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人格美人格美是人在实现求真、向善、爱美意向时,表现出的智慧的迸发、道德的判断与审美的追求。宋代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链条中处于特殊位置。宋初统治者即施行"抑武修文",提倡"娱乐消费",反映到文学上,则出现了许多游宴祝寿之作。不少文人墨客乐此不疲,随俗弄文。苏轼却不同,他在  相似文献   

2.
审美人格是指人们在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中所形成的人格特质。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只有形成对美稳定的倾向和敏感,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审美人格才告形成。审美人格既代表一种很高的生存境界,人们以美为伴,诗意地栖居;又具有很强的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六点要求",阐明了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也揭示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求真"是理想人格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新时代青年要在求"主义"之真、求"历史"之真、求"科技"之真上下功夫。"向善"表达了理想人格对崇高道德品质的追求,新时代青年要积极追求"以群越己"之善、"以义导利"之善和"以理规欲"之善。"臻美"是人对自身自由自觉本质的体悟,新时代青年要努力实现"崇高使命"之美、"自强不息"之美和"全面发展"之美。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各高校对美育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欠缺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推广经典诵读能推进高校美育建设,帮助学生捕捉"形象美"、感受"韵律美"、追求"情感美"、回味"意境美"、获得"理性美",追求美好的人生趣味和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5.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美是当下彰显时代精神最亮眼的热词之一。教师谈论"美",最核心的就是建设"美的课堂",这是贯彻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需要,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营造师生关系和谐,培养学生具有道德美、情操美、人格美的内在要求。本文拟就德育课程如何建设美的课堂,如何提升教学性品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造就完善的人格。它因以情动人的形象性,而具化为爱的教育、生命教育、人文教育。大学美育可以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施以美育层面上的感染和引领,用主题活动深化真、善、美的主体,用审美情境引导教育主体实践美,在"和谐之美"的氛围中形成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从而达到成"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孙娟娟 《学周刊C版》2013,(25):104-105
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贯彻落实《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发挥语文教学对中小学生人格塑造作用,引领学生"求真",感受人间真情;引领学生"求善",形成良好品质;引领学生"求美",提升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课程中,语文是重要的课程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以美育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形成自己的高尚人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遵循实施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促进"以美育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围绕着有效教学贯穿始终的,有效教学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追求和实现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握教学的各个要素。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师的"人格美",营建良好课堂氛围;教学的"语言美",丰富高效教学成效;设计的"灵动美",贯穿有效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10.
"风尘仆仆"是农民工辛勤劳作的职业印记,但却常常被某些人视为有碍"市容"的又脏又臭。农民工遭人嫌弃、被公交车拒载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怪象。时髦老太让农民工"自己走路回家",暴露的不只是文明礼貌的公德缺失,更是漠视弱势、罔顾人格、以貌取人等级观念的折射。"市容"之美,不只在市貌整洁,更在于城市没有歧视的包容之美。理解、救助农民工,更需尊重他们的人格,重树其本当自尊自强的群体自信。  相似文献   

11.
泰州学派三传弟子罗汝芳主张"赤子之心",他将他的赤子之说与先圣先贤的说法相联,并将先圣先贤的观点归入到他的赤子之说中来,使赤子成为"仁"的最高境界。高度重视赤子、童子和赤子之心,带来的是对人的本真美、人格美的高扬。在重视赤子之心的基础之上,由性本善出发,罗汝芳提出了"大"、"大人"、"全"等几个有关人格美的范畴,肯定了善实现后的美是一种大美与全美。在罗汝芳心中,人是天地之中最可贵的,人之中有赤子之心的人更是贵中之贵,而具有赤子本真之美的人才是最美的人,足以成为道的担当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有诸多令人不满意之处,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也经久不衰。事实上,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理念,具有纵横包容之美以及自由、和谐统一的本质。通识教育的本质可理解为体验美、审视美、挖掘美的本质,从一般之美扩展至贯通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之"大美",其理想即为让人在体验"大美"之和谐与自由的同时形成完整人格。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是优秀文化的基因库,而且是涵养小学生审美人格的发源地,其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进而形成审美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是审美人格的"涵养基"、"引领者"以及"奠基石";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及插图美体现其审美意蕴;师生共同浸润在文本中,以阅读、体悟、赏析及表达等方式分析教材,是涵养审美人格之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屈原作品中兰草的描写竟"言兰者十",寄托了诗人对美的人格和美的理想的追求。"兰草情结"体现了屈原的爱和怒,表现出楚辞的精髓,以至形成一种兰草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有责任、有信念、有本领的青年一代,这其中蕴含了新时代青年真、善、美理想人格的价值优势。"求真"属于理想人格之根基,新时代青年要在求"理想""史实""科技"之真方面多下功夫;"向善"是理想人格最根本的价值优势,新时代青年应在向"以群体超越自我"之善、"以正义向导利益"之善、"以理性规避欲望"之善上花功夫;"臻美"是理想人格最本质的价值优势,新时代青年应积极追求臻"高尚责任感""发奋图强""全方位发展"之美,培育新时代青年真善美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6.
储昭柏 《教书育人》2011,(19):23-24
当前,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如果教师有向往专业发展的自觉",云端跳舞"以求索"人"师的教育境界",地面步行"以追随"经"师的本真课堂,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选择。"云端跳舞",追求"居高声自远""人师",道可师模,行为世范,在于人格之美,大德大智大行。心游万仞,站高山之巅,"一览众山  相似文献   

17.
完成美术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在直观中提高"眼力",通过临摹增强学生想象力,从美术实践中体会表现的乐趣;通过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来发展学生个性、完善人格,是提高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元范畴,它是万物的本体、生命的本源。艺术不能离开"气",艺术家要表现"气",艺术也要展现"气",最终与天地之"气"相化合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形成于当代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可以从我国古代"气"论中吸收养分,一方面,"气"是作为"此在"的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存在的根源,是播音主持有声创作的物理前提;另一方面,"气"还是播音员、主持人人格美、个性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9.
和雅人格是指和融于天地、雅正于自然的"生态型人格",和融于他人、雅正于社会的"群态型人格",和融于身心、雅正于自我的"心态型人格",和融于东西、雅正于天下的"世态型人格".其素养模型由雅言、雅行、雅体、雅趣、雅怀、雅思相统一的"六雅"人格素养构成."和雅人格"的实现,有赖于导向性的课程引领、校本性的课程建构和整合性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体现于地理教学的"真""善""美",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地理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