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廷飞 《班主任》2012,(6):26-26
正案例1:一批评就不上学小胜是学校棒球队队员,参加过多次全国比赛,为学校、中山市赢得了很多荣誉,经常受到学校表扬。一天上课,他玩手机被我发现了,这已是他近期第二次因上课玩手机被抓。下课后,我找他谈话。我没有批评他,只是询问原因。可我没说几句他就哭了。看他不太愿意和我交流,我只好让他回去继续上课,以后找机会再谈。可第二天一早,小  相似文献   

2.
第斯多惠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评价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赏识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中获得乐趣。细想来,其实我所关心、追求的如同许多家长一样,只是一种结果,那就是作品的成败,作品所表现出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人本"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东风劲吹,惩罚教育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正当有效的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部分教育工作者谈"罚"色变.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但再尊贵的花苗也需要园丁修剪枝叶,我们又怎能不适当使用惩罚而让孩子了解错综复杂的社会呢?如果只是"一边倒"地把教育行为异化为赏识和激励,实质是对人本教育的背离.教育离不开赏识,也离不开惩罚.合理的惩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罚权,也应该合理运用惩罚权.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提倡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赏识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有效的,但在提倡肯定、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在肯定他以往优点的同时,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其错误所在,进行得当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万里鹏 《考试周刊》2010,(20):219-220
一、关于青春期表扬的艺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逐渐被我们所认同和采纳,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实施表扬的良好初衷与表扬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学生对教师的表扬无动于衷,有的甚至产生怀疑、逆反的情绪,还有的因惧怕教师表扬带来的人际压力而“躲避”教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7.
姚强 《考试周刊》2012,(10):161-161
一、关于青春期表扬的艺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逐渐被我们所认同和采纳,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老师实施表扬的良好初衷与表扬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学生对老师的表扬无动于衷,有的甚至产生怀疑、逆反的情绪.还有的学生因惧怕老师表扬带来的人际压力而“躲避”老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用多把激励性的尺子来衡量学生,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从而构建多元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的浪潮不断敲击着陈旧的教育理论,此时正是百废待新之际,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许多教育领域都废旧立新,以崭新的面目迎接新世纪的考验。同时,新课改也赋予了语文教学中评价方法的新含义、新范畴,再次阐明了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有以下三点感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了,人们都对新课程的实施寄予着厚望。但怎样能够更好的认识新课程的发展与实施。是个值得反复思考、认真学习的问题。头脑简单的我。如果总是阅读过于理论的书,头是要胀大的。变得像空中的云朵一样绵软与虚浮。幸而朋友赠与我一本书,名为《赏识你的孩子》,出自周弘之手。周弘用这套赏识教育理论培养了一大批早慧聋童和问题儿童,取得了巨大成功!也由一位普通父亲而被誉为“赏识教育专家”!消息传来,恍如神话。赏识教育成为了备受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写到:"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一评价建议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激励赏识的原则,爱护学生的好  相似文献   

12.
惩罚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自己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戒方式。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的后果上都与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罚严重损害了受罚者的身心健康。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罚,与有效的赏识教育一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当然,惩罚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学生,使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任何惩罚都应以是否有利于教育学生为根本,使学生在"受罚"中体会到教师的爱,从而促使学生自我教育,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校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满足与快乐,从评价激励入手,让每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令军 《上海教育》2007,(6B):64-64
学校办公室里,四个成年人领着四个“小不点儿”,胡乱地挤成一堆。原来他们是四川成都某个山旮旯里的农民,举家来到煤炭坝某个砖厂里打工,因而想将眼前的这四个“小不点儿”就近转入我们学校。  相似文献   

15.
激励性教育宗旨是以“情”为主旨,设置教学目标激励法,利用目标的导向功能,制定课节目标,制定期望目标、激励性评语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产生良好的心态,以行动为核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年轻的日本人开了间20平方米的小杂货店。由于资金缺乏,他的店里货色不多,顾客冷落。按照当时普通的经营方式,杂货店一般到夜里11点就都关门了。一天夜里,年轻人忙着清理货架准备关门,进来几个买东西的人,年轻人接待了他们。这些人走后,年轻人索性在店里多呆一会,结果又来了几名顾客。  相似文献   

17.
激励性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每逢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校都要按照惯例举行期中考试,接着就是统计分析成绩,再接下来就是开一次家长会.以往开家长会的这一天往往成为一些后进生的"受难日".当家长看到刺目的分数,轻则将孩子骂一通,重则将孩子打一顿.受骂挨打后的孩子自然认为这是老师"告状"的结果,所以他们眼神里带着敌意,行动中充满对抗,一些孩子由此而深深地厌恶老师,憎恨学习,甚至彻底放弃了自己.为此,我的内心满怀着矛盾和不安.  相似文献   

19.
杨国兰 《四川教育》2014,(10):30-30
“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所言,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要学会激励学生,让激励性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点金石”.一、激励性评价的内容要紧扣文本激发内驱力的评价,首先要紧扣文本,因为课堂教学大多立足文本.  相似文献   

20.
一、在课堂上运用赏识和激励性的语言在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应给予一定的评价,而且应该用赏识性的评价;在学生的表现有所进步时,应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用语,并适当给出方法上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如:——"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