微博的大潮中,"微公益"作为一个新亮点给中国网民的心头带来暖意。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分享了自己对于"微公益"的看法。王振耀将"微公益"定义为"利用新媒体,将自己的点点滴滴关怀融于社会整体之中的一种公益行动"。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个体研读"为重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获得自己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师评、学生互评、自评等个性化的评价过程中完成的一种阅读实践过程。一、顺应"阅读期待",自主提出问题不同的学生,由于经历上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性心理差异,所体现出来的阅读需求也是不同的。阅读期待的心理指向决定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决定着学生阅读的是否深入。事实上就是这样,当一本新书或一篇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阅读期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各行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及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教师要转变旧观念, 把自己融于学生之中  学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组织机构,教师是教育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否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工作的好坏。我们要完成这个历史责任,首任要转变自己的旧观念,真正解决“摆位不正”和“缺乏辩证法”的两大问题。教师要自觉从高高在上的位置走下来,融于学生之中,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朋…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方式,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来处理阅读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交流等事宜,让整个阅读过程完全呈现出学生"自我"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我们理解课文,感悟文章内涵,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告诉我们阅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它们所蕴含的深意和思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要么教师越俎代庖,以讲代读,缺乏师生互动;要么教师的讲读走马观花,很少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去深入品读和感悟课文;要么教师放任自流,让学生想自己阅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使"读"的功效最大化呢?笔者认为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师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引,指导学生在默读中潜心思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悟精华、在分角色阅读中进入意境、在个性化的赛读中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