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格迷思     
要判断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简单。当儿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希望他能积极地参与到一些活动中去。可是,有一次我去接他,发现其他孩子正坐在地毯上一起玩耍,他却坐在边上一动不动。而当大多数孩子跑到操场上去玩时,他却赖在我的怀里。我试图让他加入到其他孩子的游戏中,他却很平静地说“:妈妈,我不想玩。”这个平时爱说爱动的小家伙是怎么了?在幼儿园里,他展示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内向。然而,在家里或者和亲近的朋友在一起时,他却表现得像个外向的孩子。每个人出生后都带有一种先天的性格特征,外向型的孩子通过与…  相似文献   

2.
说日记     
从幼儿成为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是学校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想出了一个帮助孩子“说日记”的办法,使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的同时.让孩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刚开始的几天,他一放学,我们就问他: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今天学了些什么呀渐懂了吗?等等。天天的询问把孩子问烦了,不再愿意回答了。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教育他。于是,有一天晚上,当孩子写完作业想玩一会的时候,我说:“咱们…  相似文献   

3.
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谈到: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男孩子。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那个同学就用砖头砸他。平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亲自去找那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谈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但有时对方的家长知道了也会找我抗议,认为孩子有问题应该去找家长,不应该训斥孩子。有时我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说“他再打我,我就打他!”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对问题听之任之,不会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家长提的问题很普遍。从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群体…  相似文献   

4.
心存释然     
陶颖 《辅导员》2013,(20):39-40
<正>释然,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放下的心态。释然,也是一种领悟,是一种对教育的领悟。对于这个孩子,我和副班倾注了很多心血。但当他到了六年级第二学期后,自诩为最成熟,什么都懂的他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只要我批评了他,他回家就会对家长说我发疯了,说我如何针对他。当家长打电话问我时,我最初真是一懵。自认为对他很好,很照顾,很负责,到头来却落得这个孩子的谩骂。不气愤是假的。但气愤之后,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我找来这个孩子,和他谈了整整一节课,了解他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到一位朋友家串门,闲聊中谈起孩子的前途问题。朋友家上五年级的孩子插话说:“将来我开家大饭店,阿姨去吃饭,我给你优惠百分之一百三。”当时我们都笑了。这个孩子并非要让我吃他 100元钱的饭,然后再倒找我 30元钱,而是他根本不知道优惠百分之一百三的实际意义。当然,这个孩子能想到用学过的百分数来反映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还是值得称道的,许多孩子恐怕连这一点也是想不到的。   与这件事情相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专家邱学华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和他一起教三年级数学的一个老师埋怨应用题难教,说学生笨得像…  相似文献   

6.
“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为非凡的人。”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在这次大会上,有人发表言论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卡尔·威特不同意这个见解,他反驳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他的智能会大大降低.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快乐.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8.
心存释然     
陶颖 《辅导员》2013,(30):39-40
释然,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放下的心态。释然,也是一种领悟,是一种对教育的领悟。对于这个孩子,我和副班倾注了很多心血。但当他到了六年级第二学期后,自诩为最成熟,什么都懂的他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只要我批评了他,他回家就会对家长说我发疯了,说我如何针对他。当家长打电话问我时,我最初真是一懵。自认为对他很好,很照顾,很负责,到头来却落得这个孩子的谩骂。不气愤是假的。但气愤之后,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我找来这个孩子,和他谈了整整一节课,了解他  相似文献   

9.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调查显示,我国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的教育。家长普遍认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找个好工作难,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怎能不为孩子着急。这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些父母想让孩子来圆自己的梦:父母没能上大学,孩子一定要上大学;父母工资收入低,孩子一定要成大款;父母想当医生没当成,孩子一定要成为名医……凡此种种,看似为孩子着想,其实都是不应该的,甚至可以说是不人道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梦,他要为他的梦想去发展和奋斗,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他生命意义的体现。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个性和潜能,有些事情他喜欢去做;而有些事情他一…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对父母让他识字早就厌烦了,因此,就把母亲留下的作业抛到一边,到外面尽情地玩去了.当母亲下班回家后问他为什么没完成作业的时候,他回答说做完了.可是,当母亲让他把作业本拿出来的时候,他却慌里慌张地对母亲说:“我现在马上就去做.“这种情况在一些孩子身上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12.
淘猫妈 《家长》2009,(11):9-10
对所有的生物而言,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表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类更是这样。所以我以为,人出生的主体愿望首先是实现自我价值,当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客观上起到了有益于社会、或是帮助到他人的作用时,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社会互动,所以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实现其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今年未满9周岁,有好多次我发现他在睡前或醒来时趴在床上蠕动,有时还喘着粗气,当他发现你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很不好意思。有时白天他还会躲到别的房间去趴在床上,当你无意中走进房间时,他就会做一些反常的动作,像是在掩饰着什么,表情很尴尬。我看了好多书,都是大概介绍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生理反应。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和介绍所说的手淫很相似,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大多数文章都是粗略的介绍了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行为过度的后果,而对怎么样去预防和正确地辅导没有详细的说明。我的孩子还未满9周岁,他的年龄和书上所说的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有一定差距——他还太小,这让我非常担心。还不敢直接和孩子去说这样做的害处,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全美国最好的老师"的雷夫·艾斯奎斯应邀到中国访问,访问中有一个环节是雷夫老师与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对话 两个卓越的教育工作者对话最精彩的部分,是他们谈自己"教育的失败" 雷夫老师说,他喜欢这个话题,这个话题让他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他说,他最大的失败就是曾经过分看重孩子的分数,当他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好人"时,他已经遗憾地错过了很多很多.雷夫一直被安排教小学五年级,当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他曾自信地以为自己所给予学生的这一年的教育足可以让他们受用终生但是,他错了.许多孩子在离开他的"56号教室"之后就开始堕落了.  相似文献   

16.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赏,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赏识的魅力所在。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陶行知先生在一所学校当校长时,看到一位男生正在打一位小同学,便上前制止,并责令其到办公室。他简单了解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于是便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了他,说:  相似文献   

18.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先和你分享一个特别温馨的故事. 有个中国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要去德国工作,她就跟着父母去了德国,在那里的一所小学上学.没想到,班里有个德国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说,他爱上了这个中国女孩. 有一天,这个中国女孩生病没来上课.那个德国男孩很难过,在课堂上就哭了起来.老师体谅他的心情,让他先回家了.回到家里以后,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很难受,我很想那个中国女孩,我爱她,我要和她结婚."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可见,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11年前的9月,我带着一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