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生》2009,(6)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或哼唱)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地把它唱出来。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8,(12)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  相似文献   

3.
音乐/节奏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是指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包括察觉、辨别、表达、欣赏和创作的能力。作曲家、演奏家、音乐制作人、乐器制造者、指挥家、音乐教师、广告专业人士等都显示出高超的音乐/节奏能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门以声音为素材,通过有规律程序(高低、长短、快慢和强弱)的音响组合运动,形成音乐形象,诉诸于听觉利用“通感”,激起美感,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时间性表演艺术。音乐用来表达情意的手段——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质、音色、和声、调式、调性、曲式、配器等许多要素,其中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四大支柱,即音乐的四大元素。掌握音乐元素,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敏锐感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音乐元素的运动变化对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抒发感情的独特功能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音乐语言所包含的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以及音色等基本要素的分析与阐述,以及 对音程、节奏、中外调式、调性特点的概述,说明了音乐语言的重要性及在普及音乐欣赏教育中的重要作 用。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8,(9)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或哼唱)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  相似文献   

7.
张博  蒋慧  圣代 《家庭教育》2005,(3B):36-37
音乐智能是指人敏锐地觉察、辨别、改变和表达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一般运用于歌唱、欣赏和创作乐曲中。  相似文献   

8.
小学音乐课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音乐教学要特别注意发挥音乐学科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实验证明,音乐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节奏、旋律、速度、音调和音色的乐曲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欢快的乐曲和强劲的节奏,可以加强肌肉张力,振奋精神;柔和的音调和轻缓的节奏,可以平稳呼吸,镇静安神;优美的音色可降低神经紧张程度,令人轻松愉快……我有意识地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探索。一、唱歌课中学习表达情绪…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07,(12):F0002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是通过音高、节奏、音色、音量、音调等音乐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通过这种语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是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地方,作为学校教学内容之一的音乐课教学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在他的论著《音调论》里写道:“作为音色理解现象,它有这样的性质:它可使人分辨出母亲的声音,分辨出亲生婴儿的声音,分辨出心爱女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分辨出祖国语言……。从音调的这种性质(音色理解)来看,音调是随着话语、随着音乐,然而却超前于话语和音乐起着作用。”这就是说,音色可以在语言还未表达完整、音乐还未结束之前就发挥作用,使人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2.
音乐智能指孩子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音乐智能帮助人们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孩子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音乐智能对于儿童的个性形成具有独特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号就是音乐。  相似文献   

13.
“诸育德为先”。当前,各级学校普遍重视德育,专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通过多种形式渗透德育。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音乐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的变化与词义表达的感情变化有很重要的相似之处。音乐的速度、力度、长短、音色上的变化,正好与人感情上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感变化相对应。喜——节奏短、速度快、色调明亮;怒——节奏顿、力度强、音调粗犷;哀——节奏长、速度慢、色调暗淡。声音的抑、扬、顿、挫、快、慢、强、弱都能表达感情的喜、怒、哀、乐。音乐作品正是抓住这一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所以音乐善于表现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比其他艺术更能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音乐情感的载体是音乐语言,它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响的流动中表现出来。如何在中职音乐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呢?文章对此问题做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盲校教育是针对视障学生的教育,需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开发学生的智能强项。音乐智能是指人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视觉的缺陷使得盲校学生的听觉方面一般得到较多的锻炼,所以对节奏、音调、音色与旋律等比较敏感。这方面对于盲生的学习英语有着特别的作用。盲校教师应认真分析盲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巧妙发掘他们的音乐智能促进英语教学,从而提高盲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作曲者通过作品中的音高、节奏、强弱、速度等不同对比手段的组合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除在音高、节奏、速度等方面由作曲者组织定型的情况下,表演者还要根据个人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通过控制乐器的音响强度、音色等方面的对比进行演绎,向听众传递作曲者的情感信息。要奏出各种可能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就必须学会驾驭键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作品整体的各种基本元素,包括了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音色、和声、节奏、曲式结构等方面。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它为塑造音乐形象、宣泄音乐情感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作曲家们就将其中某些音乐要素予以突出,打破传统的作曲技法,从而形成了审美错觉,丰富音乐的层次及表现力。因此,研究审美错觉对我们学习、教学和欣赏都是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姚玉兰 《早期教育》2004,(10):37-37
如果我们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把儿歌与歌曲的内在因素与特点做个比较,就会发现:儿歌和歌曲一样,也有节拍、重音和节奏;也有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的变化。它们的不同仅在于:儿歌是使用语言,歌曲则伴以乐谱;儿歌发出的是声调、语调,歌曲发出的则是结合着语言的旋律、音调。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如:力度、速度、节奏、曲式、和声等等。音乐进行的过程就是各音乐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如何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来  相似文献   

20.
在节奏乐的演奏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倾听和分辨音乐的节奏中,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乐曲的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及儿童发展水平,我们从感受音乐入手,学会倾听,结合语言、动作、体态、声势、图谱、打击乐等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在节奏乐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享受到节奏活动的快乐,感受节奏之美,发展幼儿运用节奏乐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从而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