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者笔下的人"《刷子李》一文。《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家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家笔下的鲜活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是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使读者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篇短文。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编者意图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在《回顺·拓展七》“交流平台”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4.
<正>一、文本简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三篇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它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家曹雪芹极尽笔力描写了王熙凤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了她隆重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典型形象。教材编排本文的意图有三: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能够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二、课堂片断师:读了课文,王熙凤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相似文献   

5.
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是这个单元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为此,在相应的作业设计上,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一、案例背景 今年,我校进行了有效教学的研讨活动,其中有三节语文研讨课,我执教其中的一节.打开教材进行多次筛选,最后确定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包括《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三个片段.这组课文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经过精心备课和不断改进,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7.
邱国庆 《考试周刊》2016,(15):35-36
<正>一、教学目标(一)通过抓作者的两个写作意象"梅花与雪"体会外貌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二)通过比较作者的语言特色,学习恰当运用对话与比喻的方法。(三)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二、教学过程(一)通过《梅花魂》与《钓鱼的启示》入课,理清文章内容。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题引入 1.教师板书"严监生",问:严监生是谁? 学生交流资料.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监"读jiàn,"监生"不是他的真名,而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致和,他这"监生",是花钱买来的.  相似文献   

9.
<正>几位青年教师执教《金钱的魔力》,提供的教案中,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出一辙。共3条:1.字词学习;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目标"如此一致,显然是受了《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应该说,正处于学习成长中的教师,合理借鉴吸取教学参考中的建议本无可厚非,可照单全收则有失明智。因为这样的教学目标,除了每课出现的字词不同、人物有异之外,"学习  相似文献   

10.
斯蒂芬.茨威格喜欢描写一些具有偏执狂色彩的人物及其激情状态下的心理。他总是赋予人物某种单一的欲念(如单相恋、对赌博的痴迷等),然后加以强调、夸张,从而使之成为支配人物喜怒哀乐、决定人物生死的力量。笔者在本篇中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从作家笔下描写的人物激情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自由的追求、作家充满激情的创作过程和对激情人物的肯定所体现出来的对激情中自由的追求,并联系现实生活中茨威格对自由的追求这三个方面,运用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理论,认为小说中展现的这种激情中的自由正是茨威格在精神世界中所追求的,就是他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11.
<正>【背景描述】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断中,作家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争强好胜的、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实、以实力取胜的胖墩儿。怎样"取其一点",凸显人物形象呢?经过不断思考,我决定把人物的动作描写作为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点",通过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认识"监、侄、郎"三个生字,能读准并理解、揣摩"登时、诸亲六眷"等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品读文中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典型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讽刺的表达方法。3.积累文中精彩片段,愿意主动去阅读《儒林外史》中的相关故事。学习重点: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贤芬 《考试周刊》2015,(14):37-39
<正>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白鹅"步态"和"吃相"的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四字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对比《白公鹅》学习相关段落,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反语的妙用并尝试运用,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4.指导学生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4.
茅盾笔下的吴老太爷和巴金笔下的高老太爷,都作为地主阶级的形象出现在两位作家的代表作中。并且两位作家不谋而合地都写到了老太爷之死。而他们对老太爷之死的描写,却显示出观察世界的艺术视角的差异。只要我们细读《子夜》和《家》中对老太爷之死的两段描写,就会发现两位作家对这两个同属于一个阶级的人物的描写有着不同的重心。茅盾更多地把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我校展开了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作为一名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教师,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做课《金钱的魔力》,从整个备课、磨课、上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一、精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金钱的魔力》是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学习本组课文,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应用。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  相似文献   

16.
[实录]师:我们曾将会意的笑声送给《社戏》中“偷豆”的那帮小伙伴,我们也曾被“城南旧事”中那个舐犊情深的父亲而打动,那个用生命谱写音乐的贝多芬告诉我们坚强是成功的动力,而想起爱穿新装的皇帝我们马上会暗自告诫自己:爱慕虚荣的人最终会遭人唾弃……信手拈来,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作家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们刻画人物的立意与技巧值得我们体会。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如何描写人物。(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2.学会描写人物师: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人物描写主要有哪几种方法?生: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  相似文献   

17.
作文时,写人总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景状物总要"历历在目":写事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是必要的.语言描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两"体"一"练"的作文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一"体":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写人物时.要描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使文章里的人物跃然纸上.会说会动.有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比如,《草地夜行》一课,写老红军战士为了救小战士们表现的舍己救人精神时,是这样描写的:  相似文献   

18.
赖雯雯 《读写月报》2023,(27):28-31
<正>物象是小说的基本元素,是客观事物,也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主要指小说中出现的道具、物件等。以往我们的小说教学都离不开人物、环境和情节这三个要素,物象其实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重要信息。在语文教育学习实践中,笔者发现课文《孔乙己》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都有同质的物象值得关注——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标志性衣衫“长衫”以及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别里科夫的“套子”。在两位作家的笔下,  相似文献   

19.
石伟红 《辅导员》2013,(4):53-53
<正>作文时,写人总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景状物总要"历历在目":写事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是必要的.语言描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两"体"一"练"的作文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一"体":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写人物时.要描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使文章里的人物跃然纸上.会说会动.有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比如,《草地夜行》一课,写老红军战士为了救小战士们表现的舍己救人精神时,是这样描写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与高仲泰《跨过鸭绿江》笔下爱情故事的差异中,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作家在精神层面上发生的深刻变化,由此探索今天作家描写中朝故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