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国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确定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探索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明确了我国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桩舞狮60名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对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类要素指标确定了24项身体形态指标、9项身体机能指标、19项身体素质指标、8项技术指标和18项心理指标;2)狮头运动员身高低于狮尾运动员,狮头狮尾运动员身体上下肢比例协调、匀称,肩略宽,髋部较窄,躯干呈倒三角形,上下肢、跟腱较长,身体围度和充实度适中;3)我国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有氧能力,并且无氧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平衡能力、反应灵敏和空间感知觉能力;4)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需要有较大的手臂力量,较好的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空间感知觉的把控能力以及高度的灵敏协调性;5)单桩双腿上跳下接180°左转体凌空占位上单腿指标构成旋转位移因子、动作规格完成分值指标构成动作规格因子,很好的体现出运动员难度技术能力和整体的技术水平;6)顽强意志力、良好的赛前情绪控制能力以及较好的认知能力3因子,则很好的反映出了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心理素质。7)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理论知识三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各要素的构成成分的典型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了我国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能较全面、系统和准确地反映我国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的共性,为高桩舞狮运动发展提供训练目标体系,为竞技高桩舞狮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不同优势能力类型体操运动员的非衡结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明确体操各单项竞技能力要素的功能大小是实施非衡结构补偿的必要前提。教练员应着眼于体操各单项运动技术与专项力量的协调,同时兼顾运动员柔韧素质的发展与形态指标的动态变化,突出对运动员翻转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优势能力类型的体操运动员实施非衡结构补偿;2)以体操运动员上、下肢部位的力量优势能力为主线,并结合形态和柔韧素质的发展状况,对不同优势能力类型体操运动员实施非衡结构补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后评体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体操发展的走向,特别是本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现实,可以预见:“难与美”的和谐统一将主导21世纪国际体操发展的方向;各单项金牌的争夺者将会出现一个庞大的群体;科学规划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提高运动员持续效益的课题已摆到了各国体操工作者的面前。对于中国体操而言,要想在新世纪继续保持强国的地位,必须在保证男子团体优势的同时,狠抓特长单项的突破,并力克女子自由体操和跳马这两个弱项。  相似文献   

4.
就少儿蹦床运动员初级选村问题,依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模式特征,从形态、素质、技术、心理和智力五个方面进行了因素指标的权重分析。  相似文献   

5.
体能在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具有主导与核心的作用,与运动员各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技能水平、物质储备、代谢水平等均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体能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符合三级跳远运动项目的要求;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机能特征表现为白肌纤维含量和ATP-CP含量比较高;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能力比较差.  相似文献   

6.
少儿体操运动员运动智能训练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智能训练进行了研究,认为重视智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提高竞技能力,并详细分析了智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参加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的10名女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五个方面对中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优秀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体操队的29名优秀体操运动员(其中健将9人、一级20人)进行16PF测验;对测试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运动等级的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①四川省优秀体操运动员群体表现出乐群外向、较为保守、依赖性强的个性特征.②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的体操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③四川省优秀体操运动员的聪慧性(B)显著低于我国常模(P<0.01),这与以往的相关研究有较大出入;体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特别是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过早退役使得我国游泳训练缺乏高水平训练方法经验的积累,继而影响竞技游泳整体发展水平.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国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短6.3年,竞技保持阶段较短.通过因子分析,将现阶段影响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20个主要因素归纳成5个因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世界优秀男子800 m运动员的若干竞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围绕着世界优秀男子800 m运动员的若干竞技特征,例如,体重/身高指数、最好比赛成绩、最优成绩年龄、最优成绩所用年限、首次突破国际健将级标准年龄、初赛年龄、竞技年限等指标展开分析和讨论,探索出了世界优秀男子800 m运动员上述指标的若干规律,加深了对世界优秀男子800 m项目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摘要: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竞技健美操实践在与评分规则的互动作用下,成套动作的创新编排与完美展现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赛成套动作的最大化价值,是运动员角逐竞争的方向。本研究运用录像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2006-2014年连续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所有项目决赛成套进行多维审视,基于世界格局发展探明竞争态势特点,为成套动作训练和世锦赛参赛战略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提升成套动作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高分值难度动作的选用与成功完成,保障运动员成套动作完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避免参赛风险及成套实施控制的关键。此外,竞技健美操参赛成套发展需突出艺术观赏性,同时还需鼓励女运动员参与三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充分把握并发挥各项目核心竞争因素优势,赢得最佳竞争因素效益。  相似文献   

12.
纵观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体操发展的走向 ,特别是本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现实 ,可以预见 :“难与美”的和谐统一将主导 2 1世纪国际体操发展的方向 ;各单项金牌的争夺者将会出现一个庞大的群体 ;科学规划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系 ,提高运动员持续效益的课题已摆到了各国体操工作者的面前。对于中国体操而言 ,要想在新世纪继续保持强国的地位 ,必须在保证男子团体优势的同时 ,狠抓特长单项的突破 ,并力克女子自由体操和跳马这两个弱项  相似文献   

13.
摘要:深入剖析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及我国竞技形势,有利于切实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圆满完成2020东京奥运会备战目标。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帕累托分析法,分析2012伦敦奥运周期、2016里约奥运周期及2017年世锦赛艺术体操世界区域和国家竞技实力格局,探讨世界艺术体操优势集团国家竞技实力结构特点,纵向梳理2009-2017年间中国艺术体操队在世界级赛事上的竞技表现,横向审视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竞技形势,预测未来局势,并提出可行性的项目发展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周期波动较大;2020奥运周期奖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周期,应准确把握艺术体操国际发展趋势、切实加强艺术体操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艺术体操训练科学化水平,争取顺利实现我国奥运备战目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研究、录像观察、数据统计和比较等方法,并结合2000-2003年世界体操大赛情况以及规则的变化特点,对世界男子体操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男子体操团体赛名次的争夺难度有所加大,各单项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从而使世界男子体操越来越趋向于单项技术的突出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我国竞技体操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竞技体操市场经营渠道单一,效益不理想,经营中存在困难。影响我国竞技体操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我国竞技体操市场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我国竞技体操市场开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竞技体操市场,并为我国竞技体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细微技术环节入手,预见性地理解规则导向,对新规则实施后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选编中的惊险性动作进行重点性研究。结果表明: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发展在惊险性动作的引领下已经进入高难技术为主流、完美艺术为升华、锐意创新为前沿、巧妙编排为潮流的全新发展时期,合理而有效地将这些元素贯通于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提升成套动作编排品级,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的创编、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体操竞赛规则的改变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10年来艺术体操规则3次修订,在比赛项目、裁判组织、分值结构、难度动作等方面,都有很多变化,对艺术体操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着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的改进,并对运动员技术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体操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都应切实把握规则变化的实质,改进训练工作和裁判工作,以迅速提高我国艺术体操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时期,为竞技体操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粤港澳三地竞技体操的现状做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对竞技体操协同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粤港澳竞技体操的管理体制问题、竞技体操发展不均衡问题、后备人才问题等。通过协同学原理和梯度推移理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竞技体操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放大梯度推移的扩散效应逐渐缩小粤港澳竞技体操的差距,建立粤港澳竞技体操战略、资源、文化和运行模式的协同机制,提高大湾区整体竞技体操实力。  相似文献   

19.
论竞技体操项目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竞技体操发展的动力,是竞技体操发展的总趋势。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本结合竞技体操的实践对体操项目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