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年代的左翼文学,40年代的延安文学以及新中国文学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了关于"革命"的记忆。而这种独特的书写方式肯定了暴力叙事在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直到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这种暴力叙事一度成为主流的写作伦理在伤痕、反思文学中。本文旨在肯定它们在发现大写"人"的同时,着重阐释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中的暴力叙事。这种暴力叙事不仅来自于肉体的暴力,更源自于精神上的暴力,而那种受害者不自觉加在受害者身上的精神施虐更加深了这种精神上的暴力。  相似文献   

2.
在对启蒙主义学的反思过程中,学们提出了众多的理解,但有三个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忽略,第一是关于知识分子的自身特性问题,由于其坚守的立场不同,因而在启蒙主义学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第二是学启蒙的周期性问题,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是启蒙和暴力问题,启蒙是一种革命,革命就有可能伴随着暴力,并在暴力的压迫下使启蒙暂时消寂。  相似文献   

3.
当暴力被文化粉饰后,披着文化外衣的暴力就成了美化后的妖魔、摧花杀手。当一个个花季少年在暴力文化的海洋中迷失自我、从暴力的受害者转为施暴者时,我们有理由反思:是谁在制造暴力文化,是谁在传播暴力文化做暴力的帮凶?让孩子们远离暴力重返充满童真的乐园,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义不容辞、不可旁贷的职责吗?  相似文献   

4.
"道德暴力"一词是随着近年来多起社会负面事件而引出的新兴词汇,除了大众对"道德暴力"现象的关注,己经有学者从学术角度加以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反思社会事件、解析词义,诠释"道德暴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马亚颖 《考试周刊》2014,(54):19-20
《搏击俱乐部》是一部充满愤怒的电影,愤怒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中无处不在的暴力镜头,以及镜头背后透出的混合着痛快与无助的感受。除了展现视觉层面的暴力场景之外,导演还在电影中融入了对暴力的诸多反思,并抛出一系列问题:我们是谁?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该如何生存?文章分析了《搏击俱乐部》中暴力元素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6.
暴力是非裔美国作家埃里森小说的重要主题。埃里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位无名黑人青年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追寻身份认同但求而不得的历程,故事中多处出现了有关暴力的意象、场景和事件。根据约翰·加尔通的暴力理论,《看不见的人》涉及直接的身体暴力、种族界限引发的结构暴力和种族歧视导致的文化暴力。暴力作为不可调和冲突的恶果,成了无名黑人青年对抗种族歧视和寻求身份从边缘“看不见”到中心“被看见”的方式。埃里森对暴力的多维度描写展现了其反思暴力和呼唤团结的伦理诉求,有助于引导读者用同情和友爱去对待他者,正视暴力之下团结成为乌托邦的必然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暴力面前,伴随着感慨、反思、总结、哀婉,—个启蒙的,属于知识者的年代,惭惭消褪了。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格林童话》在当代具有一种内在矛盾性:少年儿童是其主要的读者,但是这些故事中充斥着各种与暴力、残酷、恐惧相关的细节。文章研究《格林童话》的暴力叙事,分析其暴力伦理的特点。论文指出:这些故事中暴力的正义性是当时社会伦理的表达,也与社会等级、性别身份密切相关。要有效地利用这些童话故事教育儿童,我们既要回到《格林童话》产生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中暴力情节的合理性,又要在当代权力和正义伦理框架下反思这些暴力叙事可能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文艺思想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阿多诺的文艺学不是一种精英主义文论或者某种独善出身的生存形式,也不是科学的可普遍应用的理论。而是一种“奥斯威辛之后的诗学”,是基于对历史暴力和人类灾难的恐惧和反思而建构起来的现代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文姿态。  相似文献   

10.
胡乐乐 《教育》2011,(10):62-62
英国伦敦等多个城市今年8月发生了以年轻人为主要参与者的打砸抢烧街头暴力骚乱事件。骚乱平息以来,政界、教育界、媒体和家长们都开始普遍反思英国青少年教育,并逐渐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学校纪律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日本校园暴力频发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对此,日本政府及时进行反思,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在教育改革中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作等。  相似文献   

12.
《檀香刑》以文学的方式探讨了权力如何通过暴力得以施行,从而实现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反思。权力的暴力形式直接而集中的体现是刽子手赵甲,权力的反抗形式的集中体现则是农民孙丙为首的义和团,莫言通过这两种力量的较量,探寻拯救民族孱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圣经原型批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天堂》中的圣经原型元素,展示了莫里森对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暴力政治和非裔美国人现状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悖论”与“反讽”形成《废墟》的诗意化散文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文化批判和历史反思的意义。然而。在艺术本性上,《废墟》属于碎片化和格言式的写作,缺乏“和谐整体”的美感,呈现一定的理性负重和思维暴力,因此造成在审美接受上的不平等对话,所以,它很难成为一种经典意义的艺术文本。  相似文献   

15.
肖婕 《现代语文》2007,(9):3-73
暴力影像有着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效果,它用影像将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予以原生态的展示,但暴力影像中亦有外冷内暖的角色和匠心独具的温情场面,故能独具慧眼地呈现社会现实。暴力影像中的温情元素有助于受众发掘暴力的本质,把眼光降落在人性灵魂的归宿上,正确认识“暴力影像反暴力主题隐藏”这一暴力影像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学校教育荒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荒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对战后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问题频出的学校教育做出的批评性概括.它主要表现为校园暴力、逃学、退学、犯罪率和自杀率上升等。这些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近代日本教育史上的学历主义和德育的政治化传统等弊端,以及战后教育发展中的经济至上偏向,是重要促因。对此,日本政府及时进行反思,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在教育改革中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文本内分析方法(Werkimmanente Methode),尝试运用该理论分析布莱希特的寓言《反暴力措施》(Manahmen gegen die Gewalt)①,并据此对文本内分析方法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6,(6):73-78
《荒野猎人》影片中,唯美大气的自然图景与血腥暴力的生命抗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冷酷的旋律之下是对现代性深刻的反思。基于反思现代性这一视角,可以解读出在工业社会这一大背景中,人们选择逃避,希望回归自然,在理性中寻求信仰治愈和精神永恒的愿景。  相似文献   

19.
苏丽  肖莉艳 《文教资料》2008,(32):29-31
精神暴力,以人的话语权为逻各斯中心的一方对另一方的不良行为,一直以来影响着两性世界的发展.而在伍尔夫的小说中精神暴力不仅仅是两性的冲突,同时也是同性之间的较量.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因此,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反思了这个问题,并且做出了探索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英国小说家麦克尤恩的小说《黑犬》以其精妙的历史叙事和深邃的伦理洞见而备受西方评论界的关注。历史反思、历史拟写与伦理之间关系的探讨为《黑犬》的释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批评范式。小说展现了历史反思之下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这种历史反思又与历史暴力直面相对,从而促使人道德姿态的提升,为道德行为找到前提。通过人物境遇,麦克尤恩对此开出的良方是挖掘人际关系的救赎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